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堂教学策略的创新

一、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堂教学策略创新的必要性

我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那么,如何让学生愉快地掌握知识,让老师乐教,让学生乐学?这就涉及到教学策略问题。策略一词源于军事术语,意指为实现战略任务而采取的手段。要让学生保持比较高的学习热情,积极思考,主动学习,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就需要教师巧妙地运用教学策略,有效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呼唤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堂教学策略创新,源于以下两个方面的需要。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过去的教学观是以知识为中心,而不是学生为中心。相同的内容,不同的方法,效果肯定是不同的。现代教学观不仅重视获得有关知识,更重视知识在需要它的时候能够及时有效地提取出来。具有相应的知识并不保证需要的时候就能提取,这种在需要时不能提取的知识称为僵化的知识。我们应当不断变革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手段和方法,革新教学策略,立足于有效策略,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最佳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创造是用前人或他人不曾使用的方式进行思考、学习和活动,它具体包括意识上的创造、能力上的创造以及思维上的创造。创新是新时代对教师的客观要求,做创新型教师也是每位教师对自己的内在要求。创新型教师就是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并且具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的教师。音乐创造教学活动就是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从音乐自身规律和特性入手,有效利用音响制造的效果,使学生在声波环绕中打开想象的闸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时代赋予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新任务。

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堂教学策略创新的路径

教师的智慧和才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智慧和才能,教师创新性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教学应当采取一种优化的、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以学生发展为最根本的全新教学理念、有效教学手段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表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具体包括五个方面:

1.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

学习是由于经验的获得而引起行为变化的过程,学生学习品质的训练主要包括勤奋、好胜、沉稳、归因和调适等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五个方面。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兴趣是一个人渴望得到知识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愿望,是学习活动的催化剂。学习信心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待学习任务和学习障碍、困难的态度与方式,它反映一个人的自信品质,是好胜心因素的集中体现,也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心理学研究表明,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制约学生的某些观念,调节学生的各种需要,从而引发其内在的动机,是动机激发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学习态度上,我们将学生划分为主动学习型和被动学习型两类。前者有一定的学习自觉性,能较好地自我管理和约束,后者则过分依赖父母和老师,容易放任自流,没有自制力。老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态度上的不同情况,加以分类指导,首先从情感上理解、接纳他们,使他们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和品质得到老师的赏识和鼓励,然后在每个班挑出主动学习做得较好而且成绩优异的学生若干名,让他们现身说法,剖析自己学习态度的形成,共同营造良好的学风。

2.启发积极归因,提高学习针对性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老师说:管是为了不管。巴金在《随想录》中说,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因此,我们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参与管理和教学过程,让学生体验到自身的存在价值。研究表明,人们往往有一种比较稳定的归因倾向,一般来说,学生的归因主要有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两种方式,内部归因的学生倾向于将成败归因于能力、努力这样稳定的因素;外部归因的学生倾向于将结果归因于运气、任务难这类不稳定的因素。学生的归因方式主要通过学习动机影响学生对待学习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教师应当启发学生将个体行为的成功归因于努力因素,提高个体后续行为中的自信心和成功期望值,促使个体在后续行为中调动自身的能动性和积极性,随时调节和监控自己的学习行为,以期获得成功,形成良性循环,培养起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3.增强自我效能,提高学习主动性

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达到某一行为结果的行为能力的判断。自我效能感对学生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有较强的影响。首先,教师应当尽可能增加学生的成功经验。学习者的自身经验对效能感的影响是最大的,不断成功会使人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效能感,这种效能感不仅不会因为一时的挫折而降低,而且还会泛化到类似情景中去。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学习榜样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间接经验。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了成功,就会增加自我效能感,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再次,教师要学会言语说服,凭借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和自我引导,强化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4.掌握创新策略,提高学习创造性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能创新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过的事情的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创造型学生的特征可以从认知、人格及外部行为方面表现出来。从认知上看,创造型学生往往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敏锐的观察力、灵活机智的发散思维、丰富的想象力、较强的反省认知和自我监控能力。从人格特点看,创造型学生往往表现出低乐群性、高独立性和高自律性。从学习方式来看,可以将学习分为以模仿学习为代表的低层次的学习活动和以创造学习为代表的高层次的学习方式。创造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它以承认学习内容的独特性和学习者学习心理的差异性为前提,将学习活动看作是学习者和学习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创造型学生是会学习者,重视学习策略;擅长新奇、灵活而高效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准确判断学生的学习需要,准确分析学生发展的最近发展区,为创设良好、积极和富有启发的学习环境而努力,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伙伴,在学习心理环境上予以足够支持,在学习方向上予以有效指导,在学习方法选择上给予及时建议。

5.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习有效性

每个学生都是一颗种子,只要有适合的土壤,都能生根发芽。以学生为主体来看,教育应该是由内而外的。一般来说,在音乐课堂,总会有一部分学生积极性相对较高,一部分学生显得被动,在进行创造活动时这个现象尤为突出,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照顾每一位学生,特别关照平时害羞、不爱说话、不爱表现的学生,鼓励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创造活动中,可以适当推选其作为主要角色参与音乐活动的表演,培养其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另外,音乐课堂总有一个学习主动、基础较好的学生群体,教师要利用这种优势让他们作为榜样,以其情绪带动其他学生,使全班的学生参与到创造表演活动中来。

总之,创造学习是学习的最高层次,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增强创新意识,大胆探索,不断创新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应当不断学习、研究和实践,不断完善自我和加强修养,让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更适合学生、更适合社会、更适合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论文   声学论文   音乐论文   学前教育   课堂   音乐   学习者   效能   自我   教学策略   方式   教师   知识   学生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