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转了一下所谓的银川城北。从凤凰桥过桥一路向北,到了后海路向西到市民大厅。然后回程的时候从沙海璐到虹桥路过桥到银川的民族街。一路上看着城北崭新的变化模样,忽然似乎明白了天平街跨典农河的桥修建的意义。

之前说到修建这座桥,很多人(包括威记)都觉得只是为了方便对面学校学生的上下学和家长接送需要。但通过这一次骑行,威记发现,其实更多的考量是为了凤凰街以东,虹桥路以西这个片区(以海亮等小区为代表)的人们往返老城需求。
而备受关注的凤凰桥,到时候可以减负,只是主要面对城北,尤其是团结路和后海路以北(以北师大片区为代表)人们往返老城的需求。
这样一来,城北片区划分就显得泾渭分明了,相当于一座桥一个区域。
比如天平街跨典农河桥,面对贺兰县为主的这片区域,兼顾中学上下学需求;
凤凰桥则是连通城北与老城的主干道;
正源街桥负责城北阅海万家片区的交通出行;尹家渠桥作为正源街桥的有力辅助;
而再往西的万寿路(如今改名了)、亲水大街则是负责商务区片区的交通勾连和出城需要。
至于说人们热议的民族街贺兰山路口往西不远的那座便桥为什么不修建,则是因为位置不方便,等天平街桥修建好之后,这座桥后续则是机动备用吧?
简单来说,对于城北来说,天平街跨典农河的桥意义在于交通分流将会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随着天平街跨典农河桥的规划逐渐清晰,银川城北的交通脉络也呈现出更精细化的布局。这座桥的落成不仅填补了贺兰县南部与兴庆区之间的通行空白,更将激活整个城北片区的"毛细血管"——那些原本需要绕行凤凰桥的电动车、自行车通勤者,未来完全可以选择这条更贴近社区的捷径。
仔细观察会发现,桥址选址暗含深意。它恰好位于贺兰县南部小区集中区和银川城北交界处,既避开了民族街便桥与凤凰桥之间的尴尬距离,又巧妙衔接了贺兰县德胜片区与兴庆区成熟配套。
这个片区的人们要是进老城,走民族街太远,走凤凰街又太挤,如今这种"十五分钟生活圈"的构建,远比单纯缓解交通压力更具长远价值。
更值得玩味的是桥梁背后的城市发展逻辑。当凤凰桥继续承担城北核心区与老城的主动脉功能时,天平街桥则像一根灵活的纽带,将过去被典农河分割的"价值洼地"串联起来。那些曾因交通不便被低估的北岸地块,随着新桥贯通很可能迎来新的机遇。
而民族街往西那座备受争议的便桥,或许将作为应急通道保留——城市交通规划从来不是简单的加法运算,有时保留弹性空间反而能应对未来不可预知的变化。
站在凤凰桥东望,天平街桥工地整热火朝天施工 。这座即将诞生的桥梁,终将成为银川"跨河发展"战略的又一注脚,见证着城市从单中心蔓延向多组团协同的蜕变。当人们日后穿梭于这些各司其职的桥梁之间时,大概会想起当年那个用自行车轮丈量城北的午后,以及城市生长过程中这些充满智慧的交通密码。
这一切,将会在十一月中旬揭晓!
这里是宁夏!发现宁夏之美,感受宁夏之美!
我是威记,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宁夏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
更新时间:2025-10-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