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国庆长假进入第三天,文县白马河景区迎来客流高峰。蜿蜒的河道旁,清脆的琵琶声穿透喧嚣,古老的“池哥昼”面具在阳光下闪烁,炽热的火圈舞在夜幕中划出绚丽弧线……一场融合了山水风光与民俗风情的“非遗盛宴”在这里火热上演,让来自八方的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直呼“不虚此行”。
山水之间,非遗“活”
“没想到在这么美的自然风光里,还能看到如此原汁原味的民俗表演!”来自西安的游客张先生举着手机,全程记录着粗犷豪放的“池哥昼”表演。戴着古朴木质面具的舞者,踩着有力的步伐,再现着白马人古老的祭祀与叙事场景,引得围观游客阵阵喝彩。
不远处的凉亭下,白马姑娘怀抱琵琶,浅吟低唱。悠扬的曲调如山间 清泉,流淌在景区各个角落,不少游客驻足聆听,沉浸在独特的民族音韵之中。
夜幕下的“篝火”狂欢,游客变身“舞林高手”
当夜幕降临,景区的热情并未消退。在草河坝同心广场中央,篝火燃起,热烈奔放的“火圈舞”将气氛推向高潮。在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游客们手拉着手,围成一个个同心圆,跳起了传承千年的舞蹈。火光映照着一张张笑脸,无论相识与否,此刻都在共同的节奏中感受着非遗文化的魅力与快乐。
“一开始还不好意思,后来被氛围感染,也跟着跳起来了,感觉特别释放,特别开心!”来自成都的大学生李雯兴奋地分享着她的体验,“这比单纯看风景有意思多了,文化‘活’在了体验里。”
“非遗+旅游”深度融合,打造文旅新名片
景区负责人胡强介绍,今年国庆假期,他们特意策划了这场非遗文化周活动,将池哥昼、琵琶弹唱、火圈舞等多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从静态的博物馆请到动态的山水实景中,就是为了让游客不仅能“看”,更能“感”,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宝贵的非遗文化被更多人看见、了解并喜爱,同时也为游客提供更丰富、更有内涵的旅游体验,打造文县文旅的亮丽新名片。”该负责人表示。
据悉,此次非遗展示活动将持续整个国庆假期。这个长假,在文县白马河,山水与人文交织,传统与现代共鸣,正为每一位到访者谱写着一曲难忘的民俗文化之旅。
(记者 岳文斌)
更新时间:2025-10-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