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语言文化

一、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薄弱的现象

在中国,英语是一门陌生的外语,课堂上教师主要以语法、词汇的讲解为主,很少有老师会冒风险只引领学生领悟语言文化。事实上,过多讲解词汇,分析文章中的语法结构句子表达,会忽略文章的整体文学价值。

其实,英语和语文的学习有着相通之处。因为是母语的关系,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文学价值,去感悟文章带来的美学享受。整堂课自始自终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恐怕很少,几乎没有。

外语教学是语言教学,自然离不开文化教学。提高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文化鉴赏能力就极为重要。

二、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重要性

英语的学习是需要长期积累的,从词汇、短语到句子,再到一篇文章,这就如同建造一栋房子,先要有砖,后有墙,再有一栋房子。那么,词汇是砖,语法是泥,泥将砖一块块地砌起来构成墙面,最后房子落成。但是,有些人盖起的仅仅是长方体,无丝毫审美价值,而为什么有的人却能造出闻名世界的经典建筑呢?这就取决于设计者的文化素养。设计者自身的内在审美造就了建筑的差异。文学作品中的审美如同一栋楼的风格,极其抽象,但又恰恰是一幢建筑的灵魂,不可或缺。

要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最佳效果,就需要我们拥有这种文化素养,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掌握语言本身的规律.还需要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三、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高中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话题,每个话题反映了中外不同的文化。比如有Art、Poems、Healthy eating等等话题。这类题材都与跨文化交际息息相关。教师可将文化教育渗透于教学过程中: warming up,reading, listening, speaking, 甚至grammar 也可以巧妙地进行文化渗透;根据教材,系统地介绍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更好了解地道的英语文化。如下有几种方法可适时用于课堂中。

1.词汇渗透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些英语词汇与汉语词汇并不能一一对应。例如,提到dog,学生都会翻译成狗,但是lucky dog 应该翻译成幸运儿,而不是指幸运狗,其中dog指的是人,clever dog是指聪明的小孩,big dog指的是大人物。又如,龙在中国是吉祥动物,中国人将自己比作龙的传人。而在西方龙则是一种凶猛的怪物,常被看作邪恶的象征。另外,表示颜色的词在中西方文化中代表的含义也不尽相同。black tea 不是黑茶,而是红茶,不能用red tea 表示, black coffee 是不加牛奶的咖啡,我们在交际中,不能死死抱住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因为即使使用的语法词汇都正确,也会导致交际的失败。要恰当地运用这些词汇,先要很好地理解它们的文化意义,避免引起交际误会。

2.语法、句法及习语渗透

汉语句子注重意合,英语句子重形合。比如:汉语中说:我想我不认识你。英语中要说:I don't think I know you.而不能说:I think I dont know you.英语这种否定的表达方式与汉语的截然不同。在英语习惯表达中,反义疑问句的回答分为两种:(1)前肯后否型句式:He is a student,isn't he?(他是一个学生,不是吗?) Yes,he is.(是的,他是.) / No,he isn't.(不,他不是.)(2)前否后肯型句式:He isn't a student,is he?(他不是一个学生,对吗?)Yes,he is.(不,他是.)/ No,he isn't.(对,他不是.)这也充分说明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思维方法不同,语言表达不同,句法结构也随之不同。

3.对话教学

高中教材中的speaking部分就是为了达到在某一特定语言环境中的交际目的具体实践,这不仅是语言表达练习,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反映说话人所拥有的社会文化知识。为了避免不同文化造成的障碍及误解,实现交际的得体性,在对话教学中进行反复操练是必不可少的。比如,中国人在吃饭前后打招呼的常用语你吃了吗?如果直接翻译成Have you eaten?,则会闹笑话,因为美国人通常用Hello!Hi!Morning!等词语来打招呼。再如,西方人不喜欢某道菜或已吃饱了,不会像中国人那样碍于情面而不好意思拒绝,他们会直接说: No, thanks. Ive had enough.Im full.这类话语。学生通过情景对话训练可以避免犯文化错误,实现交际的得体性。 所以教师在对话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创设真实的情景,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各种交际训练,体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表达方式。

4.课文教学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Reading部分,无论题材和体裁都比较广泛,其中不少就直接涉及到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介绍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比如这些国家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及风土人情等等。诸如必修三第一单的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先介绍不同国家的不同节日及其产生的文化背景,阅读并且讲解完文章之后,还可以再让学生拓展谈论课文以外的世界各地的节日。通过对文化信息的了解,再去拓展,就会有话可谈。再比如讲Music,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加强文化学习,通过欣赏不同的音乐形式,了解什么是 Classical music, 什么是 Country music, 什么是 Rock、Jazz、Blues及R B 。 这样不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欣赏音乐,还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在学完课文后让同学们介绍自己喜爱的乐器、音乐形式及歌手等。教师应充分利用现行英语教材,在课堂中重视交际文化的教学与训练,利用多媒体设备来辅助教学,这些都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英语教学中文化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对于高中生而言,英语文化渗透更是不可忽视的教学内容。只有熟悉相应的文化背景,将文化知识渗透到课本教材和课堂活动中,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才能真正地理解并运用英语这门语言,达到交际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论文   语言论文   语言文化   语言   汉语   文化   英语   课文   英语教学   语法   词汇   高中英语   学生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