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你要相信我》

别了,《你要相信我》<?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记得《你要相信我》这个作品,是我五年前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蹦起来,打开电脑就写,三个小时之后写成的。可谓是:一气呵成。兴奋的我,反复看着稿子,抽了好几根烟。闭上眼睛,脑海里呈现出一幕幕的剧情画面,激动的我恨不得马上进入排练。

可排练并不如想象中顺利,首先是和演员合作的问题,桂园街道文化站替我找的两个演员虽然是老演员,但都有了固定的表演套路,而且小有名气,面对当时名不见经传年轻的我总是透出那么一股不信任。其次是剧本问题,词太多,自己写的时候洋洋洒洒,看着挺好,可到了演员嘴里可是一大段一大段独白,沉闷而拖节奏,删吧,有点舍不得,不删吧,实在是闷长。几天的磕磕绊绊,勉强拉了个大架子,已经是精疲力竭。演员失去了耐性,各自的单位又有事,不排了,说应付演出没问题。等到演出的那一天,效果可想而知,我是捂着眼睛看完的,几乎没什么剧场效果,这么个结果让演员更没兴趣,索性以后来连演出都不来了。我心里虽懊恼,但完全可以理解,我要是演员,演这么个破戏,也会撂挑子的。

难道这个戏就算是废了?我不甘心!重新审视剧本,依然觉得不错,好的剧本却排不出好看的戏,谁的问题?对!导演!我严肃的盘问自己在做导演工作时出现了什么问题,很快就就找出了问题:我渎职了。导演的工作是什么?是对剧本的二度创作。可身为导演的我除了让演员背台词和简单的舞台调度之外,好像啥都没干!我突然明白了:编剧和导演同为一身时,特别容易忽略导演的二度创作,因为在做为导演时往往不能脱离当初做编剧时的文字构想,这样一来,还能叫导演吗?没有经过导演二度创作,戏好看才怪!问题找到了,马上试想着如果复排时我该如何站在导演的角度去创作。这个试想可折腾死我了,导演和编剧互相否定,弄不明白的地方索性让演员示范。编剧、导演、演员一会儿意见统一,一会儿争执不下,可编、导、演就我一个人,整个过程就是自己和自己打架,差点精神分裂,神经了!

在即将崩溃的边缘,终于想明白了,复排也正好开始了,原来饰演老板的两个演员不能用了,换吧,谁呢?我自己先演一个,张依茹老师来另一个,出租车司机还是张竞达饰演。可张依茹老师不答应,说什么也不演。我知道,她看过第一版的演出,嫌戏太烂,不愿意接。我也有点急了,忙不迭的和张老师说起了我的导演构想,甚至还画出了设计的道具背景图,我的导演论述还是有一定感染力的,终于,张老师答应了。哈哈,开始排练。本以为会一鼓作气、一气呵成,却没想到异常的艰辛。我自以为想好的一些艺术手段、情节以及表演方式总是得到张老师的强烈反对,经常是争执不下,不欢而散。为了能使排练继续下去,我不得不重新思考、修改甚至妥协。我强忍委屈和怒气把这个该死的戏排出来,没想到,第一次演出居然成功了,在夜总会的包房里大家伙一起HAPPY时,彼此心里释然。其实,在排练当中的争论并没有谁对谁错,之所以要争,那是对艺术创作的认真和负责,这种争论会让艺术创作者时刻保持清醒,有利于艺术审美的共识,达到创作风格的统一。这次排练更重要的是让我懂得了艺术合作。对于我自己来说,尤其在编导演兼于一身时,非常容易进入个人的世界,会把自己想当然的情节和表演强加给对手,打击对手或演员的创作热情,把一门合作的艺术变成了独裁的产物,到那时,艺术就失去了灵魂,失去了灵魂怎还能称之为艺术,这层领悟让我在之后的艺术创作中获益匪浅。

突然间,《你要相信我》的运气来了,深圳电视小品大赛金奖、深圳鹏城金秋小品大赛金奖、中国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专业组),一路高唱凯歌,就连中央电视台都发来了邀请函,邀请我们录制他们的新办栏目《真情无限-今夜笑不停》。这一连串的胜利弄得大家晕晕乎乎,飘飘然的来到了中央电视台,满怀信心的开始表演,结果除了结束后礼貌性的鼓掌以外,连个笑声都没有。不对呀,这可是各项比赛中的金奖节目,怎么央视的观众不买账呢?可能是上一场录制的时间太长,我们又是最后一个节目,观众疲惫了,所以没有彩儿。正好录下一场的观众正在入席,各个春风满面,精神抖擞,对!我要重录,这场观众肯定行。跑去求导演,导演不耐烦的同意了,铆足劲,大家打起十二分精神表演!结果和上一场一样,冷冷清清,这无异于给我当头一棒,我还不甘心,这可是获全国专业组金奖的节目,怎么就落了这么一个结果,专家评委都说主题深刻有内涵,怎们观众就一点不欣赏呢,全不懂艺术!还在较劲的时候 ,一个摄像师说话了:“行了,快下来吧,这小品够闷的,一点都不逗,你演员在台上演死也就这样。”

我的天呀!现在想起来,当时我的脸一定非常难看。

返回深圳的路上心里一直都翻腾,先是怒气——对这个结果恼羞成怒;之后是怨气——北京的观众也太不懂我的艺术了;然后是赌气——哼!我再也不来中央电视台了;最后是傲气——一定要相信《你要相信我》是非常不错的作品!

哈哈,把自己哄高兴之后就应该心平气和地分析总结一下了:《你要相信我》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首先,这个小品在内容上是有地域限制的,在全民皆商的深圳和周边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会引起一定的共鸣,恰巧比赛又都是在这些地区举办的,所以尽受好评。而到了首都北京失去了这种环境,自然就会冷场。其次,这个作品并不是纯喜剧结构,语言和表现形式过于拘紧,娱乐性不强,也就是不好玩儿,参加比赛可以,晚会演出就太勉强。如果艺术作品的观众群如此窄小甚至是仅仅为了参赛为目的,那么它的价值何在?而且这样的定位,是与目前的大众艺术规则相违背的。这样的作品,就算是获得再多的奖杯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我要继续创作类似的作品,那就是一条沽名钓誉的不归路。

也许《你要相信我》真是一部好作品,而且《你要相信我》的确给我带来了各种赞誉和实惠,可他于时下的大众欣赏审美需求相违背,我必须在这之后创作出娱乐为主、思想深刻、主题鲜明、大众接受的作品来,我知道这很难,可能我一辈子都达不到,但这一定是我创作中所追求不懈的目标。

对不起,就算舍不得,也只能说:别了,《你要相信我》……

 

邸叙然

2009-11-4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导演   演员   艺术   排练   作品   观众   演出   中央电视台   金奖   深圳   小品   编剧   大众   剧本   节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