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位于中山火炬高新区的南中城际火炬站建设现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访客——来自中山纪念中学火炬一中的学生前来参加一堂“行走的思政课”。这是由南中城际火炬站项目建设方中交一航局联动共建单位中山港社区与中山纪念中学火炬一中共同推出的研学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交通建设与前沿科技,通过实景观摩感受现代建设技术魅力。
学生观摩等比缩小的盾构机模型。
南中城际是粤港澳大湾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重要构成,起于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站,止于中山市兴中站,是中山首条自主建设、跨越城区的城际铁路。中交一航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中城际的建设运用了诸多先进科技,是科技与工程完美融合的成果。
4月27日当天,学生们首先在工程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工程科技长廊,通过图文展板、动态演示实物模型,系统了解了南中城际的规划意义、建设难点及创新技术应用。长廊内,智能化施工管理及前沿的施工技术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随后在会议室集中学习环节,学生们观看了中国交建宣传片,了解了企业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卓越成就,影片中“基建狂人”的建设“战绩”让现场响起阵阵掌声。
学生参观工程科技长廊。
“原来盾构机就像‘钢铁蚯蚓’一边挖隧道一边加固,太神奇了!”在火炬站隧道盾构施工现场的实地观摩中,一名学生兴奋地说道。学生们近距离目睹了直径数米的盾构机,并在工程师的讲解下了解其掘进、支护、拼装等关键技术。工程师还通过展示等比缩小的盾构机模型,生动演示了工作原理,让抽象理论变得直观可感。
学生在地下观摩盾构机。
中交一航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研学活动是社、校、企三方协同育人的一次创新实践。中山港社区发挥桥梁作用,链接资源助力青少年教育,中山纪念中学火炬一中将课堂延伸至生产一线,以鲜活案例深化思政教育内涵,中交一航局以行业标杆的责任担当,开放工程场景,传递建设者的奋斗故事,让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现实成就,以激发青少年对科技与工程的兴趣,增强其对国家的自豪感与社会责任感。
采写:南方+记者 陈少宏
通讯员 齐安
【作者】 陈少宏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更新时间:2025-04-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