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什么来旅游

标题就不解释了。
话说三部曲就是电影集数的巅峰了,所以这篇也就是这系列想到什么写什么日志的终章了。

28号就是启程的日期,上了节林敏的课突然发现自己忘记给玛丽带点烟。就借了电动去凑了一条杂七杂八的七匹狼。
实话说,几个大男生在外玩,烟抽的真不少。不过看着乔逼被妹纸管得不敢抽烟,还真心挺欢乐的。玛丽总会犯贱地一直给他递烟,然后一脸淫笑地看着乔逼拒绝,然后再爽快地点上一根,一脸满足。

十二点半上了到漳州的动车,第一次坐一等座,确实是舒服,关键是位置比较宽大。每到一个站就有不少人离座补票继续旅行,原来买不到票的大家都一样。过了莆田车厢间就站满了,过了泉州就到我了。
出了漳站,而我还有四个小时要等到广州东的车。 看了四百页《三体》总算等来了车,期间看到两男性坐在候车室就抽起烟来,我却没怪他们。偌大一个动车站不建一个吸烟室真心是对所有人健康的忽视。
在火车上继续看书,一直看到列车熄灯了我还捧着本书借着车厢间的灯光在看。从小到大第一次这么爱读书。

说起书不得不说说带的行李。几次出去玩,我好像总是比别的男生多带点东西。
茶和书,竹子在火车上打发时间必备之物。每次在旅途中总是怕自己的手机没电啊(虽然最后它还是莫名其妙地没电了...)(别和我说移动电源,说到这我就来气),总是要克制着自己玩手机的念头,此时书就成了必需品。
当然自己也知道自己是无法长时间地读下散文或者哲学类的书籍。后者太过深奥难懂,若是强求阅读速度反倒什么也没看懂。前者太文艺,毕竟是在列车上打发时间而不是在星巴克装逼。记得上次去广西的时候带了本《拖延心理学》和《苏菲的世界》(后者我到现在还没看完,真心只能闲来看个十多页),这次带了《三体》的后面两本和一本《孤独旅者》(显然我高估了自己的读书速度)。推荐一下前者吧,不仅仅是科幻小说,原来小说可以这么写。
至于茶嘛...个人习惯吧。但就算没喝茶习惯的人也最好带几泡,特别是难以忍受火车上的硬水的人。

在车上的晚上总是睡得不好的,要么难入睡,要么太早醒,要么睡睡醒醒难受的很。
在每个难睡着时我总会撩起一角窗帘,看着窗外的城市总觉得特别美,就算那小破城只有零星两三点光。是不是在城市里看着每趟列车也特别向往呢?
不过这次我倒是出乎意料地睡得还行。个人觉得其中关键是不要逼着自己睡,不要着急自己为什么还没睡着。记得上次就是这样,和乔逼两个人在车上各种睡不着,各种烦躁,各种半夜去抽烟。
就躺着随意想想事情,什么都可以想,随着列车晃啊晃啊,慢慢就睡着了。不过我还是真心羡慕那些在列车上早上能睡到八点九点的人。

总算到了广州,期间出了点意外。不过默契的我们还是在我手机没法开机的情况下成功汇合了。
记得小时候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和老妈在逛中山路,那时人很多,老妈牵着我向前要给老爸带份报纸回去。没有多远手就散了,我就无助地向前走向后退。最后回到了原地,坐在路边,右边坐个小乞丐。大概我就要和他一样了吧。
还好老妈找到了我,然后我就一直哭一直哭。

喝酒大概是兄弟之间的惯例,至少我们是。第一晚便在广生家喝了起来。喝得大家兴致起来了,玛丽就叫广生弹吉他,点了首《老男孩》。广生在对面弹着,玛丽乔逼一左一右在旁边有一句没一句地哼唱着,直到这一刻我才知道不虚此行的那种感觉。正感动着,说时迟那时快,广生拿出了看家本领《小红帽》!

旅途中美好的瞬间总会让我记忆犹新。比如在798打打闹闹装迷路一下午,带着哭肿了的眼睛在第二航站楼外和老外抽烟聊天,在桂林吃的各种不会让我拉肚子的早餐和三小时在漓江上清爽的风。
那种时刻感觉是难以言状的,有时候还能体会到,但就是说不出。这才是它珍贵所在。

什么东西是珍贵的呢?稀少的。
正是这些东西不可复制,就算伴侣都一样,故地重游。
再去次北京,谁知道会不会当晚就来个倾盆大雨,没那个倾盆大雨我又怎么能和CK在小店里吃串买老板抽的红梅呢?
当第二晚大家都玩得很累的时候,玛丽还闹着要广生弹个曲,接着自己玩《节奏大师》。
真想一巴掌扇过去啊!真是佩服佳鑫的耐性。

