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11日),生境课堂2025之“生境walk”第三期上线啦。此次活动带领大家水上泛舟,感受长宁优雅的生态水系,欣赏水绿交融的如画生境。
近年来,长宁区不断推进河网生态建设,打造蓝绿交织的城市生态空间。新泾港、周家浜、外环西河……一条条河流水系,向我们诉说着长宁水绿交融的故事。
在新泾港陆家浜附近,一座从废弃泵站变身成为物种栖息地的生境花园——常馨生境花园就藏身其中。长宁的不少生境花园,通过纵横交错的水网,与周边的公园绿地和外环林带生态绿道等,共同构成了长宁区的主体生境网络。绿色空间与河道系统相辅相成,形成“林廊环绕,蓝绿交织”的生态格局,为动植物提供了食物来源、栖息地和迁徙走廊,为居民提供了更好亲近自然的机会,也增强了城市的生态韧性,共同构造长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区环境,守护长宁的城市生物多样性。
行至长宁区骨干河道之一的周家浜,全线约2公里的滨水步道美不胜收。2024年,长宁区周家浜生态景观提升工程全面完工,不仅为沿岸市民提供了“家门口”的休闲健身空间,也打造出公园般的美景,满足了居民“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的美好生活愿望。新泾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这里的《新泾镇史图》文化墙、“西郊农民画”、“新泾历史忆空间”等,记载了从乡村田园农耕到现代城市生活的变迁,在那些“老物件”“老场景”里,大家重拾了记忆里的温度。
沿着周家浜南渔浦往南走,就来到了乐颐生境花园和生境博物馆。据区生态环境局负责人介绍,乐颐生境花园曾经是小区的荒废角落,通过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城市更新等有机结合,如今蜕变为生机勃勃的生态小花园,入选COP15联合国“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名单,长宁特色“生境课堂”也从这里开讲。生境博物馆紧邻乐颐生境花园,是全国首家以“社区生境”为主题的社区博物馆,也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以上海本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环境为主要展陈对象的博物馆。
外环西河是上海市“最美河道”,并入选生态环境部首次举办的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据区河道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近年来上海中心城区为数不多的大规模新开河道之一,外环西河突破“就水治水”旧思路,依托绿色资源和生态湿地禀赋,多年来通过实施生态治理和景观综合提升工程,为市民提供了健康、秀美、舒适的蓝绿开放空间。
据区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人介绍,外环西河在建设过程中综合考虑了河道功能与生态功能、景观功能的结合,形成水底、水面、水岸三位一体的复合型河流生态,既净化了水质,又提升了景观,实现了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年均水质稳定在Ⅲ类及以上。区生态环境局在长宁区外环西河等骨干河流的初步调查结果,记录到浮游植物193种、浮游动物73种、底栖动物32种、鱼类26种,也反映了长宁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接下来,区生态环境局还将持续推出“生境walk”直播活动,立体展示长宁区的自然风物和城市风貌,持续传递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感兴趣的市民朋友请持续关注。
图片来源于区生态环境局
撰稿:谭奕茂
编辑:陈 莎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喜欢就点个“赞”
欢迎留言评论和“宁宁”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
更新时间:2025-10-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