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学生历史学科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历史学科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从近年来高中历史学科高考的情况来看,注重学科能力的考察,总的趋势是: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托,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不拘泥于教材,对历史阅读能力的考察,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侧重知识识记发展到侧重理解和运用。《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培养高中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包括: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论证能力等等,而所有的这些能力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就是阅读能力。作为高考命题依据的《高中历史考试说明》中对高中学生明确提出了十项能力要求,其中第二项能力要求明确提出学生要具备阅读理解能力,对材料去粗去精,去伪存真,有表及里,有此及彼得推理,以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

从历史学科的课堂教学的特点看,材料的内容容量大,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理解的知识量之多,远胜于其他学科,教材编排的内容有正文,小字文章,资料,插图,数字,表格,使得课文的阅读量无限增大,可想而知,学生要是缺乏一定的阅读能力,对课堂内容的学习和接受就会存在很大困难。

从教育改革的要求看,新课标中重在强调要突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历史学科而言,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重视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历史课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就是重中之重。

二、目前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现状分析

从目前笔者所任教的学校所做的调查情况看,学生反馈的情况是:部分学生不具备与教材要求相适应的阅读能力。由于不具备相应的阅读能力,在学习中不能准去获取有效信息,对知识的识记,理解,运用都有困难,影响了学生学习成绩的进一步提高。总体上看,学生的阅读量太小,许多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比较欠缺,这主要是课外阅读量太少,理解能力太差,阅读的书籍多了,阅读量自然会扩大,理解能力自然而然就提高了,这样,历史材料题也就没有那么难理解了,所以要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意识。

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几种常用的方法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总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关键在于指导学生掌握历史问题的方法,人们日常的阅读方法很多,不一而足。下面就介绍几种常用的阅读方法:

(一)破题法。

指从单元,课,目的标题出发,对单元标题,课标题,目标题多角度,全方位解读,把握题眼,分清时空、内容、过程、结果、影响、评价等。

(二)纲举目张阅读法。

举一钢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纲是主题,目指具体。这种方法强调从大处着手,从宏观上把握,建构框架。现行人教版课本单元一课一目的编排体例非常适合这种方法的使用。三册课本三个主题,以时序为线,纵向流变。中外并行,横向互动。学生阅读按照:课本主题目录单元主题课的标题目的内容方式,粗读浏览,便知梗概。

(三)语文式阅读法。

故名思议,这种阅读方法就是让学生用类似学习语文的方法去阅读历史课文。使用这种方法阅读时,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逐段、逐句、逐字的通读,先找出知识点,排一排知识层次,再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归纳概括,然后做好读书笔记,对看不懂得疑难问题做上标记。对于知识简单的课本内容,采取语文式阅读法让学生自主学习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避免教师讲解过多而是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

(四)提纲式阅读法。

对阅读理解难度较大,学生一时难以把握的教材内容,为降低难度,便于学生自主掌握,可采用提纲式阅读法进行学习,这就是教师在课前就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好读书提纲,理出主要知识点,为学生的阅读指出思路,从而达到降低教学难度的目的。比如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就可以列出这样的阅读提纲:一、革命的背景(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根本原因、导火线)二、革命的过程(开始、内战时期、共和国时期、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结束)三、革命的结果:确立资本主义政体--君主立宪制 四、历史意义(国际、国内)让学生从上述提纲的中去阅读,然后掌握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再遇到相似内容时,学生便会阅读了。

(五)问题式阅读法。

问题式阅读法,就是教师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把课本知识转化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边阅读边回答问题。比如在学习《鸦片战争》时,指导学生阅读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激增表,引导学生思考:该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是什么?对中国的直接影响和深远有哪些?采用这种方法使学生能够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从而培养学生阅读解读、判断、运用史料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六)图片阅读法。

更确切的应该叫图片法,历史课本有大量地图、插图(人物、画像、事件图画、照片),课本必读图片,地图重现历史的变迁,图片记录历史的沧桑。将此种阅读方法简称图式阅读法,就是要求学生在阅读历史知识的时候,充分重视地图,插图的作用,有图必读,有图必识,有图必析。辨别插图的特点,分析插图的结构,掌握插图的要点。从图片上获取历史知识、历史信息,并能够做到图文转换,应用图片说明问题,用语言文字准确叙述图中所示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揭示历史现象本质。

总之,教师应该站在从素质教育的高度上来认识在历史学科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无论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外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他们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使学生具有学会学习而且能够具有终生学习的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论文   语言论文   历史   学科   能力   目的   提纲   插图   课本   高中学生   方法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