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风景区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自古以来就被称为“江南四名山之一”,素有“钟山龙蟠”的美称。
钟山又名紫金山,古名金陵山,汉代称钟山,三国时孙权为避祖讳,改名蒋山。据说晋元帝司马睿南渡后,因常见山顶紫气缭绕,自此始称紫金山。南朝曾称北山、圣游山,明嘉靖帝为纪念太祖朱元璋,亦曾改为神烈山。
大约三叠纪以前,宁镇地区地壳运动相对稳定,形成了较厚的海相石灰岩地层和浅相、陆相的砂页岩与煤系地层,为钟山风景区的岩石构成和地形起伏奠定了基础。
三叠纪以后,本地的阶段性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印支运动使原来上下排列整齐的岩层发生褶皱,形成了宁镇山脉地质构造的雏形,此时钟山的基本轮廓开始显现。
侏罗纪中期,发生了岩架入侵与断裂活动,形成了宁镇山脉的向斜背斜构造。此后,又经长期的流水侵蚀、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逐渐塑造出了如今钟山风景区的地形地貌,如山峰、山谷、山洞等。
自东吴大帝孙权开始,钟山即成为帝王陵寝及功臣勋戚的葬地所在;自六朝伊始,钟山又是江东佛教胜地;自六朝到近现代,钟山均为军事要冲,兵家必争之地。
山势总体上是弧形的,中间向北突出,南北两侧相对较陡。主峰北高峰高448.9米,是宁镇山脉的最高峰。此外,还有小茅山、天堡山等山峰,以及刘基洞、紫霞洞等山洞。
景区内无大河流,但有许多溪流、湖涧、泉井、潭池,如玄武湖、紫霞湖、燕雀湖、琵琶湖等。
森林植被资源以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兼有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同时分布有较大面积的茶园、梅园、桂园、竹林等。还有昆虫、鸟类、兽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等多种动物。
钟山风景名胜区成立于1982年,总面积54平方千米。现由两大区域构成,即东部主体钟山区域的中山陵园风景区(包含中山陵景区、明孝陵景区、灵谷景区三大核心景区和其他区域景点)以及西部的玄武湖区域(包括玄武湖公园景区和九华山区域)。
钟山风景名胜区名胜古迹众多、历史文化深厚、生态体系完整,分布有1处“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中山陵、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灵谷寺、远东第一别墅—美龄宫、古代黄册库所在地皇家园林湖泊—玄武湖等核心景点。
- 中山陵景区:以中山陵园为中心,包括中山陵、音乐台、行健亭等多处纪念性建筑。中山陵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占地两千亩,依山而筑,平面呈“自由钟”形。
陵寝建筑中轴对称,从牌坊、墓道、陵门、碑亭到祭堂、墓室平距700米,高差70米,有392级石阶和平台10个,全部用白色花岗岩和钢筋水泥构筑,覆以蓝色玻璃瓦。
- 明孝陵景区:位于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脚下,东依中山陵、南依梅花山,为南京第一大帝王陵墓和我国古代第一大帝王陵寝。
是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的陵墓,经过曲曲折折的墓道便可来到陵寝主体建筑前,走到宝顶即可止步,宝顶下是朱元璋墓的地宫,没有进行挖掘。明孝陵的门票中包含了梅花山,冬天的时候不妨去一下,梅花开得正好。
- 灵谷景区:位于江苏南京市中山陵东面,景区内的游人没有中山陵和明孝陵多,原来的灵谷寺现在已偏居一隅,中轴线上主要是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的一系列建筑。
不过明代灵谷寺仅存的一座建筑无梁殿还在中轴线上,千万别错过。如此大的殿堂却不用一根梁柱,全部用砖石造成,殿堂内是公墓的祭堂。
- 玄武湖:东枕紫金山,西依明城墙,南临九华山,北连南京站,被誉为“金陵明珠”。景区总面积5.13平方公里,其中湖面积3.78平方公里,陆地面积1.35平方公里,湖岸呈菱形,周长约15千米。
- 九华山公园:位于太平门内、玄武湖南侧古城墙边。南京九华山海拔61米,面积12.9公顷,九华山是钟山余脉西走入城的第一山丘,北隔明城墙,毗邻玄武湖,临湖侧陡峻如削,象一只倾覆的行船,古称覆舟山。
1982年11月,钟山风景名胜区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7年,钟山风景名胜区东部钟山主体区域——中山陵园风景区被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更新时间:2025-04-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