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笔记(一)

    冬去山明水秀,春来鸟语花香。不知不觉,北京已进入了踏青的黄金季节。为了享受这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周六我和家人驱车来到了位于京西门头沟区的潭柘寺。        潭柘寺坐落在潭柘山宝珠峰前,四面环山,九峰拥立,是北京地区最早的庙宇,素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之说,享有“皇家第一大寺院”之美誉。因寺后有龙潭,山间有柘树而得名。
    当我此时细想游历的经过,想记录下点什么的时候,突然觉得许多东西只能亲身去体验而不易着于笔墨。又或许潭柘寺只是那样一个地方,翠拥绿绕,鸟鸣山幽,香林净土,清净悠远,傲倨一隅,远离喧嚣。就像我在那里看到的名为“太平花”的小白花,盛开了一树,却淡淡的不起眼,只散发着幽幽的香气,清丽雅致。她只适合轻描淡写,而不可浓墨重彩。于是,我只能用自己拙劣的笔迹,绘出星星点点。
    步入寺门便被两边苍劲的古松所吸引,其后更有遮蔽天日,直入云霄的两株大银杏树,一曰“帝王树”,一曰“配王树”,均是两边对称分列。相传每一个帝王登基,树根就生出一新枝,很快与主干合拢;而当皇帝驾崩时,就会有硕大的枝干掉下来,充满了神奇色彩。其下另有两株娑罗树,释迦牟尼便是于此树下圆寂。站在帝王树下,感受它的久远和沧桑,觉得自己荣幸之至;做一次深呼吸,就好像每天看闪耀的星辰,感受几千光年前的璀璨一样。
    寺庙的布局,照例是一进天王殿,一进大雄宝殿。天王殿里有那副著名的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这幅对联用浅显的文字,通俗,幽默,又发人深省。西路有潭柘寺二宝之一的“石鱼”,传说是南海龙宫之宝,龙王送给玉帝。后来人间大旱,玉帝送给潭柘寺消灾。一夜大风雨时,石鱼从天而降,掉在院中。据说石鱼身上13个部位代表13个省,哪省有旱情,敲击该省部位便可降雨,而现在是摸石鱼的哪部分就可以医好自己身上对应的哪部分的病。
    此次出游照道理应该给潭柘寺留个影,与朋友们分享一下。可我想,游玩的乐趣在于自己想象的参与,一旦变成影像作品又是另一种味道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玉帝   帝王   释迦牟尼   北京城   娑罗树   龙潭   云霄   北京地区   部位   身上   天王   山明水秀   夜大   太平   南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