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

    首先需要申明两点:一是《生如夏花》是首歌,可我并没听过;二是自己信奉一分为二的哲学观点。
    叔本华毕生的哲学观点都总结在一句话:人生是痛苦的。往往便有人断章取义的引用它,或捶胸或号啕地悲述着自己的痛苦。可是,痛苦是怎么来的?叔本华自己也给了它明确的定义:正因为人生有种种快乐,越大的快乐背后便埋下了越大的痛苦。这时,问题来了:是快乐带来了痛苦,还是快乐与痛苦本是并存?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此诚人生四大喜。可久旱逢甘霖--两滴、他乡遇故知--债主、洞房花烛夜--隔壁、金榜题名时--看错,却又成了人生四大悲。其实,人生本无悲喜二字。试想:这些遭遇放在畜牲身上结果又是如何?它们根本就不明白这其中所蕴涵的情绪,还不如转过身去吃草来得欢快。看到这里,也许你已明白:所处位置不同而情绪则不尽相同。以此观点推广而言,正符合了道家的无极之说。无极生太极,太极演阴阳----快乐与痛苦岂非正是阴阳两面?----孔孟关于人性之说的善恶焦点又岂非不能归回于无极?
    生如夏花,浪漫而又哲学的一句话。花儿本身并无情绪,依着自然规律,灿烂在明媚的夏天。夏天之后的秋凉冬酷,它岂不仍要承受?然而,她毕竟灿烂在她该灿烂的季节。至于接下来将至的严酷,她无法考虑逃避,因为那本是她该要承受的考验----冬尽春来,她又能重新灿烂!花如此,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可人毕竟为人,是感性和理性并存的动物。人可以选择----选择痛苦或是快乐,其间并无区别----选择快乐的人也许会痛苦着自己的快乐,选择痛苦的人也许会快乐着自己的痛苦。选择,本也是一种习惯。对于这个习惯,旁人无可厚非。见仁见智,也仅是选择者本身而已。    
    早在公元前,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斯就曾说过:神圣之光存在于万事万物身上。每个人的选择,其实,都是根据自己对于生活的神圣之光的理解所做出。
    在我而言,我选择快乐。
    一如花的灿烂,与夏无尤。
    我的快乐,亦与人与事与物无尤。
              
                                                             ----献给我所有痛并快乐的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快乐   痛苦   无极   人生   灿烂   太极   他乡遇故知   夏花   金榜题名   甘霖   洞房花烛   情绪   哲学   观点   德谟克里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