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迹寻音:元荡桥畔的水乡新韵青浦金泽古镇



青浦,这片被水滋养的土地,宛如一幅细腻的水墨画卷,缓缓铺展在江南的温婉怀抱中。这里“开门见河,出门动橹”,水的灵动与柔美,塑造了独特的江南水乡气质。而苏浙沪交界处的金泽古镇,更是以其“江南第一桥乡”的美誉,成为水乡中最为璀璨的明珠。

金泽古镇,据《金泽小志》记载,“镇四周巨浸,桥梁弥望皆是”。市镇河道上,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桥梁并列,形成了“四朝古桥一水卧”的奇观。那建于南宋,由紫石砌成的普济桥、万安桥,形如月牙,纤巧飘逸,风姿绰约,宛如一对姐妹,静静守候着古镇的岁月。而迎祥桥,以青砖和楠木筑就,桥伴明月,富有“虹影环空烟渚宽,高悬皓月状霄观”的诗意,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登上了《人民画报》,成为金泽古镇的标志性建筑。

去年底,金泽淀山湖边的元荡上,呈现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设立后建成的第一座跨省域道路互联互通的桥梁——元荡桥。这座桥,不仅是一座交通设施,更是一座连接沪苏两地人民情感与生活的纽带。元荡,自古以来湖上无桥,却因盛产鲈鱼和莼菜而闻名遐迩。西晋时期,当地的名人张翰为官京城,秋风起时,思念家乡的美食,吟唱出“秋风歌”,成为千古佳话。如今,元荡桥的建成,让这段历史佳话有了新的续章。

金秋时节,我慕名前往元荡桥。踏上这座沪苏首座大型景观步行桥,水天一色的阳光洒在湖面上,长长的元荡桥宛如一条在湖水中随风舞动的丝绸,飞卧在沪苏两岸,似一个银色的同心结。我沿着桥面漫步,每一步都仿佛在欣赏一幅流动的画卷。桥畔的风景如诗如画,碧波荡漾的湖水中,美女樱、波斯菊、三色堇等花卉竞相绽放,将两岸装点得五彩斑斓。元荡小馆临水而建,黄色、粉色的睡莲在池中静静绽放,为这片水乡增添了一份宁静与雅致。

走在近六百米长的元荡桥上,我放慢了脚步,贪婪地呼吸着湖面上的新鲜空气,欣赏着诗意江南的美妙景色。桥上的“蟹簖”雕塑,象征着水乡渔网和上海的“沪”,为长桥增添了一份别具一格的水乡风情。阳光洒在桥边的草地上,水灵灵的光泽在微风中闪烁,我被那悠闲惬意的湖风吹拂,内心的浮躁在这一刻被驱散,变得心平气和。

桥畔的元荡湖中,水鸟和白鹭时而在空中高飞,时而穿过彩云掠过水面,惊起一阵阵波澜,最后落在元荡桥的铁架上。顺着水鸟飞舞的湖面,我注意到对岸有130个白色桥墩展露出水面,沪苏湖高速铁路正在元荡中修建。不久的将来,高铁将在元荡湖上飞驰而过,与元荡桥一起,告别“小舟悠悠”“出门动橹”的时速困境,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

站在元荡桥上,我不仅感受到桥下湖水潮涌长三角、奋进新时代的精神,更为世界500强之一的华为研发基地在元荡桥畔施工落户而欢呼。金泽桥乡,崛起了一座座具有江南诗意的桥梁,水乡新韵,沪苏同城。一水相通,一脉相承,水成为元荡桥的生态底色,它新晋为长三角示范区的“网红打卡地”。

元荡桥,不仅是一座桥,它是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是一座承载着江南水乡诗意与现代都市活力的桥梁。在这里,古老的水乡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魅力。它见证了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也见证了金泽这座古镇在新时代的腾飞。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9

标签:金泽   水乡   古镇   青浦   水鸟   示范区   江南   佳话   湖水   诗意   桥梁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