石莱镇地名志:探秘泰沂山麓的千年古镇

引言
在泰沂山脉的苍翠怀抱中,藏着一座兼具历史厚重与现代活力的山间小镇——石莱镇。这里既有千年银杏的沧桑,也有乡村振兴的蓬勃。作为新泰市西南门户,石莱镇以独特的自然禀赋和人文底蕴,书写着一部山区乡镇的发展传奇。


一、地理与行政:群山环抱的西南门户

石莱镇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西南部,东邻岳家庄乡,南接济宁市泗水县,西连禹村镇,北靠谷里镇,总面积约163.14平方公里。全镇辖69个行政村(含72个自然村),户籍人口近7万(2019年数据),镇政府驻东石莱三村。因地处新泰与济宁交界,石莱自古便是商贸往来要地,如今岳石路、牛石路等交通干线纵横交错,北距京沪高速仅10公里,南临327国道,区位优势显著。

二、历史沿革:从“石砬”到现代新镇

石莱之名,源于唐代建村时的“石砬”(意为石头遍地),后因谐音演化为“石莱”。1947年属泰宁县石莱乡,1952年划归新泰县第八区,1985年设石莱乡,1994年撤乡建镇,2001年与木厂峪乡合并,形成今日规模。千年时光里,石莱从荒僻山村发展为农业重镇,见证了齐鲁大地上的农耕文明与时代变迁。


三、自然地理:山水之间的生态画卷

地形地貌:全镇90%以上为丘陵山地,最高点白马山海拔473.7米,最低点东马家林南大桥仅143米。白马山群峰如黛,其中“玉女峰”形似仰卧少女,堪称奇观。
气候水文: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2.6℃,无霜期195天。石莱河、木厂峪河等五条河流穿境而过,滋润着7.8万亩耕地。
自然资源:石英石、长石、花岗岩储量丰富,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达5万立方米。白马山一带盛产银杏、柿子、核桃,尤以“天下第二银杏树”闻名——树围超11米,树龄逾2000年。

四、经济产业:从传统农耕到多元发展

农业根基:作为“中国仔猪之乡”和“新泰大花生”主产区,石莱镇年产花生2万吨、地瓜0.1万吨,生猪年出栏量达12.2万头。近年来,山东泰茶公司打造的2万亩“良心谷”有机生态园,成为三产融合的典范。
工业突破:全镇现有工业企业3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家,以石粉加工、农业技术开发为主。2020年,康地饲料、建鑫农业等企业带动工业产值稳步提升。
商贸活力:206家超市、12个集贸市场年交易额超8000万元,邮政、金融网点覆盖全域,电商进村工程激活山货外销新渠道。


五、文化胜景:古寺流苏映乡愁

白马寺传奇:始建于唐代的白马寺(原名兴教寺),现存千手观音殿、泰山行宫等遗迹,寺内三株古银杏树虬枝蔽日,塔林碑刻诉说着唐宋元明的香火绵延。
流苏树奇观:向阳村一株300年流苏树冠覆庭院,春日花开如雪,被村民誉为“德润芬芳”的镇村之宝。
文旅融合:依托白马山风景区,石莱镇开发登山步道、生态采摘项目,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2021年,镇政府获评“山东省人口普查先进集体”,文旅名片再添光彩。

六、社会事业:温情山乡的民生答卷

教育先行:石莱镇中心小学、希望小学等12所学校覆盖幼小初教育,欣桥画室等艺术机构培育乡村美育土壤。
交通蝶变:昔日的闭塞山区,通过硬化牛石路、楼放路等主干道,实现“村村通客车”,物流通达度跃居新泰前列。
文明新风:从拾金不昧的老教师张成伦,到北官庄村七旬党员坚守防疫卡口,石莱人用行动诠释“仁义忠厚”的齐鲁风骨。


结语:石莱,一座正在苏醒的山水明珠

如今的石莱镇,既是泰沂山区的生态屏障,也是新泰乡村振兴的缩影。千年银杏树下,现代农业园区机声隆隆;白马山巅,游客笑语与松涛共鸣。这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镇,正以绿色发展为笔,绘就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现代山居图。

(本文数据截至2025年,部分历史资料参考地方志及政府公开信息)

#地名志##新泰##新泰头条##泰安头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3

标签:旅游   地名   古镇   千年   新泰   白马   白马寺   新泰市   流苏   银杏   齐鲁   农业   银杏树   山东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