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发展理念的历史脉络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及其具体战略部署,这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经验总结,更是对我国未来发展所提出的目标要求,它表明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中,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它对于我们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正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共享发展理念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自人类古代社会开始,虽未曾明确提出过共享发展理念,但是共享发展的思想却渗透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

一、中国古代社会共享发展理念探索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中国社会具有巨大的影响。《礼记礼运》篇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①,在孔子思想中,大同社会的基本原则是达到一种天下为公的社会,选拔品德高尚、有才能之人,讲求诚信、和睦之氛围,这样人们就可以达到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将自己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而且老人老了有所依靠,中年人的才能有所发挥,小孩子健康成长。因此在这样的社会之下,大家都会彼此信任,大门也都不需要关闭,这样的社会就是大同社会了。而这种理想社会的描绘正是反映出大家共享成果的美好理想,而这种理想也得到后来一代又一代人的追捧,并最终与我们的社会主义取得共鸣,从而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源头,也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的起点。

二、近代共享发展理念之发展

(一)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对共享发展理念的阐释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原先隔离的各个国家被连接起来。19世纪40年代的鸦片战争打碎了中国天朝上国的美梦,来自西方的洋枪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冲击下,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根基发生了动摇,同时面对一系列的战争失败,统治者更加加强了对农民的剥削,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交织最终产生了以农民起义为主要形式的太平天国运动。这次运动以洪秀全为领导,将从西方传入的基督教平等思想与中国农民的迫切要求相结合,形成了代表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思想。

洪秀全指出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僵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②即译为天下之人皆为兄弟姊妹,又怎会存在疆域之分,存在吞灭之意呢?从表面上看这是对于一种理想社会的构建,但是实际上是在宗教的外衣下宣扬人人平等的思想,否定封建制度,为自己所建立的统治寻求理论依据。

那么,如何实现这个平等社会呢?1853年,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它是以土地问题为核心,以平均主义理想为主要目标的社会纲领。它的主要内容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也。由此可见,《天朝田亩制度》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提出了平均主义的思想,而且触动了封建社会的统治根基。当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想要实现平均分配,体现平等,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很难实现的,或者说只是一种美好的空想,正如鲍吾刚说:这种奇怪的,一般为儒家,与一半基督教清教田园牧歌式的想象的政策主张,淡然不可能得到最终贯彻。③但是也无疑体现出包括农民在内所有阶级想要实现的社会形态均是一种平等的社会,它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以后,西方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向资本输出,并且同中国的封建势力相勾结,加快了中国殖民化过程。在这民族危亡、社会危机此起彼伏的时刻,康有为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提出了维新变法的主张,并且也为人类社会描写了一幅美好的的社会愿景。

康有为将自己的社会理想同孔子的思想相结合,借助于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重新诠释孔子,赋予了孔子思想时代的内容与意义。他在注释《礼运》时言:故外户不闭,不知兵革,此大同之道,太平之世行之。惟人人皆公,人人皆平,故能与人大同也。④。康有为在吸收西方文明的基础上,以孔子为核心提出了一个十分美好的大同社会远景,在这样的社会中,无邦国,无帝王,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⑤。虽然这个远景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是难以实现的,但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却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然而,由于当时封建统治的疯狂镇压以及西方列强的强烈抵制,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变法运动仅仅持续百日便以失败而告终,在关乎中华民族存亡之际,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与此同时,由于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形成以及苏联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孙中山根据国内外的情况,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三民主义思想,即民族、民权、民生,完整表述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其中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的土地思想,主要内容体现在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定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归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⑥,从中就可以看出孙中山思想中的共享发展理念,无疑,孙中山的思想是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它更加符合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要求,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但是他的思想却延续至今,它即是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新共享发展理念形成的重要时期。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享发展理念的论述

人人共享是社会发展的最终要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也包含着共享发展理念思想,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他们虽并没有明确提出共享发展理念的概念,但是他们的思想中却体现和蕴含着丰富的共享发展思想,对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并践行共享主义理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早在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在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发展成果共同享有的思想,这也为共享发展理念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资本主义社会是几乎把一切权利赋予一个阶级,另一方面却几乎把一切义务推向给另一个阶级。因此,针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性与虚假性,必须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使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⑦,而这种所有人共同创造出来的福利的享有,马克思将其社会形式定义为共产主义社会,因为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发展的成果被少数统治者所有,而共产主义社会则是提倡全体社会成员的共享,它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势。

而作为马恩的后继者,列宁将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运用于社会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并对其进行了发展,他创造性的提出共产主义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经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两个阶段,这将是一个逐步发展并完善的过程;另外,列宁进一步指出不仅要让劳动群众共享经济、政治成果,还要让劳动群众共享文化成果。须让全体人民群众在文化方面经历整个发展阶段,并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开展了文化革命。

三、中国共产党人的共享发展思想

中国共产党以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目标,为此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和吸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共享发展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丰富和发展了共享发展思想。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掀起了新时期共享发展思想的新发展,他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在新中国一穷二白的情况下,通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更多的人民来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但是他也指出所谓的共享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谁要是提倡绝对的平均主义,那就是错误的。⑧。

随后,邓小平在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共享发展思想的基础上,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失败的历史经验、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教训,并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共同富裕的目标,只有达到共同富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1987年4月26日,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指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他认为: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⑨为此,要进一步通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但是,在社会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社会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等一系列的问题,正对这些问题,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进一步指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让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江泽民指出: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分配调解机制,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⑩胡锦涛在江泽民思想的基础上,针对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国情,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B11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正式提出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在青岛考察时对党的执政为民理念的崭新表述,体现出中央领导集体对共享发展理念的不断重视。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会提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B12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党执政为民的新理念,十二五的目标已经实现,在十三五期间,共享将是十三五发展的战略重点,要始终坚持共享发展的基本原则,按着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重用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进全面小康社会,全面小康是共享式的小康,它的主体与范围不断扩大,从而惠及广泛的人民群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我们追求大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B13

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在此次两会上,更是着重强调了共享发展的重要性,其中所作的工作报告中共有13处明确提及共享发展理念。具体地说,李克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共有6处,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各个方面,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生态加快发展,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使一带一路成为和平友谊纽带、共同繁荣之路、以及同台湾同胞共担民族大义,共享发展机遇,携手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由此可见,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体现出了共享发展的全面性与重要性,为共享发展理念的推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而共享发展理念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作报告中提及1处;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中共有3处;最高检工作报告中有3处。这些都体现出在当代社会实现共享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它既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

兼容、共赢、公正、共享是共享发展理念的内在价值,在共享式发展不断进步的同时,我国的社会发展也将迈进历史发展的新的时期,我国国强民富的时代也即将到来,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中国梦也终将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论文   语言论文   历史   恩格斯   孔子   马克思   理念   平均主义   脉络   中国   社会发展   成果   思想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