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招抓得牢 肉羊品质好等

七招抓得牢 肉羊品质好等

第一招——采取短期育肥技术:通过改变日粮组成,提高肉羊胴体感官评分和肌纤维嫩度,提高肉羊品质。

第二招——选择优质肉羊品种,开展杂交改良:肉羊品种和品质的优劣已成为市场竞争取胜的决定性因素。土、杂、劣种肉羊常因个体小、肉质差、生长发育缓慢、出栏率低等影响养羊的效益。因此,养羊场或养羊户要积极调整肉羊品种结构,选择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的肉羊良种,并用这些品种对当地绵羊、山羊进行杂交改良,以加快羔羊生长速度,用肥羔肉代替成年羊肉。

第三招——控制好环境条件:养羊户应根据羊的生活习性,尽力改进羊舍结构,改善饲养环境,实行保护性养殖。羊舍最好采用楼式结构,做到不漏水、不潮湿、四壁无风,夏天可在羊舍及其活动场周围栽植藤蔓类植物遮阴防暑,以改善羊舍内的小气候,保证冬暖夏凉,提高肉羊品质。

第四招——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在日粮中掭加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和维生素E等,可显著提高羊肉品质。

第五招——在饲料中添加必要的矿物质:根据羊对各种矿物质元素的实际需求量和摄取情况、适当添加含镁、硒、铁、铬等元素的物质。

第六招——在饲料中添加具有芳香味的中草药添加剂:由甘草、白术、苍术、茴香、草豆蔻、麦芽、地榆、藿香、厚朴、丁香、艾叶等中药配合使用,可提高肉质。根据试验证明:在动物饲料中添加0.2% 0.3%杜仲粉,可促进其肌纤维的发育,提高肌肉中胶原蛋白的含量,使其肉质、味道更加鲜美,而且蛋白质含量有所增加。 养猪七种腹泻病的防治 程晓英

1 仔猪白痢。由致病大肠杆菌引起,多发生于10 30日龄的仔猪,呈地方性流行,季节性不明显,发病率中等,死亡率不高,无呕吐,排白色或灰白色糊状粪便,体温不高,病程为急性或亚急性。用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治http://wWW.LWlm.CoM疗有效。

2 仔猪黄痢。病原为一定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7日龄以内多发,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病猪少有呕吐,排黄色稀粪,病程为最急性或急性。用庆大霉素或氯霉索,结合强心补液等进行治疗。

3 仔猪红痢。病原是C型魏氏梭菌,常发生于3日龄以内的仔猪,1周龄以上很少发病。病猪偶有呕吐,排红色黏粪,病程为最急性或急性,死亡率较高。该病治疗效果不好,关键在于预防,即在母猪产前1个月肌内注射乙型魏氏梭菌苗5毫升,产前15天再注射10毫升。

4 仔猪副伤寒。该病又称沙门氏菌病,主要侵害2 4月龄仔猪。无明显季节性,呈地区流行性散发。体温略高,表现为急性败血病和剧烈腹泻,慢性者反复下痢,皮肤可

出现紫斑,剖检可发现盲结肠处凹陷并有不规则的溃疡和假膜。用氯霉素治疗效果非常明显。

5 猪痢疾。病原是猪痢疾密螺旋体。2 4日龄猪多发,季节性不明显,呈缓慢传播,流行期长,易复发,发病率高,病死率较低,体温正常,但病初略高,泻出的粪便混有多量黏液及血液。常呈胶冻状。剖检病变主要在大肠。该病用痢菌净、痢立清、二硝基咪唑治疗效果好。

6 猪流行性腹泻。由冠状病毒科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的猪都能感染发病。多发生于冬季,特别是12月和1月份发生最多。仔猪表现腹泻。成年猪仅发生呕吐和厌食。传播速度快,但病死率较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般流行过程延续4 5周可自然平息。

7 猪传染胃肠炎。由冠状病毒科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各种年龄的猪均可发生。仔猪病死率高,大猪很少死亡。常见于寒冷季节,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病初呕吐,排灰色或黄色水样稀粪,病猪迅速消瘦、脱水,大猪多数可在短期内康复。该病治疗效果不好、着重预防,怀孕母猪在产前15 45天,肌肉和鼻内各接种1毫升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疫苗;或在仔猪出生后,用无病原性的弱毒疫苗口服免疫,,每头口服1毫升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论文   农学论文   动物学论文   羊舍   病猪   品质   胃肠炎   病程   仔猪   产前   维生素   饲料   品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