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去书店是什么时候?这句提问背后,折射出实体书店在数字化浪潮下的生存之思:电商冲击与阅读习惯变迁,书店应该以怎样的方式与爱书之人建立连接?
开卷有益,书香致远。如今,越来越多的书店选择通过跨界复合、场景营造、文化共创等方式,拓展服务边界,重塑自身角色。今天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城市街角、乡村溪畔的文化绿洲,聆听实体书店的突围故事。
视频加载中...
贵州省毕节市百里杜鹃管理区,海拔1660米的彝山花谷景区的山巅之上,一座玻璃幕墙建筑凌空而立——这正是斩获全国“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奖的云阶书屋。
4月11日上午,步入书屋,茶香与书香扑面而来。倚窗而坐的读者或专注书页,或凝望窗外层峦。68岁的杨先生合上手里的书感慨:“在这里看书,像被群山捧在手心。”
“3年前刚开放时,这里挤满了举着手机拍照的游客,书架上的书像展品一样摆着。”管理员万云回忆道,如今每10位访客中,约有4人停留阅读超过1小时。
书屋的“最美”蜕变始于一场大胆的“空间革命”。设计团队摒弃传统景区建筑的符号堆砌,用360度全景玻璃消弭室内外界限,环形观景台如缎带缠绕山腰,步梯盘旋而上,似通往云端的阶梯,落地式书架线条优雅流畅,游客在阅读的同时,能将景区的美景尽收眼底。
2023年长三角及全国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中,云阶书屋从2684个空间中脱颖而出,获全国“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奖。
据云阶书屋管理员宋艳介绍,书屋是百里杜鹃为丰富游客精神文化生活而打造的集休闲、观景、阅读为一体的特色公共文化空间,由四川成都阳光大地置业集团有限公司结合彝山花谷景区特点建设、管理,并在毕节市图书馆的指导下持续完善,最终成为如今备受瞩目的景区书屋 。
书屋内,古典文学、儿童读物、艺术修养、建筑设计、生活技能等各类书籍一应俱全,共有1万余册藏书和3000余种电子书刊,能满足不同游客的阅读需求。
“以前,游客被书屋别具一格的外观所吸引,来书屋后只是拍拍照就离开了。”自书屋对外开放运营以来,万云便在这里上班。她说,“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只是走马观花,而是选择坐下来,静静地看书,同时欣赏外面的风景。”
一位网名为“浩运天成”的游客每年春天都会来到云阶书屋,他留言写道:“在这里看书是一种享受,空气好、景色美,能让人忘却世俗的纷扰,净化心灵。”
“书屋可远远不只是一座外观漂亮的建筑,它更是一个满溢着活力的文化空间。”宋艳介绍,在这里,各类文化活动常年不间断。每年,读书分享会、摄影展交流、书画笔会以及诗歌朗诵与创作交流等活动相继举办,持续不断地丰富着书屋的文化内涵。
“更重要的是,书屋正在重塑景区的发展逻辑——从‘卖门票’到‘卖体验’,从‘看风景’到‘读风景’。”宋艳说,在这里停留超过1小时的游客消费转化率是普通游客的两倍,景区民宿入住率更因书屋引流大幅提升。
云阶书屋的成功实践,正是百里杜鹃管理区推进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该管理区着力推动旅游业态升级,持续构建“微度假、慢休闲、烟火气、夜经济”多维体验,借力沉浸式场景创新、多元业态融合,持续拓宽文旅融合的想象空间。
(部分图片、视频素材为受访单位提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章龙
编辑 赵雨思
二审 杨红
三审 李玲
更新时间:2025-04-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