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姐》人物情节的剖析及感想

 

 

    看电影之前,我总喜欢先了解电影的导演、主演以及主题,为什么到现在才来写一下《桃姐》,是因为我一直没提起看这本文艺剧情电影的兴趣,虽然有刘德华撑场,但我觉得可能因为他的明星效应弱化了人物刻画和剧情。看文艺剧情片的看点最重要的亮点,1.人物刻画是否深刻;2.是否正确的传递了导演想传递的精神物质,从而让更多的人产生共鸣。
    看片之前,先来聊下桃姐,一个在梁家工作生活了60多年的佣人,服侍了梁家上下4代人,试想下如果我是导演,我会给他刻画上什么样的性格,忠厚老实、兢兢业业、卑躬屈膝、任劳任怨等等,如果仅是如此,那肯定就如同大陆剧《我的丑娘》一样,有着人性光辉到极致的母亲,有着世间最势利最无情的儿媳,我想《我的丑娘》如果去奥斯卡或许还能拿个小金人回来。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多少有点做作,多少有点牵强,报着对许鞍华导演的尊重和信任,深入地去看一下《桃姐》。
     当我第一遍看时,全面的了解整个剧情的构架和人物的基本性格,发现的确有很多地方值得去发掘。于是我看了第二遍,清理出主线剧情和支线剧情;找到那些刻画人物性格的关键细节;扮演每个角色的角色,试图去理解每个角色在不同情况下的内心变化。当我觉得还有一些疑点的话,就要看第三遍。当看到第三遍的时候,所有的剧情、人物、关系、情感变化等等都一目了然,更进一步的思考下剧情处理上的不足之处,提出一些没有答案和结论的问题,最后总结下戏和人生关联,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共鸣。
     以下是电影情节进展的片段细节分析。
     耐人寻味的开头,小贩为什么要作弄桃姐,原因很简单是她的挑剔出自她的专业;她的负责出自她的敬业。
     给罗杰端菜递饭,在这个细节上,罗杰没有正眼看过桃姐一眼,甚至连瞟一眼都没有,同时一语不发,显得很冷漠。与其说冷漠,不如说习惯,如同罗杰习惯了桃姐的照顾,我们习惯了父母的照顾,或者说我们受惯了某一个人对我们无私的好,导演从这冰冷的画面传递给我们的是反省,多看看周围那些对我们默默付出的人,多给他们一个微笑,多给他们一些反馈,多给他们一份回报。
     罗杰和桃姐关于牛舌的对话,对话中不难得知,牛舌吃多了对罗杰的身体肯定有一些影响,但最后罗杰还是提出要吃牛舌,结果桃姐还是为他做了。这里体现出桃姐内心两种声音的对抗,最终还是依了罗杰,为什么桃姐会质疑罗杰的提议,因为桃姐把罗杰当的不仅仅是主人。补强剧情,如果剧情后面罗杰拿出牛舌可以看到一些小提示,比如吃的控制的量、方法、时间的话,更能表现出桃姐内心世界的对抗和对罗杰身体的关心。
     三英战吕布,两位大导演和罗杰的一场戏,这里是明摆着的讽刺,讽刺那些没有职业操守的电影人。
    量入为出,这个词罗杰提了三次,这表面意思是要根据收入多少来决定消费多少,而深层次的还是讽刺,讽刺某一些电影人的不掂量下自己的分量,漫天要价。
    桃姐快昏倒的那会,用手背揉眼,而不用手指,更形象生动的说明她是个吃过苦,流汗流血不流泪的人。
    罗杰一个人在家研究洗衣机的用法,我觉得这是个很重要的信息,罗杰对桃姐的感情变化是从这里开始的。试想下,当我们意识到失去的这个人对我们有多重要时,才会发现我们对他感情有多么的深。
    罗杰被认作是修空调的,不难看出导演故意给刘德华套上很朴实的外衣,其实和他戏内的身份不太相配,这里的用意很明显,不想他吸引太多眼球,弱化他的明星效应,同时也让影片更人性化,更娱乐化,毕竟不管再怎么文艺和剧情,还是要面对观众的,搞笑手法有点类似导演的另一作品《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老人院的老板娘,无情地、毫无保留的揭露的全国上下存在的社会现象和弊端,天朝的事不敢多言。   
    桃姐进老人院,细节是罗杰不在身边(说明罗杰还没有完全的意识到他的重要性,罗杰对桃姐从冷到热是一个过程,而我感觉这个过程稍微有点唐突,细节上过度的还不够合情合理。),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就如同小朋友去上幼儿园,在这里他需要去交流、去适应。从而导演可以从很多细节上去刻画人物性格,比如上洗手间用纸巾塞鼻孔啊,对环境卫生的一些不满意啊等等,同时展现了桃姐的另一面,从进入老人院开始,桃姐就是自由的,他已经从他的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他开始展示一些曾经压抑的性格,比如世俗、自我、卑微感、怕麻烦人、挑剔、要面子、自尊心强、怕吃亏等等普通人该有的性格。
