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缅边境 走一段路 护一座桥


这个暑假,跟随我们,去往云南保山,去施甸县,开启“三颗种子的旅程”。去中缅边境,在孩子心里,种下一颗红色的种子,一颗绿色的种子,一颗金色的种子。在未来的生活中,它们一定会生根、发芽。













一、深度融入当地生活。

二、非旅游项目,真正做到玩中学。

三、设置工作岗位给初高中生,做到“用能力感受工作获得感”。

四、全程视频直播、透明公开。

五、深入了解当地产业,由政府组织当地优秀师资。

六、发现云南小众极致风景,并为施甸县出谋划策。

七、家长与孩子一起,度过七天的集体生活,重温青春。

八、气候宜人,施甸县夏天最高气温约在25度左右。






第一天 启程
南京(各地)——保山机场(大巴接)——明德学校——校内活动



校内活动安排:

1、宿舍分组

2、物资分发

3、校内晚餐

4、自由活动,熟悉校园及周边环境


明德学校位于施甸县仁和镇五楼村,为西安交通大学劳动教育实训基地,由王树国校长揭牌。基地由南到北依次分为园林苗圃区、养殖区、生活体验区、粮作种植区等区域,园林苗圃区种植金桂、黄连木、坚果、樱桃等各种苗木102个品种共9400余株;养殖区建成半自动猪舍15间,可养育肥猪40余头,现存栏20余头猪,鸡、鸭、鹅若干羽;有大棚3个,种植时令蔬菜10余种;有水面种养殖池塘3个,种植了南斯拉夫雪莲、红莲、白莲等品种,同时可水产养鱼上千斤;有钢屋架师生生活体验区300余平方米,可容纳学生100余人体验;有传统粮食作物及蔬菜种植区,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等作物品种。





第二天
红色种子:重走滇缅公路
明德学校——707界碑——惠通桥保护启动仪式——松山战役遗址——校内活动




滇缅公路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修建的一条战略交通线,被誉为“抗战生命线”和“血肉筑成的新长城”,其历史意义和工程壮举至今仍被铭记。20万滇西各族民众(含妇女、老人、儿童),他们使用锄头、铁锤、竹筐等原始工具,无现代机械,路线需翻越云岭、高黎贡山等险峻山脉,跨越怒江、澜沧江等激流,80%路段为崇山峻岭。历时9个月建成,震惊世界。期间约3000名工人因塌方、瘴疠、劳役等死亡。1938年至1942年,滇缅公路运输战略物资约49万吨(含汽油、武器、药品),支援中国正面战场和西南大后方。1940年滇越铁路中断后,滇缅公路成为唯一国际通道。


研学团队自707界碑出发,在离惠通桥5公里处集体下车,步行前往惠通桥。该桥位于施甸县与龙陵县交界的怒江峡谷,素有“天堑”之称。1942年5月5日被炸毁;1944年8月18日恢复通车;于2019年10月7日被评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研学团队将捐赠部分资金,由南京晨报、施甸县政府共同成立公益账户,费用将用于惠通桥的后继保护。惠通桥保护启动仪式由施甸县代表、南京晨报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共同鉴证。



启动仪式后,我们将出发松山战役遗址。研学团队成员,集体向烈士献花并致敬。陵园内设有“娃娃兵雕像”,团队成员带糖纪念。返程明德学校后,我们将启动“两地学生晚间课堂”。邀请施甸县非遗传人授课,南京学生和明德学校学生共同学习。家长组织棋牌类比赛等活动。


在活动中,我们为团队的初高中生设置了工作岗位,包括活动直播主持人、直播助理、活动摄影师、晚间课堂老师等,根据工作完成情况,给予奖励。





第三天
绿色种子:菌子里的财富密码
摩苍林场(野生菌采摘体验)——草皮街——哈寨——布朗族打歌 ——校内活动




施甸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降雨量充足,林地资源丰富,为食用菌生长提供了天然条件。2023年全县食用菌产业总产值近7000万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435户脱贫。推行“封山育菌”政策,保护野生菌资源可持续利用。研学团队将跟随当地采菌人,做半天菌农。初高中生可尝试直播带货。

校内活动:“两地学生晚间课堂”;家长和学生组织篮球、足球友谊赛。





第四天
金色种子:袁爷爷的水稻
明德学校——水长稻母基地——插秧、捉鱼——校内活动




施甸县在2017年12月12日获袁隆平院士题字“云南施甸·中国杂交水稻最佳繁育基地”,2019年6月14日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水长稻母基地是施甸杂交水稻繁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施甸四面环山的狭长坝子为水稻繁育提供了适宜的空间,该区域能培育大量的杂交水稻母本。在施甸并不广袤的田坝上,每年都培育着2000亩以上的两系杂交水稻母本,这个数量估计占全国用量的80%左右。

校内活动:“两地学生晚间课堂”;家长和学生组织K歌大赛。





第五天
学习交流:我为乡村献计策




研学团队将分成10个小组,由初高中生作为组长,结合前三天的行程,进行讨论,各小组为施甸县文旅研学发展,提供金点子,并给出切实建议。下午各小组组长与县城各部门负责人交流,其他人可以旁听。我们也将评选出有价值的金点子,给与奖励,让每一份工作,都值得尊重。

校内活动:“两地学生晚间课堂”;各小组可推选一个节目并排练,作为次日篝火晚会的演出节目。




第六天
深入乡村:友谊因你而珍贵



上午去村民小朋友家走访,并邀请他们的家长参加美食节,所有家长及初高中生筹备美食节,篝火、烟花晚会。团队成员,自愿报名,做一道南京拿手好菜,报活动方统筹后,购买物资,请当地学生及家长品尝。我们搭建舞台,组织篝火晚会。施甸县政府工作人员,为团队成员颁发证书——“在2025年暑期研学中,感谢你为施甸县文旅推广及乡村振兴做出的贡献”。





第七天 返程
明德学校——保山机场——南京(需继续旅游的家庭,跟随大巴至保山)



图片提供:施甸文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7

标签:保山   明德   施甸县   施甸   水稻   校内   边境   种子   家长   团队   学生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