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语在古汉语中的应用

隐语在古汉语中的应用

【摘要】隐语也叫“隐”或“瘦辞”。作为修辞手段,它的本质特征是暗示。隐语应用的范围,在古人生活中,几乎是难以想象的广泛。到了近代,隐语发展成了歇后语和谜语。

【关键词】文言文;隐语;修辞

隐语又叫“隐”或“瘦辞”什么叫做隐呢?刘勰《文心雕龙》说:“情在词外曰隐。”(宋张戒《岁寒堂诗话》)意思是说,所要表达的情感意义不在词义本身,而是在词的意义之外。作为修辞学术语,隐语的本质特征是www.Lwlm.com,不把本意直接说出而借用别的词语来暗示。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在谈到古汉语的修辞时,只讲了八个方面(稽古、引经、代称、倒置、隐喻、迂回、委婉和夸饰),没有提及隐语。郭锡良等编著的《古代汉语》讲了九个方面(引用、譬喻、代称、并提、互文、夸饰、倒置、委婉和省略),也没有谈及隐语。实际上,正如陆宗达先生所说,“古人以隐语为修辞手段,大则成篇,小则片言,皆可为隐”。下面举例说明。

例1还无社与司马卯言,号申叔展。叔展曰:“有麦粬乎?” 曰:“无。”“有山鞠穷乎?” 曰:“无。”“河鱼腹疾,奈何?” 曰:“目于眢井而拯之。”“若为茅绖,哭井则己。”(《左传•宣公十二年》)

清代著名学者俞樾解释说:“叔展此问,盖先探其国中之虚实也。神农《本草》载‘芎 味辛温,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名医别录》 ‘小麦’下言‘作鞠温消榖止利’。然则麦粬之功,主于消食;芎 之用,主于去风。食自内积,喻内乱也;风自外受,喻外患也。问有麦粬者,问消弥内乱之方也。问有山鞠穷者,问祛除外患之术也。乃二者俱无……而萧亦必将自溃矣。”

“河鱼腹疾,奈何?”疏曰:“如河中之鱼,久在水内,则生腹疾。”(孔颖达)“河鱼腹疾”即鱼烂而亡。《公羊传•僖公十九年》也说“其自亡奈何?鱼烂而亡也”。因此,还无社提出自己藏匿之所——眢井(枯井),希望申叔展前去救他。叔展便教他结茅作绖,用以标识其所藏枯井。叔展又担心他因城陷妄出而为兵所杀,故特意嘱咐他井哭而应。所以下文说“申叔视其井,则茅绖存焉,号而出之”。

萧大夫还无社与楚大夫司马卯之间的这段对话,用的全是“隐语”。在当时军事敌对的情况下,他们不得不用此暗通消息,使用的隐语也极显生动形象。这也许就是所谓的“意有所寄,言所不追。理具文中,神金象表”(黄侃语)罢。

例2吴申叔仪乞粮于公孙有山氏,曰:“佩玉繠兮,余无所系之;旨酒一盛兮,余与褐之父睨之。”对曰:“粱则无矣,粗则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则诺。”(《左传•哀公十三年》)

哀公十年,吴王夫差与晋鲁等国会盟。吴国粮食奇缺,吴王又不恤下属,大夫申叔仪便向他的朋友鲁国大夫公孙有山氏借。公孙有山氏不便直接回答而说了这段隐语,什么意思呢?晋杜预解释说:“军中不得出粮,故为私隐。庚,西方,主谷;癸,北方,主水。”鲁国大夫说,要借细粮没有,粗粮则有一点,不过要登上首山喊“庚癸”才行。庚在西方,指秋,粮食秋熟,用庚指粮;癸在北方,指水。后来“庚癸”就成粮食的隐语了,“呼庚呼癸”或“庚癸之呼”成告贷于人的代用词了。而“庚癸诺”则成同意告贷的意思了。张岱《杂著•失题》:“况时逢丰穰,呼庚呼癸,一岁自兆重登。”柳宗元《安南都护张公墓志铭》:“储亻待委积,师旅无庚癸之呼。”《明史•张凤翼传》:“贼所至因粮于我,人皆宿饱,我所至樵苏后爨,动辄呼庚。”曹寅《寓斋即事与诸同人夜话》:“陶轮回斡谩呼庚。”

例3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鲜可以饱。(《诗•小雅•苕之华》)

余冠英先生说这诗“反映荒年饥馑”,本章“言百物调耗,民不聊生”(《诗经选》)。

牂,牝羊,即母绵羊;坟,大。绵羊头小角短,羊身越瘦就显得羊头越大。牂羊坟首,是说母绵羊长出了大脑袋,可按常识,我们知道只有公羊才会长成大脑袋。因此,说母羊长出了大脑袋,等于说“不可能的事”或“不会有的事”。所以《毛传》说:“牂羊坟首,言无是道也。”《说文》:“罶,曲梁,寡妇之笱,鱼所留也。”它是一种竹制或苇条编的捕鱼工具,渔人在夜里把它放在水道旁,鱼一游进去就出不来了,天亮时就把它取走。三星,心宿,在冬天天快亮时出现,太阳一出,就沉落。三星在罶,是说离人们来取走罶的时候不远了,言其时间短暂。正如《毛传》所说“三星在罶,言不可久也”。