    想着回乡下的老人和人物坚,人物坚在这本电影占了很重要的位置,甚至本片最后一个镜头竟然是给他的,他的出场和他最后一个镜头遥相呼应,对他这个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做了一个最完美的诠释,这里有好有坏,先说好,好在老人家一心想回乡下,可以看出老人家已经病了,人物坚出于好心,哄着老人家让他安定下来,由此看出人物坚是个有良知和热情的人,而坏的地方是他看到桃姐,打了一个骚眼,这个骚眼如果不看后面的剧情,从这里理解可以是暗示桃姐不要拆穿他的把戏,和桃姐通气的意思,可桃姐一付很恶心的回应,如果不是导演传递内容错误,那就是为了刻画桃姐世俗自我的一面。
    罗杰第一次来看望桃姐,罗杰主动承认是干儿子,桃姐的眼神说明一切,一种是开心,一种是忧虑被演绎的相当完美,也是从这个时候罗杰开始把桃姐当做亲人一样来对待。年长者吃豆腐乳不利身体健康,为此罗杰不同意桃姐带两瓶豆腐乳,这个细节和牛舌的细节相互辉映,突出了罗杰对桃姐的关心和爱护,由此由主仆关系升华为母子关系。
    打麻将牌时的桃姐,这里有个细节,罗杰和他朋友打电话给桃姐,结果话未说完桃姐就把电话挂了,说明桃姐的自由和快乐,桃姐卸下了照顾罗杰一家人的重担,在他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享受本该早属于他的自由和快乐。
    桃姐的复健之路,获得自由和快乐的桃姐,开始积极的面对自己,为自己而生,为自己而活,如同影片里那三声大笑。
    桃姐重新回家,罗杰用心良苦,带来了他的伙伴卡卡,还煮了东西给他吃(印证我前面说的,罗杰在桃姐不在的时候,自己肯定吃了很多苦,也正因为吃了很多的苦,所以更发觉桃姐对他的好,情感得以升华。),随后他们之间的谈话,勾起了更多属于他们的回忆,清新、自然、贴切、温暖。回想起来,他们的关系从冷漠到拘谨到放松完成过渡,生母不如养母大,从此虽呼其桃姐,实质已是母亲。
    桃姐和罗杰有关男女朋友的对话,当人快乐自由了,就会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当桃姐看到一对情侣走入婚姻殿堂,羡慕喜悦之色被罗杰捕捉,于是相互调侃,其乐无穷。唯一可怜了郭富城,哎,女朋友变成刘德华看不上的二手货。
    人物坚又出场了,突出了人物坚的无赖性格,侧面的反映了桃姐这么一个勤俭节约的他,毫不犹豫的给了他三百“巨款”。
    罗杰母亲来看望桃姐,连续两次回答了老东家“腥”,的确让我费解,直到罗杰看母亲下不了台,然后提出另一个话题打个圆场,我对这个剧情安排是在有点看不通透,首先说说糖水,前一次有人给桃姐糖水喝,他说不吃糖,这次罗杰母亲说了燕窝里放了糖,他又喝了,喝了后连说两个腥,完全不给老东家面子,如果有人看懂了,可以留言告诉我。
    电影首映礼,罗杰和桃姐的对话,电影放到一半很多人走了,其实这里也是个讽刺,有本《天堂口》的电影,首映礼当天放到一半,很多人走了,这是一种很不尊重的做法。
    敬老院有人先“走”了,镜头给的很奇怪,画面的左侧两个老人在有说有笑的走棋;旁边有个女的嗑着瓜子若无其事;画面的右侧“走”了的老人的子女哭的稀里哗啦的。有人会说冷漠,有人会说无情,其实导演传递给我们的是在敬老院里发生这样的事见怪不怪了,谁无生老病死,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生活,而桃姐已然接受了这个事实,空洞不见底的眼神,最好的证实了这个说法。
    梅姑走了,而梅姑则没有这么幸运,她是心有不甘的,毕竟她还年轻。所以她偷偷地走了,还告诉养老院一个美好的希望:她被接去更好的疗养院了。如果她真有这么好的经济条件,当初她就不会选择这家养老院,也不会听到医生的建议就哭了,最大的可能是:医治无望,不断换血透析是个无底洞,她选择回家等死了。而这些桃姐都明白,那一刻她是那么黯然和难过,一声不响走进自己房间。这是桃姐很难出现的神情,特别还有罗杰陪伴的时候。 孤独着倔强着,用6个字刻画了他的性格,“好的,谢谢。”“好热。”
