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四川乐山市井研县用一顶帐篷、一场音乐节,让县城文旅成功“出圈”。
从游客“顺道停留”到“专程前往”,从“一日游”到“多日留”,井研以“湿地+音乐”为舞台,以消费券为纽带,以全域体验为闭环,打造出持续六天的“潮力崛醒”帐篷音乐节,不仅点燃了假期文旅消费新热点,更为小县城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热闹非凡的音乐节现场。成都潮力崛醒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供图
自然舞台“唱响”生态经济
清晨的研溪湿地,水面映着白鹭的影子,芦苇随风轻摆;夜晚降临,96米长的舞台灯光璀璨,与夜空中的星光交相辉映。这不是传统的“空地上搭台”,而是将音乐现场巧妙“搬”进湿地公园,让青草、碧水、飞鸟成为舞台的自然延伸。坐在草坪上听歌,既能闻着青草香,又能看着白鹭从水面掠过,在自然与音乐的交融中,真切感受到“好风景里藏着好体验”。
这种“生态打底、文化添彩”的模式,让井研的文旅特色更加鲜明。国庆期间,研溪湿地接待游客24.4万人次,占全县游客总量的62.16%。昔日市民散步的湿地公园,如今成为能够休闲放松、感受文化氛围的综合场所,带动周边餐饮、民宿一起“热”起来。
把舞台“搬”入湿地公园。成都潮力崛醒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供图
全龄共鸣曲,一首歌让三代人同频
当腾格尔唱响《天堂》,爷爷们跟着哼唱;戴佩妮演绎《你要的爱》,让姐姐们嘴角上扬;姜育恒的《再回首》,勾起父母辈的青春记忆;江映蓉登场,瞬间点燃年轻人的热情——这场覆盖“60后到00后”的音乐节,让每个年龄层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旋律。
草坪上,随处可见合家欢的温馨画面。有的家庭铺着格子毯,妈妈摆上水果、零食,爸爸抱着孩子举高高,孩子的笑声混着音乐飘远;有的祖孙三代围坐在一起,爷爷给孙子讲老歌里的故事,奶奶则拿着手机拍下舞台上的精彩瞬间。晚风从河边吹过来,带着水汽的清凉,鼓点的律动轻轻拍在心上,不少人说:“这比去挤热门景区舒服多了。”
来自北京的王先生专程追随偶像腾格尔而来:“不仅圆了现场听歌的梦,还逛了湿地,用消费券品尝了当地美食,这趟来得值。”
本地居民李阿姨带着孙子连续两晚到场,“感觉咱井研越来越热闹了”。
这种“全龄适配、全家共享”的氛围,搭配实实在在的消费优惠,让井研的“文旅IP”更具吸引力。
腾格尔在音乐节上表演。成都潮力崛醒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供图
一张门票的全域旅行
在井研,音乐节门票不仅是入场凭证,更是一张全域旅游的通行证——与峨眉山景区实现优惠互通,互享优惠购票。与政府发放的50万元消费券叠加使用,游客能更便捷地体验井研的各种特色。
成都游客周先生一家深有体会:“本来计划住两天,结果觉得没玩够,多待了一天才走。”这种“一张票玩遍全城”的设计,让文旅体验从“音乐节当天热闹”延伸为“吃住行游购娱”的全套体验。
国庆期间,研溪湿地公园人气满满,雷氏民居、廖平经学堂里满是体验的游客,乡村农家乐也迎来不少客人。
数据最具说服力:国庆期间,井研旅游综合收入达1.38亿元,县城及周边酒店入住率大幅提升,使用消费券的餐馆日均营业额比平时增长30%以上。
一张小小的门票,把“听音乐”和“游井研”串了起来,变成“吃住行游购娱”的全套体验,让游客更愿意留下来慢慢玩。
音乐节会场内的小吃摊。井研县委宣传部供图
小县城的“留量”密码
“白天逛湿地,体验特色美食;晚上听音乐会,用消费券吃饭住宿还划算,感觉把井研的特色都体验到了,这样的假期才叫舒服。”成都游客张先生一家的反馈,道出了井研模式的成功秘诀。
不盲目跟风搞“网红打卡地”,而是深挖自身湿地生态、农民画、盐文化等特色资源;不搞“虚头巴脑”的营销,而是用“真金白银”的消费券降低游客消费门槛;打破“演艺归演艺、旅游归旅游”的分割思维,将音乐节与餐饮、住宿、文创等环节深度联动。井研的实践为省内外县域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这个国庆,研溪湿地六天持续的歌声里,藏着井研的“蝶变密码”。从“藏着特色的小县城”到“人气十足的文旅热点”,井研的蜕变证明:小县城不用羡慕大城市,只要珍惜并用好自身优势,找对创新路子,真诚对待游客,就能在文旅融合发展的道路上,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实习生马颢睿参与采写)
人民网 薛育建
更新时间:2025-10-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