说到这还是要留些篇幅来赞扬玛丽的小佳鑫的!虽然说你的智商实在让我难以忍受。
真心很懂事,帮玛丽洗衣服,帮广生收拾家里,还有用低智商让我一路嘲笑过去,真让人羡慕玛丽。
从前总觉得面子这种东西实在没必要,总觉得干嘛因为友人的眼光而委屈了女友呢?该怎样就怎样啊。
但是真走在一起时候的感觉真心不同,真的会羡慕有个懂事女友的兄弟,真的会衷心祝福这样一对。观念嘛,大概随着年纪长大也跟着改变。要是我带个女生,在外能懂事能让同行省心,有些琐事能帮着做而不撒娇耍小性子摆臭脸,旅途回来我真心愿意跪键盘跪搓衣板扫地洗衣。
人前傲娇,私下也傲娇,会让旁观男性鄙夷而为当事男性悲哀。人前懂事,私下也懂事,多多少少缺了份亲密和情趣。人前懂事,私下傲娇,大概可以算个标准。
实话是,对于兄弟的女友,我看不到也不那么在乎兄弟喜欢这个女生的哪一点。
我却很在乎兄弟给我们的祝福。

哎。你们有女友我基本也都是兄弟几个里面第一个见到的,而我也最早跟你们说想带女友给你们看看让你们羡慕羡慕。
算个未完成事件吧~我会努力的~哈哈哈~(你特么什么时候努力过了你说!特么天天叨叨要追女生最后还不是说“看看就算”!相信你不如相信狗!)
(我就是狗~)

记得以前看了篇文章,主张大家去“旅行”而非“旅游”。看完之后也非常向往,毕竟前者总比后者装逼得多,对吧?
到阳朔的时候人非常多,小胖和导游聊起来。
导游说我们可能玩不到什么。要玩就等淡季,一两个人来这住个十天半个月的,不去玩什么但也会觉得很舒服。
想到同学问我厦门哪里好玩的时候,我也说不上来。我就说我喜欢在厦门散步,你们就找个环境好点的旅馆,走走厦门就好。
我怀疑我的答案总是不那么让人满意。
所以体验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就好,就算只是旅游。知名景点走走看看,剩下的时间就试着把自己当个当地人活着。
说到这个,广州人真特么都是吃货,自愧不如。

恩~ 这下说到重点上来了~ 吃,这才是旅游的真谛!
在我看来,风土人情就是从吃体现出来的。
小时候去北京,早餐吃个豆浆油条导游都能侃出个历史来,更别提吃全聚德的时候了,从包法、吃法到如何品味卷中滋味,什么都能侃。在桂林吃夜宵,什么东西都能上桌都能吃,味道怎么重怎么吃,特么在厦门哪个烧烤摊能烤个鹌鹑给你吃?更别提烤猪腰子了。
哥几个都特别热衷吃烤生蚝,到了广州遍地都是。令我讶异的是,没人光顾,老板也照烤不误,在厦门见过哪个摊子没事就把生蚝都烤上也不管有没有顾客?后来我才知道,没有顾客这种情况在广州根本不存在。茶餐厅何时没人?不过广州人似乎并不注重吃这个动作,只在于吃这个形式和习惯。逛逛街就该捧着个牛杂,逛累了就该坐在店里吃个甜品,想和朋友聊天或者商业上联系联系就该到茶餐厅点上那么一桌小点其实也就喝点花茶。相比之下,我们专门到茶餐厅去吃东西,上来一笼分掉一笼,真心显得很屌丝。
在此举一个招待不周的例子,上次和表哥表妹路过沙县时,被带到大酒店去吃小吃。上的东西着实好吃而精致,但没能在某个小巷子里的一个破店里吃到也许不太干净却一定很地道很日常的小吃,着实遗憾。当然可以理解他们这样带着我们吃好喝好,但是招待这种东西要站在被招待者的角度上看。我们确实还没有到在意在乎排场档次的年纪,更没有这样的资格。我们游个大金湖,你专门为我们三找个导游还帮我们提一大篮子水果。不会让我们感觉到一点点舒适,反而让我们难堪。有点偏了。
所以,综上呢,想吃出点风土人情,其实更重要的是感受。记得有次吃拉面的时候玛丽说,他吃东西的时候很喜欢观察别桌的人,很有趣。不知不觉我也养成了这种习惯,而且这样完全不影响自己品尝美食佳肴。不过这种看和听也别显得太明显,吃着吃着让别人反瞪着你也着实别扭。推荐大家试试~挺好玩的。(这应该不算偷窥癖吧...)

写完了吃好像也就不想再写什么了,谁叫我就是个吃货呢。所以写到最后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旅游,算个烂尾吧,整个为什么系列的烂尾~

长这么大谁还问为什么啊...幼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玛丽   真心   厦门   懂事   兄弟   东西   羡慕   女友   导游   广州   习惯   店里   旅游   倾盆大雨   列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