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新课程有效教学的实施途径

面对新课改的新模式、新理念、新结构、新课标、新教材和新的教学方式与新的评价方式等,在新课程改革教学过程中,其如何有效教学是当今教育工作研究理论中十分备受关注的问题,也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热点话题,更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最为关注的重要课题,伴随着新课程改革脚步的不断深入,为了避免在教学中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改变原来机械式的教育模式,新课改给出了一些新的方法与见解。

一、高中新课程有效教学的意义

在高中教学的过程中,有效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乃至整个教育改革的备受关注的问题。其有效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提倡效果、效用、效率三者并重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效果、有效率是有效教学的目的所在。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取得的具体进步与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是否有进步是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也是首要目的;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所在,因此,有效教学就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二、高中历史新课程有效教学的方法

(一)课前提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随着新课改与实施以来,要想使高中历史新课程得到有效的教学,教师首要关注的就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问题,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最好的刺激力量就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所产生的兴趣,在教学中,人类都会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兴趣和对未来的愿望,这种情况,以致能最大地激发人类内在动机。在现行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每一专题前都有导语和课前提示,它不仅具有导入新课的作用,而且还有很多功能,所以,教师应该特别注重和合理运用导语和课前提示,因为,有句古话曾说过有一个美好的开始乃是成功的一半。例如,在讲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课的学习时,利用多媒体教学,先打出十二生肖的图片,(设问)十二生肖中有哪些与农业相关的动物?(马、羊、鸡、狗、猪、牛);(设问):为什么有如此多与农业相关的生肖?(农业在古代的重要性地位),通过教师的导入和提示,让学生带着提示去学习第一节古代农业经济,并且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课本里寻找答案,这样,既能指出这一节课所要讲授学习的内容,制造悬念,埋下伏笔,还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达到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寻找正确答案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奠定良好的开端。

(二)课中探讨,培养学生探索能力。高中历史教学中,让学生处于一个开放的现实情境之中,让学生运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方式,自主的进行探讨研究,并且组织学生开展历史教学课堂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不仅可以激起课堂上的学习氛围,还可以培养学生探索的能力。例如,在讲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教学中第一单元第二课《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学生可以通过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各自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讨,古代中国原始的手工业都有哪些,原始手工业和现代手工业都与哪些不同,我国国代经济模式到底是怎样的,古代人到底是怎样生活的给学生一个开放的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中研究性学习,并且教师在必要的时候要主动的和学生进行互动,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起到促进的作用。

(三)课后复习,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学习过程最基础的三步就是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讲,课后复习,无论是对哪些学科的学习都同样适用,课后复习,在一节课的学习中固然显得也尤为重要。因为课后的复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充分的认知与理解,通过复习,更可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让学生总结出本节课的中心思想,这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在讲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第三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后,学生通过课后复习总结出战国时期有的城市已经表现出商业集中的趋势,在汉代以繁荣的市为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南北朝时期,建康、山阴交州等著名的商业都市已经建立;在宋代处于都市商业繁盛的兴盛时期,《清明上河图》可以得出证明;在明清时期,南方富庶,苏州可以证明。通过课后的归纳总结,教师在第二次上课的时候加以扩充和修改,让学生对上节课的学习印象更加深刻。

结语

总之,有效教学是新课改对教育界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同时也为教师和学生在进行有效教学过程中提供了一些明了的思路和条件,而且,有效教学并不是一种四海皆准的模式,主要还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勇于探索分析,找到适合学生的有效教学方法,只要用对方法,其教学就是有效教学。所以如何实现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教学,还需要今后的不断探索和研究,并且逐步的进行完善整改和总结,这样才能真正的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达到有效教学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论文   语言论文   历史   新课程   高中历史   手工业   教育改革   课后   中国   途径   古代   提示   教师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