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教师 女教师

 男教师  女教师

人们常说: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当老师自古以来就是一份十分寒酸的职业。封建社会的学校通常都是寄托在破旧的寺庙里。中国就是这么一个神奇的国度,教师的社会地位本来低下,它偏要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从来就没有听说官员们有个“公务员节”,老师们有一个“教师节”,而且每年都要搞一个庆祝大会,那些教师代表们个个沐猴而冠,佩戴红花,好不神气,好不热闹,很多人就是被这些表象迷惑才投身于教育行业,包括我也是在股“尊师重教”之风感召之下,报考了师范院校。当时父母考虑教师工资虽低,但相对稳定,汗涝保收,也默许我的选择。

可令我始料未及的是,青年男教师找对象真是太难了,尤其是九十年代末,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的收入在各大行业的排名倒数,甚至比个体户和农民工的收入还要低。男教师要找一个有工作单位的女孩子处对象比登天还要难。有人说你可以在本系统内找呀,两个人都是教师,工作之中还可以相互帮衬,可是女教师鲜有看上男教师的,除非你是官二代,或者家境十分殷实。女教师和男教师同领工资,外人不完全了解,女教师对男教师那点微薄收入了如指掌,不可能往火炕里跳,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女孩子想着自己以后要过那种节衣缩食的生活,想着别人锦衣玉食的日子,即使再优秀的男教师,她们也要拒之千里。

随着这些年政府换届,政策更迭,教师的工资作了多次改革,尽管是增加了一些,但面对涨势汹汹的物价,翻了好几倍的房价,增加的工资基本抵销了物价上涨的部分,老师的实际生活水平不升反降。2012427日晚,河北馆陶县第一中学高三年级班主任赵鹏在办公室里将一瓶350ml的敌敌畏一饮而尽,结束了年仅30岁的生命,这一天是他收到工资的日子,他在遗书中说:每天无休止的重复工作,以及工资月光的生活,让他感到窒息。(据《新京报》)

赵鹏冬天每天540分起床,包括早晚自习,一天13堂课,班主任每天晚上还要查寝,回到家里就11点多了,还有各种考试,月考,会考,小测试不断,每次考完还有与学生谈心,每天休息一天,连这一天还要加班批改学生的月考试卷。而赵老师的工资还不及全国的平均数(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统计,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总收入是23979元,相当于每月2000元左右),赵老师三月份的工资是1950元,包括1450元基本工资和500元补助,而4月份停发补助,只有基本工资,全家的重担压在他一个人身上,不能喘息,只有选择自杀。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男教师们不得不另觅他途,他们有关系的就到别的单位借用,学习基础好的可以报考公务员,有一技之长的老师停薪留职,去外面闯荡一番事业。但是有幸能够跳出教育行业的教师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男教师至今还是在三尺讲台辛勤耕耘。其实教育行业还真离不开男教师,他们不同于女教师细腻全面善于引导,但男教师的逻辑推理能力偏强,具有发散性思维,善于引导孩子的创新能力,这些都是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升学只要分数不要素质,只要成绩不要能力,教书越来越简单化,不需要水平,要需要“严厉”即可,教育成了一个没有创新,死气沉沉的行业。男教师失去了工作的激情,找不到一点职业幸福感。

男教师们继续沦陷着,他们小心翼翼地守着这份工作,一旦学生家长送礼便心花怒放,我有一个同事,家长送了他几只大闸蟹和一壶油,他高兴得几天晚上都没有睡着觉,而且逢人就拿出来炫耀,在我面前起码说了三次以上。如果有一些学生到他那里补课,他们更是乐此不疲,因为这样可以让他们的生活从寒酸提高一个档次。为了评上职称,一篇东拼西凑的劣质论文,如果能拿到一等奖,他们就谢天谢地。为了评上先进,男教师们求领导,拉关系,阿谀奉承,奴颜婢膝,所谓的师道尊严,荡然无存。

