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地标(69)赣南六大古廊桥之太平桥

2025年陆续分享《赣州地标》十八区县系列,预计整理发表100篇,图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欢迎关注转发宣传。

本头条号从导游的视角游览景区,有专业的导游词,有旅途的调侃,有带红培班的思考,也有带团路上的诗和远方,更有日常生活的泪和辛酸,持续更新《赣州地标》《唐江生活》《薛导游记》系列。

(点击可导航前往打卡)太平桥

龙南旅游发展集团官方,赞842

视频:就算被洪水淹到桥顶,也屹立不倒,它就是龙南的桥坚强——太平桥

太平桥位于江西省龙南市杨村镇,横跨太平江,是赣南六大古廊桥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历史背景


太平桥始建于明正德年间(1517 年),由南赣巡抚王阳明为纪念平定粤赣边境的农民起义而建,寓意 “天下太平”。原桥(上桥)后因洪水损毁,现存桥体为清嘉庆元年(1796 年)赖氏宗亲集资重建,选址于下游百米处,沿用 “太平桥” 之名。重建时还流传石水牛传说,乡人精雕石牛牯镇于桥畔,增添了文化神秘色彩。



建筑特色


  1. 结构独特
  2. 太平桥为三墩三孔六拱重叠组合的石廊桥,全长 50 米,宽 4 米,通高 17.2 米。下层为石砌桥墩,中墩呈船头状,可分流洪水;上层为砖木结构廊屋,中央设四通凉亭,两侧廊拱与下层桥拱形成 “品” 字形,兼具力学美感与实用性。
  3. 工艺精湛
  4. 采用花岗岩砌筑,以糯米浆、石灰等混合灰浆粘合,桥身历经 200 余年风雨仍保存完好。桥门上 “太平桥” 三字为赖懋杰手书,刚劲有力。
  5. 文化融合
  6. 桥廊设计融入客家民居风格,马头墙、飞檐翘角等元素彰显地域特色,兼具遮风避雨与观景休憩功能。


文化价值


  1. 历史见证
  2. 太平桥是王阳明 “平三浰” 历史事件的实物见证,承载了明清时期赣南地区的社会变迁与军事防御功能。
  3. 建筑典范
  4. 其独特的叠拱结构和力学设计被收录于《世界桥梁大观》,被誉为 “赣南客家建筑一绝”,为研究古代桥梁技术提供了重要实例。
  5. 艺术与民俗
  6. 桥体雕刻、石牛传说及周边山水景观,体现了客家人的智慧与对太平生活的向往,成为当地文化符号。


保护与荣誉


1983 年列为龙南重点文保单位,2013 年晋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获评 “百大新发现”。如今,太平桥作为赣南古桥代表,吸引众多游客参观,成为赣粤边境的文化地标。



太平桥以其科学的设计、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不仅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更是客家人精神与智慧的象征。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或沟通许可事宜!


下期预告:赣州地标(70)中国三大阳明洞之玉石仙岩玉虚洞(阳明心谷景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9

标签:赣州   地标   龙南   客家人   景区   下层   洪水   桥梁   建筑   文化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