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浏河春色里,觅诗远足到清明——徒步小溪河散记(二)

徒步旅行浏阳河,是我多年前的一个小愿望。去前年我花了7个假期的时间(前年五一、端午、去年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从浏阳河入湘江口起,沿浏阳河(包括上游的大溪河)岸边徒步上行,终于到达了浏阳河源头。

今年清明小长假,我乘车到达浏阳市高坪镇双江村,沿小溪河徒步上行,4月6日下午到达株树桥水库管理单位大门口,之后乘车返回长沙市区。

以往每一段行程结束后,我都以散记的形式,在自媒体上发布了图文,介绍了沿途见闻,这次也不例外。下面分享的是清明节当天下午的第二段行程。

高坪镇是湖南首个“生态长寿镇、百岁健康镇”,林草覆盖率为68%。

我的前方,有时是自然山水,有时是田园风光,有时是两者兼而有之。

过双江村潭花片金华组。河道开阔,水流平缓,水面如镜,河边树木在水中的倒影随水流晃动。

一处农家乐的白墙上画着三幅生动的画面。这三幅画都很切题,为农家乐增色不少。

一张画上有“寻找老家味道,品味农耕文化”的文字,一端画着钓鱼和收庄稼的场面,另一端画着厨房忙碌和一农民挑着鸡蛋叫卖的画面。

另一张一半画上写着“农家菜,正宗乡味”,画的是香肠、腊肉、鸡蛋、大白菜和正在插秧的农民,另一半画的是休息的耕牛、犁和一家三口正在准备用餐的画面。

还有一张画,一端画着竹篱茅舍和放养的鸡,另一端画着老人在烹饪美食,画中写着“飘香四溢”四字。

在一处菜地一角,盛开着一树紫红的花,让我眼前一亮,仿佛这是给长途跋涉的我的一种奖赏,让我精神为之一振。

不远处长着一丛茴香,本人有好多年没看到过这种蔬菜了,于是想起母亲。小时候,春末夏初,每当蚕豆成熟的时候,母亲会用茴香叶与蚕豆一起,加上佐料烹饪,做出一道特别的菜,我们一家人都爱吃,那菜一直香到了现在。

继续往上游走。河道转弯,岸边草木葱茏。

几户人家的门口,田里油菜花正在盛开,这才是春天的样子。它们不会是预知到我徒步要路过这里,专门开给我看的吧。这场花事要比不远处的梨花、豌豆花、萝卜花盛大得多。在另一片田里,众多的萝卜花正开得煞是惹眼。

我感慨,每一种生命都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呈现春天的样子,绝不重样,这些花都开得好有个性,令人羡慕。

在双江村潭花片中坪组的一处河岸边,竟看到白石老人的站立塑像。不知是想让他老人家的在天之灵更接地气,还是想让他重回人间在一片自然山水间再拿起写生的画笔?

再往前,河边上竟然立着一头牛的塑像,材质不知是玻璃还是玻璃钢,可惜牛的一只角已断了。塑牛所处的开阔地上落了一地的树叶。

我来到一处河岸,伸在河面上方的樟树枝丫发了不少新叶,正好遮挡住河对岸的一家民宅。画面看起来挺不错的。

前面不远处就是谭家滩渡口,看样子有几年没摆渡了,早些年修的亭子倒还保留着,那亭子似乎还在回味着那些年的热闹情形。

浏阳市境内有很多古树名木,这两年利用假期徒步浏阳河,我就看到河岸边到处都生长着各个年代的樟树,有的已有一百多年甚至两三百年了。

现在,我的眼前就出现了一棵古樟树,近树脚处挂了一块2022年的“湖南省古树名木保护牌”,上面标示当年树龄为265年,今年就是268年了。粗壮的树干估计要两人才能合围。

再往前,当地人在河岸边修了水泥路面的便道,大约两三米宽。我想要是住在这个村里,早上就可以顺这条游道晨跑了。

河边小道旁,我看到有不少大树的树干上爬了好多根生着密密麻麻的根须的藤蔓,看上去好像干了一样,不知道过一段时间,这些藤蔓会不会恢复生机,重新长出叶子来。仔细看,觉得好有趣。树皮有很多裂口,藤蔓的根须正好深入大树的这些裂缝。

