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水席,千年烟火,满座温情

暮春的洛阳,牡丹开得正盛,空气中飘散着若有若无的芬芳。15位阔别多年的老同学,再加上东道主老Z的两位战友,我们一行17人相聚在古色古香的“凯旋门七号”酒家。

踏入这家国家5钻级酒家,雕梁画栋间尽显气派,朱漆门扉上高悬鎏金牌匾,还未入席,仪式感便扑面而来。身着唐代宫廷服饰的服务员笑容盈盈,引领我们走进包厢。她手持鎏金托盘,用带着洛阳方言韵味的普通话介绍道:“洛阳水席始于唐代,堪称千年宴席的‘活化石’。一席二十四道菜,道道汤水相连,如行云流水般畅快,更暗含武皇二十四载治世的深意。”

话音刚落,凉菜便悄然上桌。姜汁银条、凉拌肚丝、虎皮鸡蛋……四荤四素,八碟菜肴,巧妙地象征着武则天“服、礼、韬、欲、艺、政、禅、文”八大善绩。

热菜登场,仪式感更浓。头道“牡丹燕菜”盛在青花海碗中,萝卜丝细若银丝,汤面上浮着一朵金黄的“牡丹”。这道菜可不简单,曾获周总理盛赞,被誉为“菜中牡丹”。服务员轻声讲述它的传奇:“这道菜原名‘义菜’。传说武皇落难时靠萝卜救命,登基后便命御厨用萝卜仿造燕窝,才有了这道‘假作真时真亦假’的佳肴。”



随后,红烧黄河大鲤鱼、酥不腻烤鸭、古都焦炸丸等大菜陆续上桌,每道大菜还搭配两道中件,名曰“带子上朝”,仿佛重现了盛唐宫廷宴饮的盛景。

席间,老同学们举杯畅谈,回忆往昔趣事。东道主老Z的战友感慨:“洛阳水席的酸辣,恰似人生百味。当年武皇用汤水调和南北口味,如今我们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老同学,不也因这一席水席相聚在此?”他虽谦称“酒微菜薄”,但言语间的真挚情谊,都融入了杯中酒里。身穿宫廷服饰的服务员默契配合,热情又周到地为大家斟酒。我们也借此机会,领略了河南独特的酒文化,考虑到大家的年龄和健康,劝酒也适可而止。

“酒不能尽情喝,那我就以歌代酒,祝福老Z和各位老同学!”LY老同学主动起身,引吭高歌。他先是深情唱起《多情的土地》:“我深深地爱着你,这片那多情的土地……” 毕业后,同学们在全国各地、不同岗位努力拼搏、辛勤耕耘,收获满满,确实没有辜负祖国这片“多情的土地”。

一曲唱罢,大家意犹未尽。在热烈的掌声中,LY同学又唱起了年才让的《心愿》:“天边的彩云,剪成一朵美丽的花瓣,让它沾满我的思念,穿越那片茫茫草原……” 相逢是温暖而圆满的,悠扬的歌声与醇酒佳肴交织,令人沉醉。

不知不觉间,最后一道“圆满如意汤”端了上来。酸辣鸡蛋汤上漂浮着翠绿的香菜,服务员笑着说:“这是‘送客汤’,但今天只送菜不送人,愿大家情谊长长久久。”众人相视而笑,举杯碰盏。

这一顿下来,人均百元的餐标,却让我们尝遍了山珍与乡土美味。栾川土鸡汤醇厚香浓,洛宁酸牛肉鲜辣开胃,伊川蜜薯绵甜细腻,新安县烫面角筋道可口……同学老H打趣道:“吃这水席,吃的是历史,品的是友情!” 确实如此,千年水席从宫廷走入民间,食材不断变化,从萝卜白菜到海参蟹肉,但中原人“粗菜细作、素菜荤烹”的智慧,以及对团圆的珍视,始终未曾改变。

离席时,夜幕下的洛阳灯火辉煌,车水马龙。我不禁想起服务员说的“水席如流水,情谊似长河”。这二十四道汤水,就是中华饮食文化的缩影。它包罗万象,将山河风光、历史故事烩于一炉,也温暖了天南地北相聚的心。

菜单附记:凉菜14道,热菜16道,主食双份,2500元/22位(实17人)。人均不过百余,却饱蘸千年滋味。


感悟:

一席水席,半部唐史。同学情谊在汤水交融中愈发醇厚;中华饮食文化于杯盘流转间尽显博大精深。所谓文化传承,或许就是这般:用最平凡的食材,酿出最绵长的韵味,让每一个当下,都能与历史产生共鸣。


(文中所涉历史典故及菜品内涵,参考洛阳水席非遗传承记载及民间传说。配图部分源自网络侵删)

#在头条记录我的2025#​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5

标签:美食   烟火   温情   千年   洛阳   汤水   同学   服务员   情谊   宫廷   牡丹   鎏金   大菜   萝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