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共性

毕业论文

摘 要

本文概要介绍了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并通过分析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对这两种唱法的灵活运用这1典型实例归纳出两种唱法在气息的运用、发声的统1以及情感的表达上都存在共性,而这些共性则体现了民族声乐艺术正朝着科学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也说明了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相互学习与借鉴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关键词:民族唱法;美声唱法;共性;科学化;多元化

ABSTRACT

The adoption of National Style and U.S.voice Style presentation and the Wubixia in both style analysis of the possible use of flexible in the use of art, audible and emotional expression of the unity there is common, and this is reflected both common national vocal scientific, and full of persity.

Key words: National Style; U.S.voice Style; Common; Scientific; pluralism

绪论

美声唱法起源于欧洲,它之所以能在世界声乐史上达到1个光辉的顶峰,所依靠的正是那些严格、准确的技术要求和训练,依靠的正是那些伟人的声乐作品和杰出的歌唱家们炉火纯青的高超技艺。由于美声这种歌唱方法与风格,很快得到欧洲各国声乐和声乐教学的采用和接受,并在它的发展中逐步从地域性扩展到国际性。

形成1种具有演唱风格、声乐技术、美学原则和教学理论的声乐学派。自美声唱法传入我国以来,就对我国的声乐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许多人都开始研究和学习美声唱法,并且有了许多我国声乐家和学者所写的关于美声的理论专著,如李津生的《美声”“民族”唱法浅谈》就对美声唱法的发展作了介绍,并指出“美声”发声自如,声区统1,音域宽广,音色优美,读字清真,讲究连音技巧,善于控制音量,注重声音的穿透力,要求高位置共鸣,良好的歌唱呼吸和相对稳定的喉位[3]。目前,美声唱法已成为全世界声乐艺术的主流,许多运用美声演唱的歌曲和歌剧多已成为高雅音乐的经典作品,其科学的发声方法和充分表达歌唱内容、塑造音乐形象的艺术技巧,成为提高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的重要借鉴,其自身也在兼收并蓄、博取钧发中求得更为长足的发展[4]。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论文   声学论文   音乐论文   唱法   美声   共性   声区   声乐家   民族   声乐   风格   我国   艺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