    中秋节的场景,从政府到学校单位的作秀,从老人们的惊讶声到叹气声,原来月饼是道具,是要收回的;原来老人们也是道具,要等着被利用的。另一边人物坚又来借钱,被罗杰拆穿,这时候桃姐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让他去找吧,还能找多久啊。”这话没有讽刺,没有贬低,没有厌恶,只有同情。对人物坚来说,谁还会同情他呢,无赖往往不值得被同情,而桃姐用一句话概况了这本电影,简单一点,做自己想做的事,成全小人往往比成全君子更来的伟大。
    影片最后一次罗杰带着桃姐出去逛街,桃姐坐在轮椅上,有点病入膏肓的感觉,嘴里不停的喊着吃凉粉,罗杰不停地擦拭着他不受控制的口水,他心里知道,凉粉桃姐已经吃不来了。
    当罗杰确认停药后,导演给了他一个时间很长的吃凉粉的镜头,寓意不言而喻,他代他的母亲桃姐享受了他最后一个愿望,为他的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片中有三处罗杰不吃东西的镜头,第一次和二位导演吃饭的时候,第二次桃姐第一次住院的时候,第三次带桃姐出去饭店吃饭的时候。而更有意思的是,片中唯独二次吃饭的镜头在片头和片尾,片头吃的是桃姐的心,片尾吃的是桃姐的愿。
    罗杰看桃姐最后的一眼,桃姐脸上已经没有了笑容,理了理他花白的头发,然后整理了下他脚上的袜子,因为桃姐的脚最怕冷,不论是眼神,还是动作,表演的丝丝入扣,催人泪下。
    人物坚又在敬老院问老人借钱,老人一首李商隐《无题》,这首诗本就无从考证是具体因何而抒怀,虽然一般都当作是写爱情的。但用在桃姐里,在最后伴着墙上的爬山虎的残藤,枝蔓随季节更替而变幻下,使得这首诗的意韵变得很是空灵。当然对于此处出现的这首诗,每个人的感悟肯定都不尽相同,但诗句本身所反映出的复杂的感情,应该都是相似的吧。
    人物坚在桃姐的追悼会上出现,这的确让人惊讶,原来他到处借钱,是想来参加桃姐的追悼会为桃姐买把花,因为这种情感不是建立在“好人”之上,而是建立在“看上去不太好的人”之上。本来,我们以及我们的社会是有缺陷的,从坚叔这个人物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宽容是可以让不完美的人生和世界生出爱来,而人物坚的深深一鞠躬也成了桃姐最大的成就和骄傲。    全片完。
    看完桃姐的故事和导演的拍摄手法,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真”,真实的真,就像身边的一个故事,我们花了2个小时,一下子过了几年,没有过分的煽情,没有过分的粉饰,却让我们真情流露,不能自已。人,如此卑微又如此高尚;如此脆弱又如此坚强;生活,如此艰辛又如此的幸福;如此的无奈又如此的精彩。感谢许鞍华为我们呈现生活中这并不完美的一切!写了这么多,似乎应该来个总结,但不知为何,可能是写了8个小时也好,可能是江郎才尽也好,可能是留给想看的人慢慢品味吧。
    剩下几个疑问,或许看的是删减版的,1.那个敬老院拿水晶球的老人,应该他也有故事。2.祖宁一周岁生日,也有故事被减。
    在这个故事、人物的基调之上,如果我们去思考下佣人这个词,是否会发现,其实佣人就是意味着被剥削,被压迫。桃姐是在不幸中得到了最大的幸运。中国的等级制度,剥削制度,弱势群体的保障制度值得思考。就因为桃姐是个佣人,所以他没有爱情,没有婚姻,没有子嗣,没有看病的钱,没有养老的钱,甚至没有为自己送终的钱。敢问梁家没有愧对这个为他们上下4代人工作了60多年的工人?这是什么,那又是什么?
 
                                                                                                                                                                 上帝之手
                                                                                                                                                               2012.4.1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人物   导演   剧情   细节   电影   老人   性格   佣人   镜头   母亲   凉粉   自由   故事   关系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