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

在新课标的明确要求与指导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感,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就是要通过美的事物和形象来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如何能够更好地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接下来共同来进行探讨。

一、分析文章的语言美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是选用的优秀的作品,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句式,个性的对话等等,不过都需要教师细心的引导学生欣赏,分析领悟,不但能够逐渐提高学生的理解反应能力,而且还能够使学生得到审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语文作品中,作者的用词非常的恰到好处,能够形象的表现作品内容。例如,《秋天的雨》一课中,有这样的一段话: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这段话让人们感受到了秋天丰收的喜悦,小朋友们在凉爽的气候中尽情的玩耍与歌唱,秋天带给人们的是收获与欢乐。丰收,欢乐点出了作者所要体现的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师引导学生认真的分析这些词语,就能够使学生体会出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再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作者用词同样是非常讲究,在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时候,语言非常优美。有这样的语句: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一个封字既把树木枝叶又密又厚的景象表现得恰到好处,又充分显示出树木长得生机勃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来体会文章的优美意蕴,使学生在欣赏优美句子的同时,激发起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二、体会文章的意境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想象的渠道和方法,在丰富的想象中体会文章内容所要表达的意境,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合理的推理和想象,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李白的《望天门山》是一篇写景的诗,诗人既写出了冲决一切的奔腾水势和奇险的山势,又描绘出山青水秀,碧空和孤帆的优美境界。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大胆的想象,假如是你置身于这样的情境之中,来想象这首诗所描写的意境。滚滚的长江水把天门山冲断,形成东西两侧,当江水流经两山狭窄的通道时,便形成了波涛汹涌的壮观景象。有一只船顺流而下,远处的天门两山便清晰的呈现在眼前。这样的想象会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更能够体现出作者所描绘的一种意境的美好。再如《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可以让学生在听文章背景音乐的同时展开想象:雄伟的庐山,从天而降的瀑布一幅气势壮观的美景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激起了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所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领会文章的形象美

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对比文中的美与丑,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去深入他们的内心,总结人物的性格特征,以便准确的感知人物的形象。例如,课文《西门豹》,文章就有鲜明的对比。让学生针对西门豹和巫婆这两种人进行讨论分析,通过比较,让学生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再如课文《少年闰土》中,少年闰土与那些公子少爷们完全形成鲜明的形象对比。少年闰土眼界开阔,活泼开朗,而那些公子少爷们却是只知高墙上四脚的天空。通过鲜明的形象对比,学生们自然欣赏聪明活泼,见多识广的少年闰土。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形象美往往是通过对比的手法来得以体现的。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由表及里,从形象到本质来进行比较,从而来发现美,认识美,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四、体验文章的情感美

要使学生能够体验出文章中的情感美,需要教师运用多种的阅读教学方法来进行引导。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是一些优秀的作品,有描写大自然美景的,有表现美好事物的,还有揭示人性丑恶一面的,都蕴含了作者喜悦、兴奋或是憎恨的思想感情。教师利用作者所想表达的情感来渲染学生的心情,这都需要通过阅读课文来真正体验文章的情感美。阅读也可以分为四类:教师范读、学生自读、引读和议读。教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阅读方法来进行教学。例如课文《二泉映月》,主人公阿炳借音乐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琴声的变化代表着什么,让学生认真的听乐曲再做回答,然后再让学生深入的阅读,边读边感悟,在阿炳的乐曲中学生体会到了阿炳向往光明和热爱音乐的情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需要教师根据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引导学生对审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论文   语言论文   美育   小兴安岭   能力   课文   中学生   优美   形象   教师   情感   作者   学生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