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用频率管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摘 要:分析词、词的义项与语义场构成在新HSK四级的分布情况,认为词的语用频率显示了词的常用度与重要性。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应该参考词的语用频率与词汇义场作为词汇教学的途径,提出具体教学建议。

关键词:语用频率 语义场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一、进行语用频率分析的必要性

语用频率指词语及句式在一定的语言材料中运用的次数。其频次影响语义内容与语法结构。体现词的重要性及对教学者与学习者的要求。我们把语用频率分成词在语用环境中的频率与词的某一义项在语义环境中出现的频率,就是为了消除仅以词频分析的不自足性。语用频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词或该词某义项使用的广度,决定了词及词的义项在语用环境下的熟知度。在词频基础上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将是基础环节,特别是义频,更是把词汇语义学与词汇语用学结合在一起,进行汉语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着东西方思维方式与词汇认知习惯的差异,因此,要深层次地探讨留学生习得词汇的机制。从词汇学习者角度,应区分哪些词是高频词,哪些词是低频词,哪些词的义项语用范围广,哪些词的义项使用较为单一。更要分清词汇在不同等级的汉语中,词与义项的分布。考虑到初中级阶段,因社会禁忌及熟知度造词词汇义场缺失还较少,通过语用频率,能够体现出该等级或该水平的汉语词汇的重要性以及对学习者的要求。因此,我们从词的频率、词的义项频率和语义场表现这三个方面分析新HSK四级中的词汇情况,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提供科学合理的事实依据。

二、新HSK四级中“词、义项及义场”的分布情况

认知语言学认为: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认知和个性发展模式。表现在语言测试上,应以交际能力与任务完成作为测试的目标。新HSK正是以测试被试言语交际能力与任务完成能力为目的的标准化考试。不同等级体现出对不同水平汉语学习者的要求。因此,在题型设计、词汇分布及词汇量上各有特点与侧重。词汇大纲仅是该级词汇的标准与范围,它反映不出纲内词汇的等级与义项使用情况,而且多变性的词汇,在真实语用环境与表达需要的情况下,一定会使有些词处于大纲之外。所以我们以新HSK四级为例,对其语料进行分词频处理,统计出词频、义频,并分析其语义场表现。限于篇幅,文中仅取前20项的词作为分析对象。

(一)词频处于前20位的单、双音节词

单音词 双音词

频 词 频 词 频 词 频 词

303 了 129 在/他 105 自己 40 活动

254 不 126 会/这 73 工作 38 孩子

206 有/很 123 都 71 一个 37 容易

198 人 113 就 67 可以 35 喜欢1

161 要 89 到 50 别人 33 选择

141 多 79 和 46 很多 31 人们

通过上表发现,前20项中,单音节词的频率远高于双音节词的频率,其中单音节词占总单音节词量的0.5127,双音节词占总双音节词量的0.157。这说明频率较高的单音词相对较为集中,但双音节词的频率虽总量和单音节词相当,而双音词的频率最大值与最小值差距较小,也就意味着双音节词的数量多,而单个词频率较单音节词低。这表明,作为单音节词教学相对较为集中,教学重点也更为突出。而双音节词相对较为分散的情况,也使得其成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所在,综上所述,在词汇教学中,不能拘于大纲的标准与范围,要与事实的分析相结合。

(二)前20位双音节词义项分布特点

词由于引申规律而产生多义词。但是,在共时平面上,处理贮存状态词的义项是有限的,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词的具体使用会使词的义值固定化、具体化,即一个词在一定的语用环境中,只能有一个义项作为使用义而存在。在一定范围内的材料考察,可以发现词的义项在此类材料中密度与重现度。所以,词的义频与词频就可能会存在背离现象,其义频与词频完全一致的情况较少,很多情况下是词频为多个义频之和。以前20位的双音节词的义频分布为例列表如下:

词 义项 出现 词 义项 出现

生活 5 2 喜欢 2 2

可以 2 1 现在 1 1

什么 7 3 时候 1 1

别人 2 2 成功 1 1

应该 1 1 这样 1 1

这个 3 1 他们 1 1

活动 6 3 选择 1 1

人们 1 1

三、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当前,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着以教授词汇的句法作用为主,在教学方法上以举一反三的方法为主的现象。这是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缺少对词汇语义教学的深层认识而产生的。从第二语言学习与教学需要的角度讲解汉语词汇的研究还存在不足。我们认为,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依据学生知识区与目的区的差距,在区分词的重要程度基础上,要深入研究义项频率的语义体现及其对语法结构与语法功能的影响,揭示出词的义项属性所具有的语义特征。所以在词汇教学中,应在词频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义项频率所反映的语义语用与语法特征,并把义项属性与文化解释相结合,反映出词汇中的文化内容对语义频率的影响。

通过分析新HSK四级词汇及义项频率、义场特点,得出对中级汉语入门者的汉语词汇要求,从汉语教学与适应汉语能力培养的角度,提高教学者与学习者的汉语能力。使词汇习得做到由简入难、由浅入深,在提高同现频次的方式上,建立起适合自己的词汇习得模式。因此,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应以词的频率作为教学参考。作为中级入门者的汉语教学与学习者,词汇教学应该以词频为基本前提,找到适合留学生习得汉语词汇的模式与方法,因为词频显示了该词的使用频率,体现对学生的要求,学习者只能满足这个要求,进而达到相应汉语水平,能用汉语进行相应等级的言语交际并完成交际任务。如果一概而论,不分轻重,就很难快速地提高学习效果,也容易挫伤学习者的积极性。这种建立在真实语料上的语用频率词汇分析结果,使学习者能很快用等级关键词进行言语交流。应进一步细分实义词与功能词进行区别教学,把实义词作为教学的起点,频率与语义相结合;功能词以语用频率为标准,通过语法关系与频率,显示词的组合与语法特点。

2.精确到义项教学。词汇习得深入到义项层面,词的义项在语义环境中才能最终体现并产生价值。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看到词频与义频的不一致性,对于词频义频都高的词,必须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对于多义词,多义项的教学,也应结合义频的多少,决定其先后,同时参考难易与认知特点等因素。但不能否认义频的重要性和层级性。

3.应用语义场理论,扩大词汇教学范围。通过同义、反义等义场,在义场频次为主的前提下,对义场内的词区别对待,通过类比、联想、类聚、还原等方式,扩大同一义场内词的数量。如:可以在表示喜欢的同义义场增加“喜爱”“爱”;在反义义场增加“讨厌”“烦”等词。即通过语义场相关理论,解决以词频为教学与学习中心的缺陷,通过汉民族重逻辑与归纳的思维习惯,增加事物类聚与对比,运用民族文化加强对义场词的解释。解决词汇教学中因熟知、语言经济性原则与趋好的心理习惯而造成词汇显现的不足。

四、结语

面对不同等级的留学生,在语用频率基础上的词汇教学,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中级入门的汉语学习者,其语言要求基本处于用基本词汇与简单语法进行言语交际能力的阶段。所以,可以采取以词频为纲、义频为纵,语义场贯通的方法,基本上能满足学习与教学要求,同时结合国别与民族概念认知侧重点的不同,把词作多属性处理,以便快速习得该词。总之,语用频率作为区别轻重的先导不容忽视,因为语用频率体现词的同现度,决定语用环境出现的机率,影响学习者由母语词汇习得模式向汉语词汇习得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6.

[3]姜永超.从汉字要素管窥汉字教学[J].语文建设,2014,(8).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论文   语言论文   汉语   词汇   义项   频率   词频   对外汉语   音节   语义   学习者   语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