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如果

转眼又是一个六月一日了。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日子,对低于10岁的孩子,这是儿童节,简简单单的,快乐的节日。

对于10岁到16岁间的人来说,这个是他们纠结的日子,因为他们想过节,却不希望再是孩子。

对于16岁到20岁的人来说,这是个他们终于甩掉了的童年,尽管他们少掉了一个节日,但是他们的年纪可以允许他们恣意的叛逆,恣意的享受自己的青春。

而对于20多的,我们这些奔三的80后来说,大约剩下的便是怀念了吧。玩了一遍又一遍,以至于关节脱落了的变形金刚,墨绿色的,成堆成堆站也站不住的塑料小兵,各式各样不同花色,小心被珍藏又无意被丢弃的硬纸板画片。有人说,当你开始回忆过去时,你已经不再年轻了,于是我发现,我似乎真的已经不再年轻了。

不再年轻,意味着进入了需要谈婚论嫁,成家立业的年龄了。于是,刚进入围城中,还未为它而烦恼的,或者是将要踏入,还对它有所憧憬的人们,一个个火急火燎的开始希望拉着周围的单身游民入伙。于是,某一个晚上,被老哥用一年前他爹妈劝他的话来劝说我:“该找个人谈谈啦。”当然,我知道这句话,并非单纯出于保媒拉纤的目的,却还是忍不住笑了出来。然后开始想象,许多许多年以后的我,会不会说出和他一样的话呢?

然后想到了爱情,想到了在教学楼的过道上和某腐女YY萨达姆小布什本拉登的三角关系的那些日子,想到那个为了罗严塔尔而狂热的,矮矮的,有点胖胖的,笑起来完全没有形象的女孩子,想起来那个高一,远远的希望做朋友,想起来那个高二,希望她意识到自己的喜欢,想起来那个高三,希望有个朋友能高声的祝贺:“See, she loves you back!

然而,最终还是没有开口,大约终究是缺乏胆量吧。

于是想起那个在小说中,居然挑了六月一日来死去的那个杨威利。看《银英》,大约是因为她,不看《银英》,则是因为他。第四卷末时,看到杨威利的死去,依旧记得是在一节综合英语课上,也是一个靠近六一的日子,原来的综英老师请假,一个一嘴印度式英语的代课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我则偷偷的缩在最后看着杨的死去而泪流满面,现在想来,画面有种相当倒错的喜感。

喜欢杨的随性,喜欢杨的无为,大约,杨威利在田中笔下,是个很好的体现了日本人心目中的道家思想的人吧,于是,在一堆堆欧洲姓氏的人群中,才有了这么一个有着明显中国味道的,最不适合当军人的军人。

忽然发现,喜欢杨,大约是有着和他一样的软弱吧。不去争取什么,因为争取了,便会面对失败,于是便放纵自己的随遇而安,然后美其名曰“享受生活”。一边渴望着什么来改变自己,一边放任自己的生活搅拌得胶着。

电脑里重复放着梁静茹的《没有如果》,却因为失去了16,7岁的恣意,而无法从中得到勇气。

于是,还会错过个几次呢?

谁知道呢……

在这个孩子的节日,纪念那个逝去的魔术师。纪念那个在伙伴的怂恿下,结结巴巴的赢得了爱人的傻瓜。

 

PS:写得这什么乱七八槽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日子   喜欢   节日   英语   孩子   年轻   军人   火急火燎   硬纸板   老师   画片   目的   朋友   成家立业   墨绿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