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演讲稿

            孩子一定要上大学       <?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孩子一定要上大学”,这是一个家长重视教育对一个孩子前途重要性的体现。“孩子不一定要上大学”,这是一个不负责任家长不关心孩子的借口。我们不去说“上大学有没有用?上大学有没有出息?上大学有没有出路?”等等这些问题,不上大学就享受不到中国最好的教育资源;不上大学就感受不到世界文化博大精深的空间;不上大学就无法亲身体会高科技带给人类的伟大业绩;不上大学就无法感同身受地接触人类文明的发展。

一个企业为什么招工时一定要招收大学生?回答是:一个正规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最起码具备以下优点:

   1、他有着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任何一个成熟的学科,他都有着极为严谨而庞大的逻辑体系,例如要想把地质学学通,必须通过各种考试,论文答辩,逻辑思维显然不同凡响。
    2
、他能够有效地安排自己的时间,要考到博士,需要读大量的书籍、背大量的材料、做大量的题、写大量的论文,一个办事拖沓,生活没有规律的人是不可能做到的。
    3
、他有很好的自制力,能够排除多种干扰,办事情能够持之以恒。

   三点,正是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所需要的。至于专业,在实际工作中用得不多,一人只要具三点优势学习工作中所要用的知有任何困

    当然,我们不去谈论中国“应试教育”的利与弊,我们不应该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对立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是一致的。

   当我的女儿在河南高考637分的时候,我也会觉得对不起孩子,如果是在宁夏或者任何一个别的省份,她是可以上清华或北大的,但是在河南不行。但是,我遗憾但不后悔,因为她在学习中进步了

   人类从类人猿开始,正是因为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进步,才慢慢站了起来,才慢慢穿上了衣服,才改造了自然,才进入今天的文明。我想请各位想一下,如果我们不学习,今天的我们是什么?会不会仍然在地上爬行?

   中国和印度六十年前是一样的落后,都是人口大国。但是在中国,一个打扫厕所的清洁工都会尽自己的能力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而印度人不这样,一位在中国生活了二十年的印度人是在书中是这样描述中国人的:他说在中国他去采访一位城市里的清洁工,这位清洁工来自农村,他的爱人也是一位民工,他们就借住在城市的厕所里,而他们收入的2/3都用在孩子的教育上。在他看来这是不可思议的,在印度他从小家里就有很多的佣人,他从来不认为佣人的孩子需要受教育,佣人们也是这样认为的,在印度很多的小学教师无故不去上课,而孩子们也习以为常,如果在中国,这样的教师一定会被家长赶出学校。六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中国正在朝着进入经济大国飞跃,而我国的GDP是印度的两倍。专家指出:所有重视教育的国家发展都很快。

  当然,孩子学习不一定非要上大学,但是这和“孩子一定要上大学”是不矛盾的。如果一个不上大学的孩子一样有出息、有前途,那一定是因为这个孩子是在不断地学习之中,不管是学工、学商或者在社会中学习其他的东西等等。其实我想说的是“不学习就会停滞不前,不学习就会被社会淘汰”。

    那么做为我们下一代的孩子为什么不上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孩子   中国   大学   印度   佣人   清洁工   河南   家长   社会   素质教育   工作   出息   大国   类人猿   重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