前方出现了一座大桥,看距桥头不远处的游步道边竖着的说明牌,得知该桥就是杨潭大桥。

该桥修建于1977年,由杨潭公社主持修建,用石头堆砌组成桥面、桥身三个桥孔及四个桥墩,并采用转孔技术让桥身更加稳固。大桥连接杨潭村和双江村,是高坪镇辖区的主要桥梁。

走在桥上,欣赏大溪河畔的潺潺流水,仿佛《浏阳河》曲悠悠响起。一湾碧水,一缕清风,一桥烟雨,见证着当地的沧桑巨变与村民的悲欢离合。

河边的树木倒影映在河面上,与岸上的树木相映成趣。

河岸边,修建了长沙引水项目补水工程——坪上电灌站。该站装机4千瓦,灌溉面积为110亩。

看,河边这几棵樟树好像长在水中,枝丫交错,左边两棵树的树干上也爬满了藤蔓,这些藤蔓寄生在樟树上,依附樟树而生长,却又一定程度地影响着樟树的生长。

它们利用樟树提供的土壤养分、水分和阳光等资源,增加树木的负荷,在藤蔓与树木交织的区域,形成一些隐藏的环境,为壁虱和其他昆虫提供了寄生场所,可能引起树木病害。

寄生藤蔓与树木这种情况,可以类比某些人类,真是形象而贴切。

在河道开阔的水域,当地人搬来大石头,排成了一条人可以从上面走过去的路,以增加游趣。

河边的这条水泥筑成的两三公里长的便道,对我来说已经是相当好走的路了。

长着嫩绿枝叶的树木,与清澈平缓的河流,组成了优美的画面。

大平坝上的田野里,油菜已经结籽。中间的小道上,用圆环连在一起,颜色由黄色渐变成绿色,形成了一道景观。人可以从圆环中走过去。

眼前的便道上,便是用装饰条弯起来与紫藤花的藤蔓构成了一道穹顶通道。

用干藤和铁支架编织成的这个造型挺好的,游客可以坐上去休息或摆拍照片。

一道蓄水堤出现在河道中,有一个小伙子坐在溢洪道边垂钓。堤坝两端有引水管道把河水引到附近灌溉田地。原来这里是雷家电灌站,同样是4千瓦的装机和110亩的灌溉面积。

又一个大平坝出现在眼前,边上建了一座门楼样的建筑,外观全部刷了红漆。大平坝上除了多栋农家别墅,主要是庄稼地,除了已播种还没长出苗来的地块外,就是一大片青绿和金黄。金黄的是开得正热闹的油菜花。

在河边看到一丛干芦苇,不难想像,在它们干之前,这里该是一片怎样葱茏的景观呢?

两个垂钓者坐在河边垂钓着朝晖夕阴,也垂钓着他们的闲情逸致。

河边上出现了一大块展示牌,上书“百里画廊翠屏间,水墨高坪后花园”。清末民初浏阳名人刘善泽的诗作《浏水棹歌》这样写道:“源头路远夹清溪,河底沙明净浊泥。江海狂澜尽东倒,却输浏水尚能西。”确实,不少河流都是从西流到东,这浏阳河总体流向却是从东流到西的。

展示牌上还介绍了大、小溪河途经乡镇,展示了小溪河上所建株树桥水库、浏阳河国家湿地公园,及水闸、水电站、桥梁及南车湾、谢家洲、古风洞等景观。

一块展板则介绍了向阳村谢家洲污水处理中心,并科普了污水处理的知识。

又一座水坝拦在河中间,有引水管把水引到附近村落。

过向阳村谢家洲屋场,我来到高坪水文站,天就渐渐黑了。由于当地的乡村没有家庭旅馆,当晚,我只好找过路车坐到高坪镇中心去住下。#徒步旅行##诗和远方##旅行游记##浏阳河##文学创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30

标签:樟树   浏阳市   电灌站   浏阳   散记   便道   藤蔓   河道   春色   小溪   树木   河边   清明   画面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