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随笔的德育价值

违纪生是高中学生德育管理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管理的瓶颈之一。因气质、爱好、性格等方面各有不同,违纪生多表现出与当时环境不协调、超乎正常行为规范的异常行为。实际生活中,很多一线教师因不能审视违纪生的心理变化和利益关系,简单粗暴地加以谴责或向家长告状,不但不能安抚学生的冲动情绪,反而将矛盾激化,让学生失去理智;亦或是学生暂时性地接受了调停处理,但内心深处并非都心悦诚服,事后又原形毕露,故伎重演。针对这一突出问题,通过反复教育实践,笔者发现成长随笔在违纪生管理中能起到积极作用。

成长随笔这一德育形式重视师生平等交流,通过违纪生在问题暂时处理后书写转变日记交由负责老师审阅,负责老师以个案跟踪的方式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过程性疏导,从而实现循环聚焦违纪问题、关注学生成长蜕变、凸显德育转变。成长随笔在德育工作中有很多优势。

一、时空分离,理性施教

气质是表现在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动力特点,它影响到学生生活活动的一切方面[1]。矛盾的发生往往是违纪生气质类型的直接体现,具体而言,违纪生因不能客观地审视对方,偏执一己立场,指责对方偏颇。在还原事实、正确归因、明晰权责之后,学生往往能反思到自己的问题。这时,为延续调停效果,成长随笔可以有效转化剑拔弩张的矛盾,将问题的事发情境暂时切换,让双方在不正面交锋的空间中,用理智的平静战胜情感的冲动。

由于学生气质特点的不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气质类型,在成长随笔中综合思量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教育切口,分阶段、有侧重地对学生的各项情绪梗阻进行各个击破,有效避免因考虑不周所选择的即兴不合理方式所带来的不必要的矛盾和麻烦。同时,学生也会因事发情境的暂时分离,积极调试失衡的心理,走出偏执的死胡同,设身处地地理解对方,自觉自主地纠正自己的行为。

例如,工作中发现一名体育生因为上课使用手机跟老师起冲突,不服从老师管理。级部介入后,笔者让学生首先冷静下来,我们约定用成长随笔作为媒介,沟通交流。在学生事后上交的心理笔记第一页上,他这样写道:首先我为我的无知、狂妄而感到羞愧。作为年级的一员,我没有为年级做出任何贡献,反而传播了不良风气。其次,我真心地对老师道歉,谢谢老师对我的教诲,让我认清了自己、认清了纪律,认清了责任学生冷静下来的后知后觉比教师目的性的说教更易于使其转化。

二、时刻刺激,持续发力

如果能走进违纪生的内心世界,搞清冲突的根源所在并加以适时引导,我们会发现违纪生有很大的可塑性。而作为基于学生发展的实践手段之一,成长随笔是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优势、用情感助力认知的有效手段。因为在成长随笔中,教师能实时掌握学生动态,更有针对性地直击过程性问题引导学生理性回归,而学生则更能适时而变,紧随教师步调,逐渐走向品质发展。

例如,高一军训有一学生行为习惯较差,易冲动惹事。在粗放管理要求其按照校纪校规注意着装、整改发型后,笔者以朋友的身份与之接触。在成长笔记中得知他因为看不惯别人的某些言行而以伸张正义为名拉帮结派。刚开始时,笔者引导其克制自我冲动,逐渐将心思向学习转移。但是一段时间的坚持后,笔者突然发现他的笔记一反常态,书写潦草,内心开始浮躁波动。于是利用班会公开总结表扬他最近的常规表现,并邀请其作为队长组建队伍参加年级篮球对抗赛。比赛后,笔者在笔记中充分肯定其在比赛中的作用,做出鼓励。尽管学习成绩起点低,但是受到重视的他逐渐回到学习正轨并稳中有进,而且在笔记中开始打开心扉跟笔者交流。通过成长随笔的持续交流,师生不断调试,才能找准突破口,适时用力。学生内心深处时刻牢记老师的教诲,才能不断聚合学生的行为认知,让其不由自主地将行为与教师期望挂钩,发挥持久的影响力。

