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体育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引言:当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忽视锻炼身体的重要性,更加不重视因为缺乏锻炼而出现的身体状况,在大学里上体育课也是单纯的为了学习而学习只是单纯的想得到学分学位证而敷衍,这样违背了最初安排学生上体育课的初衷,因而学校应肩负起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学生心理素质这个重任,通过对学生素质调查的分析,改善教学方法,找到能够让学生自主参加锻炼的方法,进而使学生能够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

一、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不够新颖

尽管如今的教学都在强调学生是主题,老师只是起到一个引领和辅助的作用,但是在诸多的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老师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而学生也只能是被动的接受,也只能是被动的接受老师的安排,不能由自己的意愿,这样枯燥和程序化的教学难免不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也严重的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进而使学生失去锻炼的乐趣。

2.大学体育课程的安排比较单一

大学体育课受传统观念影响比较深,在实施过程中不能真正体会到大学体育教育的精髓,也就无法达到最初的目的,也就导致了在无形中扼杀了有些学生某些方面的特长。全方位的安排课程,涉及到的课程更加广泛,也使大学的体育课程更加有吸引力,才能吸引更多学生。另外,每周适当的多设置些课时,让学生们爱上体育。

3.体育教学中的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伴随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因而,在体育教学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人际关系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体育老师之间,学生与辅导员之间,体育老师与体育老师之间,体育老师与辅导员之间,教师与学校高级领导之间等等。这些在无形之中都会影响兔与教学的质量。学校高级领导对学校的体育教育是否重视,学生辅导员是否积极响应学校领导的指示,调节好班级体育的氛围,而体育老师是否真正保质保量的完成学校领导下达的教学任务,上级与下级,同级与同级之间的互相配合互相理解,都是能否提高体育教育的关键。

4.对学生体育训练指导的缺失

大学体育主要强调的是学生是否能完成相应的任务,即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对学生学习态度、创造能力的关注比较少,这也影响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当前,我国大部分大学体育课中,存在许多学生盲目锻炼、没有教师指导的现象,这从根本上导致学生的科学体育锻炼习惯难以养成,这也迫切要求我们在大学体育教学中,采取有效提高体育教学的措施。

二、针对大学体育教学改革问题的对策

(一)强化教学理念

大学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为此大学体育教育应该继续强化教学理念:一是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终身体育的理念。高校体育工作始终是围绕学生全面发展而展开的,学校开展体育运动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等良好品质。逐步完善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体育与健康的课程体系,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得到主动性发展[2]。

(二)培养高素质体育教师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是实施学校体育改革主体,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主、辅修专业的经历,而且要有将丰富的教育科学理论转化成实践的教学能力。首先是稳定教师队伍,大胆选聘提拔工作拔尖、取得突出贡献青年教师。其次是锤炼体育教师自身素质,提高道德素质以与时俱进的素质教育理念激发体育教师的创新意识。通过形式多样的研讨培训,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知识素质,增加知识储备和提高教育教学的研究创造能力,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三)丰富教学模式

大学体育教学应以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培养,建立多元化的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模式上从以传统的体育知识、技能传授为中心,转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本,强调运动体验与感受,特别在教学内容上,将教学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满足学生对体育的需要。课程设置上做多层次、多类型,教学内容要多样化,为不同身体素质、体育能力的学生都能得到学习与锻炼[3]。

同时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例如体育社团俱乐部,它是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的标志,而且弥补了体育课堂锻炼时间较少的缺憾,根本原因在于体育教学的课内外一体化,使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丰富的体育课程,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热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论文   语言论文   体育   目的   大学   体育课   辅导员   对策   能力   课程   教师   学校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