与男教师纷纷逃离教育行业相比,最受青睐女性职业中,教师列第一,占69.3%,医护人员占52.9%,公务员占46.7%。女教师和男教师不同,男教师要承担家庭的重负,女教师的工资足够应付自己的开销,经济上能够独立,更重要是的女教师的节假日多,还不要加晚班,便于照顾家人。某婚介公司作过调查,38.7%的受访男性的理想伴侣是教师,以下依次是公务员,医护人员,财会人员。

如果说男教师混得凄凄惨惨戚戚,女教师则是香饽饽。虽然教师地位地下,但是女教师在婚姻上有着巨大的优势,有充分的选择机会,做得好不如嫁得好,女教师凭借婚姻二次改变自己的命运,从而获得风光,获得金钱,获得车马轻裘,过上富足的生活。

现在的女教师能够嫁给男教师的真是凤毛麟角,相信爱情童话,能够为爱情付出,夫妻双方同在一个学校里基本上是绝迹了。我有一个同学,领导看中,业绩突出,可谓青年才俊,98年的时候他还在乡镇中心小学工作,他打听到十里之外的某村小有一位女教师未嫁,于是到他单位上过问她,关心她,那时不像现在有电动车,有手机方便,为了跟女教师见面,天天骑自行车风雨无阻,女教师并没有因为他的求爱精神所打动,过了一个星期之后,她通过校长退回了男教师送的七束花,服从了家里的安排,毅然决然地嫁给一个赣西供电局的多金男,两年后该女教师调进了中心小学,三年后又调进了市实验小学。

女教师看不上男教师也就算了,大家同在一片屋檐下,各凭本事吃饭。可是很多女教师不安心于这样按部就班的生活。本来就资质平平,水平一般,偏偏有了权利的欲望,借助夫家的官方背景,或雄厚的财力,频频上位,挤兑男教师真是毫不留情,这样不公平的竞争败坏了学校的风气,大家口服心不服。把男教师上升的通道堵死了,试问,有谁还会为学校卖命呢?这些投机取巧的女教师上位,她们能改变学校面貌,那真上笑死人了!如果女教师和男教师的竞争仅止步于职位的争夺也就罢了,可女教师跟男教师抢职称就太不道德了,女教师借助婚姻,经济生活条件大幅提升,而男教师因为婚姻,家庭更显拮据。评职称直接关系到工资的调整,对男老师来说尤其重要,但是在职称评比打分中,男教师总是输得一塌糊涂,个中原因,值得玩味。

中小学教育往往认为是家庭教育的延伸,似乎是女性化的职业,能够更多地满足女姓的成就期望,而较少地满足男性的成就期望。女教师的先天优势表现在口头表达能力上,女教师的言词准确,丰富,清晰,思维能力上不及男教师,但思考问题的细致,全面上占优势。在性格上,女教师特有的温柔、细腻、善解人意的个性特征受到学生的喜爱,女教师会置身于孩子的角度,容易与学生沟通,与学生建立一种和睦愉快的心理氛围。在能力上,女教师善于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尤其是差生,针对出现的问题能很好地因势利导,有的放矢,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所以中小学教育是非常适合女性的工作,女教师可以教育这份工作中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

最近,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播放了一名特殊教育学校女教师----吉思妞的事迹。吉思妞在艰苦的山区工作,教育对象是聋哑、智障的儿童。刚来的学校时,发现学校与之间想像的有天壤之别,但吉思妞没有放弃,强烈的责任感让她留了下来。她自学两年手语,并考取特教专业资格证书,10多年来,她带出的50多位特殊学生先后走向社会,自食其力。2005年,她的学生和继圆考上北京联合大学,大学毕业后,和继圆毅然选择回到母校任教。看着自己教出来的学生走上特殊教育的讲台,吉思妞一脸欣慰。而我们身边的女教师的条件应该比吉思妞好几倍,我们要抓住这么好的历史机遇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常常会追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诚然,有的人活着是为了吃饭,有的人吃饭是为了活着。我们既然选择了教育,就要矢志不渝,守得住清贫,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做一个无愧于学生,无愧于良心,无愧于时代的人民教师。



2013年七夕节于家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教师   学生   工资   工作   学校   行业   职业   公务员   婚姻   能力   老师   基本工资   职称   特殊教育   善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