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与 书



人与书的关系,似乎就是人与人所创造的文明之间的关系的缩影,古老的祖先们消失了,书成为他不甘寂寞和命运的象征,奇怪的是好书大多数都是已死的人写的,那古老的扉页历经千载而依旧放射出奇异的智慧之光。
现代人的命运的塑造首先是从读书开始的,我们惊异地发现,新生代的学习年龄正在不断前推,3-5岁已“熟读唐诗三百首”的“神童”正以几何级数增加。长辈们慨叹自己读书太少,这几乎成为时下流行的感觉(与感冒差不多)。文明的厚重似乎都体现在那厚重的书本里,让青春已逝的人们唏嘘不已,于是“孩子”——这个号称我们的未来的群体,便被必然性地推入读书时代。
书已成为时代的命运,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也是另一种民间的说法,人的存在似乎是与书的战斗,考学校、考级、升职称、分房似乎都可以延伸为人与书的关系。学历成为读书多少的标志,紧紧关联于你的每一份利益。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着这样无数的战斗,所谓“十年寒窗苦,金榜提名时”、“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都是这一经验的文字表达。
人与书的真实关系是一种无奈,人无法抛弃他所拥有的,除非他抛弃自己。人与书的关系紧张而且似乎是不可调和,看看大学毕业时的宿舍楼那满地狼籍的书本,你有时不能不相信书是人的敌人。
但人对书的眷恋也许是从这里开始的:现代人逃离书的过程,开始成为人爱书的过程。
1989年那个焦躁的年份,带着一捆标志自己“满腹经纶”的书,我正式来到了南方的特区,在最初的梦想开始落地以后,迷一样的现实真正开始了,在一家集体企业里我见到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挂着红帽子的私人老板,于是诸如“回扣”、、“关系”、“提成”、“股份”这些概念开始进入我的视野,以前好象是在小说里碰到的“异象”开始进入现实生活。没有人认为你不懂道理,都以为你应该懂,但我只是一个技术人员,第一个工程我竟然坚决地不愿伪造施工记录(至少伪造得像一点),让老板亏了大本,我那时还不知道有“回扣”一说,怎么算都应该赚钱的工程硬是亏了,老板瞧着我满桌的建筑工程书籍冷冷地说:“亏你还是个读书人!”。
我当然读懂了他的目光,经过几周的徘徊,我把自以为是看家本领的书分放在几个朋友处离开了那家公司。
我并不恨他,只是认为自己读书水平太差,第一次经历下岗的命运,心里着实不甘,当内地的“下岗”风潮在几年后展开时,我才突然发现,这只是一个时代的命运,因为我们生活的主题已经悄悄地给资本让出了空间,而我只是不经意间提前经历了这一命运,他让我提前告别了过去。
但自那时起,我却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公司旁边有特区唯一的一家新华书店,于是下岗的那几个月里,举目无亲的我在找工作之余便在书店里有了一块可以立锥之地,进入书的世界的片刻的欢愉,总能让我忘记现实的晦气。在那里可以找到特区报,上面有很多求职信息,何乐不为呢?直到有一天进入某单位,我才把散落在出租屋和朋友家的书重新捡回来,但也丢了不少。
事业单位的路贫乏而无味,机关工作带你进入另外一种贫乏,于是,如《九三年》(巴尔扎克)、《山坳上的中国》《朦胧诗抄》,甚至还有《马克思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等读物便进入了我的视野。我突然发现自己的世界再一次展开,一个工科学生的人文思考一旦展开,对工业化文明运动的感觉便有了一个新的视阈。我突然对诸如现代化、现代建筑这些概念产生莫名的疑惑,它们如此的浮躁,只是农业文明的前现代向后现代转型的挣扎,它是无根的,是对生命的剥夺,那几千年来处女般的珠江三角洲平原在短短的几年里便“种”满了象征财富和进步的现代建筑,象癌细胞一样到处扩散......。城市就是这样吗,那种对于土地的疯狂
但剥夺也同样是给予,现代人从此将永远追逐家园。他们远离自身,他们没有家。当农业成为工业的对象时,人们是茫然的。一方面人们惊诧于荒滩在瞬间变成财富,另一方面生活的节奏打乱的四季的给予,让人处于不确定之中。我们有时甚至是在用奴隶的方式去追寻现代世界的诞生。于是这也是一种由前现代方式所造就的现代文明,它一开始就是没有根基的,是对现代文明本性的遮蔽和 剥夺。
以后的路更加波澜不惊,去北京、搞经营、《大卫·奥格威》、《现代企业管理》等便成为案头书。《行为社会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也在迷朦之中给予某些特定的启示。那些伟大的精神原来也来自对于自我精神黑暗的揭示。比外部世界更为黑暗的是一个人的内心。于是,文字作为理性之光的显现成为存在的力量。
《老子》曰:“见小曰明,守柔曰强,大道泛兮,其可左右”,那种独特的启迪几乎给我带来不尽的窃喜。
书是你的情人,在你几乎无路可走时,给予你爱的一切,那些伟大的名字:巴尔扎克、歌德、马克思、卢梭、伏尔泰、老子、庄子、屠格涅夫开始在沉静和孤独中与你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思想者之间原来是用宁静来保有亲近感的,那些伟大的名字不自觉地成为你前进的阶梯。
《俄罗斯森林》的作者甫里什文说:“那些在年轻时受伤的地方,最后变成了思想。”是啊!西伯里亚极地的白桦林如此,人又如何能回避那些思想的伤痕,他们是人生,美和智慧显现和发生的地方。
受伤的人生原来也是一种爱的给予,我不能拒绝,相反,那是永恒的收获,一棵在大地中成熟的种子不会计较风雨的侵蚀,它永远充满对天地沉甸甸的虔诚,面对镰刀的收割,它们低下高贵的头颅,在农民的手腕里,共同拥有秋天的丰韵。
今天,望着书架上那码好的一排排书籍,那无言的默契之间也是一种彼此的拒绝,在人与书的距离内,是理性、信仰以及勇敢精神的诞生的地方。
好书从不告诉你一切,好书是你真诚的谛听者。正如你对天籁的聆听。
也许你也是一本书。可以让人去听、读、品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命运   关系   巴尔扎克   马克思   现代人   好书   世界   屠格涅夫   回扣   老板   贫乏   精神   发现   地方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