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4月18日

本来毒胶囊这事新浪做的很好,特别是那篇报导写得极明白。记者把事实摆在那里,不用自己吆喝,别人就能判断,很不必把别人当弱智,尽管我们这地儿还不那么习惯独立思考。

 

其实对于新浪的信任也是逐渐形成的,可是昨儿瞧了一篇文章,倒好象在说这样做是不情不愿之事,仍觉得站在“道德的高地”上,就有让别人“无责加勉”的特权——这可是不言之教哪,想想为什么我们这地儿经常会出现一些奇怪的现象:大多数人都觉得银子是个美丽的眩光,却个个又都往“弱势群体”里挤,难道不就是为了“免责”么?

 

所以昨儿忍不住就又“骂”人了,你站在道德的高度上都不能自律,还指着别人去做什么?不过今儿瞧到那个博又出文章了,觉得他老人家是在“骂”我——我这人有时候也很会自作“多情”,虽然这是个僻地儿,但是知道还有“报告的主”——这个没什么,呵呵。所以我老人家在想,也许这次我也冤枉了别人,那也可能是一类“毒胶囊”,如果这样,我就也冤枉了真正的良知,我老人家希望这个歉意他们也能瞧得见,而不使良知见辱。

 

对于挂人之羊头,货己之狗肉者,我老人家只能是不齿,然也不能此就能心安理得,没有惭愧之意。所有良知都需要培育与支持,一如我们当真热爱自由,就不能瞧到别人的权利;当真向往公民社会,就别指望自己例外。一个良性运转的社会,又怎么能有不同的规则与秩序?如果我们是想为之努力,就只能算进自己。

 

我老人家从不相信文明社会也有看不见别人人权的自由秩序,搁在哪都一样,不想按意识形态去排队,更不想占据什么道德高度。所以尽管他老人家“骂”得很委婉,想来还是听明白的,以前看文章不看作者,因为想着需要的了解的只是那种思想。但是现在就这玩意也可以挟带“私货”,那么打今儿起我老人家再准“骂”人的时候就会看看那东西是谁写的,和他的一贯行为及见识的发展是不是相契。再一次向“良人们”表示真诚的歉意,我们的文化重塑太需要良知先行与践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良知   昨儿   今儿   道德   社会   歉意   胶囊   新浪   秩序   私货   高度   眩光   自由   良人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