三、过程留痕,见证蜕变

普通高中学生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动荡性、闭锁性、自主性、前瞻性、进取性、社会性等特点[2]。成长随笔的存在能较好地镌刻下学生高中阶段的点滴成长,情绪上的潮涨潮落、心理上的起伏更迭、师生情谊的疏融渐进,它犹如一座桥梁,沟通彼此心灵,让教师的师爱在其中滋养学生的心灵。具体而言,每一次师生心贴心的交流和指导有助于让违纪生逐渐步入正轨;两次随笔交流期间的目的性细微观察有助于教师对违纪生的行为矫正直击要害;每一次随笔中的文字反馈能点滴记录学生行为蜕变和仍须改进的地方。

例如,开学不久,在自习课上笔者发现一名女生向前方传递纸条,待向学生索要时,学生支支吾吾不肯交出。最后,经过调查,该名学生因受网络小说文化影响,用不文明语言将某老师戏谑为主人翁创作了不健康小说。经批评教育之后,笔者与学生保持着定期沟通。一次次的学生随笔交上来,笔者内心感知其违纪行为变化的同时,还发现其确实有敏锐的生活观察能力和较强的文字功底。通过不断引导,违纪女生发现自己的文学才华如果用对了地方,不仅可以感知生活之美,还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表达自己对社会百态的积极态度。在一次次的成长随笔跟踪交流之后,学生由一个痴迷网络小说的懵懂青年蜕变成了一名在作文大赛屡屡获奖的文艺青年。成长笔记的过程性留痕丈量着违纪生行为转变的踏实脚步。

四、心路荡涤,润泽人生

成长随笔的实施着眼于发展违纪生良好的道德认知、心理素质、行为习惯、人际交往等。班主任从事的是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精神劳动,而学会精神关怀是班主任专业化教育品质的核心[3]。

对教师而言,为较好地完成这一使命,班主任需要不断地涉猎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书籍,以专业化的态度为学生的人生奠基,因此,成长随笔是实施德育的过程,同时也是其展现自身道德人格魅力的过程。对学生而言,一路的叮咛与守候,可以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斗志,让学生回归学习初心,将个人青春期的不成熟升级为被感化后的理性客观。同时,成长随笔的跟踪续写会引发师生积极思考,通过个人精神层面的提升,不断去体恤对方,为他人着想。另外,勤于动笔也是师生自我疗伤、升级心灵、自我提高的过程。

例如,一名高一新生,因玩手机耽误学习,跟父母和班主任谈心之后仍无改变。一天早晨,妈妈跟孩子来到学校,发现其在被摔了一个手机之后还有手机,于是跟班主任商量如何应对。笔者接触后,妈妈和班主任皆表示因孩子不听话,希望年级部介入对其严加管教。对于这一棘手问题,笔者将学生带到级部旁边的会议室,并未对其任何行为进行批评和错误定性,而是让其自己静静思考,并为其及时买了早饭和中饭。下午开始跟学生进行真诚交流,结束后学生在自己的成长随笔中这样写道:一次真正的交流让我渐渐有了不屈感,人都有竞争的本能,更何况年少轻狂的我更需要用汗水的拼搏去证明自己。如果我真正去拼,我不会比任何人差,所以我决定从现在去努力,去拼搏。

德育工作中,教师需要把心理引导、心理干预和德育有机结合,而德育工作者要察言观色,用温情感召、帮忙排忧解烦、释放压力、找寻快乐等方式方法,让学生在信任和关爱中慢慢转变[4]。成长随笔这一德育形式的使用正是迎合这一德育手段,变冷冰冰的制度约束、德育说教为温暖人心的情感抚慰、心理激励。师生在不断接触、坦露心声、化敌为友后,才能心灵通达、处事客观。成长随笔在违纪生管理上的教育实践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学生的人格塑造都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论文   语言论文   德育   随笔   师生   笔者   过程   老师   价值   发现   教师   心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