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国历史教学中渗透美育

一、在文化史专题中拓展和渗透美育

由于历史学科本身的知识结构,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有着对学生渗透美育的独特之处,它包容了极其丰富的知识体系,涵盖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的各个层面。从直观上讲,文化史部分有史有论,图文并茂,资料翔实,选编了哲学、文学、天文历法、医学、自然科学等内容,是我们研究、探讨和拓展美育的重要领域。古人的文化,除了文字记载,直观上留给后人的,莫过于那些艺术作品。给后人传承他们的审美观,体现了他们的优秀品质,也展示了古朴、自然的美,为后人提供了大量的美育素材和广阔的美育发展空间。

翻开历史教材,欣赏那些艺术插图,样样精美,件件动心,都是文化遗传中的珍品,给人以美的享受。再看那些评论作品的文字,无一不是生动鲜活的美育素材。历史教师要善于抓住本学科的知识特点,善于发现其中的美育片段,寻找切入点,精心设计具体的教案内容,辅以挂图、影片、模型、资料介绍或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和拓展美育,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二、从欣赏美术作品开始

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欣赏能力的素材较多,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和创造力的资料也不少,尤其在文化史专题教学中,美育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有基础理论,也有直观标本,基本具备了对学生渗透美育的条件。中学历史教材中的美术作品,主要包括彩陶、青铜器、雕刻艺术品、绘画、建筑艺术、人物、宗教壁画、各类文学及书法等,无不展现了古人的创作精神、审美观和对美的追求、爱好及创造力。古今中外的历史,随手所翻、触目所及、琳琅满目,形成美术精品长廊,让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发现美、认识美,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受到美的启迪和感染,进而升华到对美的理性认识,形成美的理念和个人最初的审美观。

在备课时,历史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案,采用谈话法、发现法和讨论法启发学生、诱导学生欣赏作为美育素材的各类美术作品,打造沟通学生心灵的桥梁,培养学生品味美术的良好习惯。只要教师善于因材施教,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吐露个人的审美观和对美的认识,才能起到引导作用。同时,教师在介绍教材中的美术作品时,语言要恰当、评论要得体;抓住特点、突出风格,并用自己的思想情感来渲染、营造课堂美育的氛围,帮助学生领悟和认识关于对美的理念,引导对美的联想,为形成个人的审美观和欣赏能力夯实基础。

三、准确记忆名作名画

学习和继承传统美德,让学生以史启智,是历史教师的社会责任。中学历史教材中,有许多不同风格和题材的传世之作,艺术精湛。这些名作名画往往都有悠久的历史故事,牵带着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可以帮学生从中明辨是非曲直,区分善恶,继承传统美德,启迪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准确识记,理解这些名作名画的名称、创作年代、艺术特点及其历史评价,这既是历史教学目标,也是美育必须积累的知识结构。

四、全面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育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育思想反映在哲学、文学、史学、伦理和自然科学中,渗透在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更反映在艺术作品中。辩证汲取,批判地吸收其中的合理成分,并继承运用,对我们是十分有益的。因此,历史教师必须有广泛的兴趣,具备相应的知识水平,有灵敏的文化视角,善于从历史文化中剖析、剥离古人的美育思想,并渗透到美育的教学中。国画和书法艺术是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国学渐热的今天,让学生掌握这方面的知识,热爱书法艺术,把前人的美育思想进一步发扬光大,让学生的艺术思维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

五、基本掌握美术史的发展线索

学习前人的文化遗产及优秀成果,转化为学生的思维知识,托起学生的知、行基石,应该说是历史学科的育人目标。历史教师需要挖掘和整合翔实的历史资料,力所能及地充实历史教学的认知目标,把美育作为一个论题或结构模块,以创新教育的思维进行尝试,才能丰富历史教学中的教育功能,提高历史教学的社会品位。

在具体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中国历史上的美术发展的概况、基本线索及脉络,全面总结中国古人的审美观,并初步学会运用比较、鉴别的方法,写些对美术、美学的心得体会,形成良好的美育思维能力。

总之,中学历史教师要学会用爱的眼光去寻找历史之美,用灵巧的心智去展示历史之美,用精练的语言去描述历史之美,用巧妙的方法去引导学生汲取历史之美,从而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语言美、心灵美的工程师和艺术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论文   语言论文   历史   美育   文化史   美术作品   审美观   美术   思想   教师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