《苕之华》这首诗是作者从当时经济、政治上分析周室必然灭亡的趋势而发的感慨。恰如朱熹所说:“此诗其辞简,其情哀。周室将亡,不可救矣。诗人伤之而已。”(《诗集传》)可士大夫们却幻想周室还能复兴,作者认为,这不过是“牂羊坟首”,根本不可能了。从国家的种种迹象看,周室政权不会维持太长时间了。它会很快灭亡,正像冬天的三星照在罶上,只是瞬间的事情罢了。

例4 大夫曰:“诺,胶车修逢雨,请与诸生解。”(《盐铁论》)

“胶车”,用胶粘的车;“修”,长。一辆用胶粘成的车又长时间淋雨,结果会怎样呢?自然是散开。“胶车修逢雨”等于是说“散了吧”,换句话说,别再纠缠在这些问题上没完没了地谈论不休了。大夫说:“我用‘胶车修逢雨’的形象,跟你们结束这次辩论吧!”一场严肃激烈的大辩论,竟以如此妙趣横生的隐语作结,神了。

例5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江南》)

“莲”谐“怜”声,这也是隐语的一种。这里是“鱼”喻男,“莲”喻女,说鱼与莲戏,等于说男与女戏。唐代女诗人们还是此诗的解人,鱼玄机《寓言诗》曰:“芙蓉叶下鱼戏,螮蝀天边雀声,人世悲欢一梦,如何得作双成?”薛涛得罪了元稹后,献给元稹的《十杂诗》之一,《鱼离池》说:“戏跃莲池四五秋,常摇朱尾弄银钩,无端摆断芙蓉朵,不得清波更一游。”

为什么用鱼来象征配偶呢?闻一多先生说,这除了它的繁殖功能,似乎没有更好的解释。鱼产子极多,是繁殖力最强的一种生物,它也代表着男女情爱交欢。在古代,把一个人比作鱼,在某种程度上,等于恭维他是最好的人。而在青年男女之间,若称对方为鱼,即等于说“你是我最理想的配偶!”现在浙东婚俗,新妇出轿门时,以铜钱撒地,谓之“鲤鱼撒子”,便是这观念最好的说明。李泽厚先生认为,“鱼”是神圣的生命颂歌,是中华文化的源头符号。

例6黄祖在蒙冲船上大会宾客,而衡言不逊顺。祖惭,乃诃之。衡更熟视,曰:“死公云等道。”(《后汉书•文苑传》)

这是《后汉书》对黄祖杀祢衡一事的记载。何为“死公云等道”?“死公”就是鬼;“云”是话;“等”即唐人所言之“底”意为什么;“道”是说。“死公云等道”即为“你说的是什么鬼话”。如果不

明白这是隐语,就会闹笑话。清代学者汪中在《吊黄祖文》中就犯了这个错误。他说:“何死公之等道兮,乃众辱于白衣。”把“云”说成“之”,当然不对了。

例7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鸡戏狗,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红楼梦》第七回)

何为“爬灰”?“爬灰”亦说“扒灰”,是公公淫于儿www.Lwlm.com媳的隐语。明代冯梦祯《快雪堂漫录•书王文旦事》“俗呼聚麀为扒灰”,《礼记•曲礼》:“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郑玄注:“聚,犹共也。鹿牝曰麀。”孙希旦集解:“父子共麀,言其无别之甚。”意谓禽兽不知父子夫妇之伦理,故有父子共牝事,它代指乱伦行为。道光时,金溪李元复撰《常谈丛录》,卷八云“俗以淫于子妇者为扒灰,盖为污媳之隐语,膝媳音同,扒行灰上,则膝污也”。所以,脂批说“珍哥儿”“一部《红楼》淫邪之处,恰在焦大口中揭明”。

隐语应用的范围,在古人生活中,几乎是难以想象的广泛。那是因为它有着一种选择作用的社会功能。在外交场合,尤其是在青年男女之间的社交场合中,它就是智力测验的尺度。国家靠它甄拨人才,个人靠它选择配偶,敌国间还靠它打探对方的实力。《文心雕龙•谐隐》中说:“隐语之用,被于纪传。大者兴治济身,其次弼违晓惑。盖意生于权谲,而事出于机急,与夫谐辞,可相表里者也。”

参考文献 [2] 周大璞.训诂学初稿[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3] 闻一多.古诗神韵[C].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4] 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5] 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6] 王利器•盐铁论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7]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论文   语言论文   汉语   三星   隐语   后汉书   吴王   文心雕龙   莲叶   左传   修辞   北京   大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