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有多少提案可以胡来

每年的“两会”期间,各级政协委员们都会紧紧立足于自己的领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参政议政,提出不少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的确让咱普通的群众钦佩不已。但是,在这难得的共商国是的时刻,也有不少委员的提案让人着实不敢恭维,甚至于让我等感到可笑至极!之所以这样说,笔者是深有感触的。

近日,上级主管单位转过来若干份政协提案,我一看,就觉得头特别地大。为啥,因为有的提案不但字迹像那医生的处方一般难以辨认.

而且,还有的提案理由让人看后如坠五里云雾之中,不知所云.

对于这几份提案,我的做法是统统归到D类中去,权作以后参考吧。那么,就类似问题来说,是个别的么?从很多的资料来看,肯定不是!在今年的全国“两会”后,有的网友就曾经发表了“09年全国两会最‘雷’的提案”帖子,在此,草根站长引用二三典型提案,让关注这全方面问题的网友们来共同谈笑一番:3月4日的南方日报报道: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发改委副主任吴刚认为,将“人民币”改称为“中华元”很有必要,并就此专门提交了提案。吴刚委员此言一出,网上顿时议论纷纷。不少网友狂批这种提案“瞎折腾”,而且嘲讽“还不如叫世界元更直接!”


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律协副会长朱征夫日前建议发行面额500元、1000元的人民币,他认为大面额人民币不但可以节省纸张,而且人们钱包里的钱多了,花钱的欲望就会比较强,可以拉动内需。并且认为大面额人民币有三大好处:一来人们钱包里的钱多,花钱的欲望就会比较强,会有购物的冲动,这样可以拉动内需;二来是可以节省印钞票的纸张,对环保有很大好处;三是可以节省人力,包括钞票印刷、银行数钱、保安押运等方面的人力。对于“看病难看病贵”这个备受中国百姓关注的问题,数位赴京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委员二日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中国看病不算难,也不算贵,而是患者求医标准过高,导致医疗资源“拥挤”。他们认为,应该对“看病难看病贵”给出定义,确立标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那么,这些委员们为何在“两会”上提出了这样“雷人”的提案呢?究其原因,我以为:

一是个别委员在履职期间,根本就没有深入到所提议题的领域作一番切中时弊的调研,纯粹是在痴人说梦,胡说八道!如那位建议将“人民币”改称为“中华元”的别出心裁的吴刚委员,他的主要观点是: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我国的货币仍不能成为世界货币,主要是因为人民币不能自由流通、名称不能体现国家主权等。对此,我不知道其他网友是啥想法,鉴于这一提案,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个伪命题!历史告诉我们,一国的货币能否成为国际货币,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在国际贸易、投资、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以及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不仅如此,国际货币的制度环境变化也是不可或缺的外部因素。众所周知,美元之所以能成为世界货币,并不是因为这种货币叫“美元”,而是因为美国有傲视全球的经济实力。如果说“人民币”改称为“中华元”有利于增强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话语权,有利于促进人民币,不!是“中华元”成为世界货币的话,那我们还要发展经济做什么?正如中新网社区的一跟帖幽默地说,“把人民币改称为中华元毫无意义,你改名叫奥巴马,你就成美国总统了?”面对所有不同的声音,吴刚委员是不是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提案论点呢?

二是个别委员有“为赋新诗强作愁”之嫌,使其提案自相矛盾,无不显露出闭门造车的痕迹。在这个方面,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律协副会长朱征夫就表现的淋漓尽致。依其观点,发行大面额人民币不但可以节省纸张,还可以拉动内需和节省人力。那么,果真如此么?让我们从其所谓的“三大好处”中粗略地分析一下这些立论能不能立得住脚吧。首先,我们看大面额人民币能不能节省纸张。有关的常识告诉我们,货币发行量是指一个国家发行的货币总数,通常包括所有的流通与非流通货币。现金发行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行的现金数量,也就是流通货币的数量。这个量是由商品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决定的,而商品流通中所需的实际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商品流通次数。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不管一个币种的面值大小,其发行量都必须是由商品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决定的,否则,要么通货膨胀,要么通货紧缩!由此,何以出现节省纸张的谬论来?其次,那位建议发行大面额人民币的朱委员的郢书燕说更让人贻笑大方!如果拉动内需、弥补财政赤字完全建立在发行纸币的基础上,则必然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而恶性通货膨胀的社会现象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非人力控制的力量,伴随着通货流通速率的加快,物价上涨的速度会几倍甚至几十倍于纸币发行速度,发行与物价赛跑,循环相因,最后,货币制度与国民经济必将一起走向崩溃。在这个前提下,以一个月薪只有800元的普通员工为例,每个月工资都不够这个大额人民币,如何提高购物欲望?反之,似薪酬高达6616.1万元的中国平安保险董事长马明哲们,无论人民币的币值大小,我想都不会阻挡住他们购物的欲望!从这个理论基础上说,拉动内需与币值的大小无关!
相反,如这种不负责任的信口雌黄能够立得住的确话,那么,人们必定更会捂紧钱袋子!对于如何拉动内需,亲政爱民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继续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扩大消费的比重,增加对城镇低收入群众和农民的补贴。在这里之所以引用总理的话,无非是想斗胆给这位貌似关心国家大事却给人以强奸民意感觉的人上一堂教育课罢了。此外,在上述观点的支撑下,能不能节省人力资源,广大读者自能分辨清楚,这无须再赘言了。可能唯有朱委员还在那里挠着头皮冥思苦想地搞不明白吧?

三是为极力维护小圈子利益而冒天下之大不韪、反其道而行之的提案。对于“看病难看病贵”这个若干年来都备受中国百姓关注的问题,数位赴京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委员2日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中国看病不算难,也不算贵,而是患者求医标准过高,导致医疗资源“拥挤”。对于这种声音反应,我根据网上的舆论倾向篡改了一下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个总结:

西江月——看病不难也不贵

委员一语惊叹,八方半晌乱弹。全国两会说看病,听取骂声一片。七八个伪命题,两三点胡论断,旧时呼吁犹耳边,似此医改怎现?

至于看病究竟难与不难,我这个草根的切身体会是不但难,而且难于上青天!所以,我觉得无须用更多的语言去驳斥那些持“看病不算难也不算贵”观点的人,因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提案   货币   人民币   委员   面额   内需   节省   商品流通   中华   中国   纸张   发行量   通货膨胀   全国政协   政协委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