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将“欲望”改为“需要”的历史意义

一、西方经济学原理的欲望与需要

在西方经济学原理中,经济学含义指的是研究各种稀缺资源在可供选择的用途中进行配置以便更好地满足人们欲望的科学。其中的核心要素是稀缺性、无限的欲望以及由此产生的选择。在笔者的《青山.绿水.蓝天构建》一文的经济学部分,笔者谈及决定价格的要素:稀缺性和欲望包含的内容之一的需要。

二、著者的《青山.绿水.蓝天构建》一文的经济学部分将经济学原理的欲望改为需要

在笔者的《青山.绿水.蓝天构建》一文的经济学部分,笔者将决定价格的要素的欲望改为需要,具体内容如下:

商品的价格是由人的需要和该商品的稀缺性(俗称物以稀为贵)共同作用的结果。

商品的价格的首要因素是人的需要。马克思认为,商品能满足人的需要可供人们使用的属性称作商品的使用价值。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以下五个层次: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归属和爱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⑤求知的需要;⑥审美的需要;⑦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需要是指维持生存及延续种族的需要。如对食物、水分、氧气、性欲、排泄和睡眠等需要。这是人类保存个体生命和群体生命的基本需要。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出现的顺序由低到高。马斯洛认为,七个层次之间是由低到高依次出现的。只有当较低一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高一层次的需要才会产生。商品是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不能满足人的需要的商品是没有价值的。

决定商品价格的第二个要素是该商品的稀缺性。自由物品是价格为零供给无穷大的物品。经济物品是价格为零供给为零的物品。

商品的价格由人的需要和此商品的稀缺性决定的。

那么,将经济学原理的欲望改为需要的必要性或现实意义在哪里呢?

三、当前将经济学原理欲望改为需要的必要性

(一)必要性一: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为人充分利用

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为人充分利用:有的物品能为人所充分并循环利用,如粮食。有的物品为人所利用是有限的,如石头,可用来做房子,但却不能吃;再如朱砂,它有药用价值,虽然中药有以毒攻毒的说法,但却不能过量利用。有些物品对于要活着的人来说则不能利用,如化学元素的汞、镉等。

(二)必要性二:当前人口已达70亿,21世纪末达到100亿。

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2100年地球人口将突破100亿。可供人利用的物品是有限的,而人口数量是如此的庞大,但需求与供给产生巨大的落差或差异的时候,将欲望降低为必要的需要成为人的必然选择。

(三)必要性三:碳的过量排放气候变化对经济的危害

碳的过量排放引起温度升高,温度升高引发干旱、洪水、热带气旋、高温热浪、低温冷冻、泥石流、森林火灾、流行病、雾霾、台风、病虫灾害、耕地面积减少、沙暴沙化严重以及与此相关的地震、潮汐等自然灾害;高温干旱、暴雨洪灾导致农产品稀少而价格一升再升、工业品价格下降、医疗费用的增加及经济萧条。碳的过量排放气候变化对经济的危害,它是促使人将欲望缩减为必要需要的一个动力。

(四)必要性四:当前产能过剩对经济的危害

当前产能过剩导致经济结构不良,部分企业的产品卖不出去,引起企业减产和歇工甚至部分工人下岗或失业,在此背景下,过高的欲望在整体或不适宜的产业不能实现。对于当前来说,它推动人们将过高欲望缩减为必要需要。

四、当前将欲望改为需要的影响

(一)当前人们将欲望改为需要时,如果连群众的基本需要都不能满足时,首先必然是内忧,其次是国与国之间战乱,也可称为弱国的外患。

(二)当前人们将欲望改为需要时,在世界贸易萧条的背景下,按人的需要层次组织生产和调整经济发展的方向与结构称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从理论上讲,它催生了人本经济学,人本经济成为必然选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必须,且成为经济恢复的动力。

五、当前将欲望改为需要的对策

(一)均匀发展论。

在碳的过量排放气候变化及产能过剩的背景下,经济必然萧条,在此条件下,大多数人有经济能力消费成为经济复苏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要使大多数人有经济能力消费,对于弱势群体来说,救济和最低社会保障称为需要和必然选择。在经济守住经济弱势群体底线的必然要求下,通过教育培训和网络的发展与普及是弱势群体自强自立的基础,它实质是均匀发展,它的实施有利于经济的复苏与发展,有利于逐步满足人的欲望的无限性。

(二)降低人口出生率。

在碳的过量排放对经济的损害的背景下,在科技对环境的损害的背景下,由于资源是有限的,从长远来看,要促进人的发展,缓解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降低人口出生率成为必然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论文   语言论文   历史   欲望   青山   必要性   经济学   经济学原理   层次   物品   商品   价格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