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感体验为教学重心的职高音乐欣赏课

以情感体验为教学重心的职高音乐欣赏课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职高教学又开始吹响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号角,新课程标准中教学的相关要求也跟着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就目前的职高音乐教学来看,音乐课程最为核心的目标就是要用多种手段来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从而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进而让学生能够顺利的培养起相应的审美情趣。而且由于职业高中的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职业高中的学生在毕业以后大多不会去进行升学考试,所以很大一部分职高毕业的学生不会进入到下一步的大学学习中去,而是直接走向了社会,参与到了社会的发展建设之中。在职高阶段的音乐培养侧重点较普通高中而言有所不同,换句话说就是,职高音乐教学更注重知识的实际作用。正是由于这样一种原因,教师在对职高学生进行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时,要着重于对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进行培养,让学生通过对音乐的欣赏感悟到生活的美好,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对生活充满热爱之情,让学生培养起积极向上的处事态度,让学生能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积极地发挥自身的有效作用,为社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同时,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灵活的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让学生能够通过音乐课堂教学来将情感强度得到有效的提升,并让学生的人生开始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一、学生要在聆听中培养起感知音乐的能力

就音乐而言,其所蕴含的知识是极为复杂的,也是极为抽象的。职高教师通常认为音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真正的职高音乐并不是向学生教音乐,而是传授给一些学生音乐的相关知识,然后让学生来进行听音乐,通过对音乐的聆听来对音乐进行深入的感知,从而体验到音乐中所蕴含的内容和情感。换而言之,在当前的职高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最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就是听。教师引导学生去掌握相关的聆听技巧及注意事项,再来对音乐进行聆听,让学生对音乐有着一种深入的感知,从中体验到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获得更进一步的音乐认知,从而使音乐能力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学生会沉浸在聆听之中,让心灵和音乐进行激烈的碰撞,使音乐能够引起灵魂深处的共鸣。当一个人对一段音乐重复的听了约百次的时候,那么他就会将这段音乐印在脑海的深处,让这段音乐被牢牢的记住。教师在进行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时,可以刻意的采用多种形式对所要欣赏的音乐进行表现,让音乐能够有层次的被呈现出来,教师再有规划的引导学生来对音乐进行聆听,并在这一过程中有目的地对音乐中的部分旋律進行强调,有所侧重的对某一段音乐进行适当的反复,这样会使得音乐更具有表现的张力,使得学生能够由浅入深的对音乐作品进行体验,让学生从自觉倾听的状态向情感倾听过渡,然后再通过反复多次的欣赏,转化为理智倾听。

另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时,不要事先就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告知学生,这样学生还没有对相关的音乐作品进行聆听就已经受到了教师的影响,对音乐作品产生了先入为主的印象,这就使得学生会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产生偏差。例如,教师在让学生欣赏《中花六板》的时候,这属于江南丝竹,音乐之间蕴含了浓郁的江南水乡韵味,其乐曲的旋律极为细腻柔美,让听者有一种清新流畅的感觉,并能够从中感知到作曲人所传递出来的乐观向上的情绪。这些都是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东西,也是学生需要在聆听中获得的相关体验,但是教师在让学生进行聆听之前,切忌将这些东西向学生和盘托出,这样会让音乐欣赏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是使教学失去应有的意义。然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对音乐作品进行聆听了,在学生进行了聆听后,再让学生根据聆听的作品内容,来谈聆听后的具体感受,将聆听中的体验和感知的具体情况描述出来,然后教师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让学生最终对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的感知,从而获得真实有效的聆听体验。

二、教师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激发出学生的音乐想象

在职高的音乐欣赏课堂上,要让学生从中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那么教师就要能够对多媒体进行合理的运用,来将音乐作品和现实景象进行融合,让学生耳听优美的旋律、眼观诗情的画意,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音乐想象,使音乐作品的意境在脑海中被重构还原出来,从而加深对相关音乐作品的理解,并让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真实情感清晰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的心灵随之震颤,同时让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从浅表深入到内核,再从内核向外不断的发散。这样音乐作品在学生的眼中,先是一个整体,再在学生进行深入理解的过程中被解构,其后学生对音乐作品中的每一个构成元素进行仔细的钻研,再将音乐作品进行重构还原,最终使整个音乐作品的意境得到升华,从而学生就完成了对该作品的情感体验,让这一音乐作品在脑海中被烙上了属于学生自身的印记。

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古琴曲《流水》进行欣赏时,就可以为这首琴曲配上相应的写意画面,在琴曲响起的时候,多媒体设备在大屏幕上缓缓的呈现出一首高山流水意境的诗歌,等到琴曲渐入时,画面切换到涓涓溪流款款而下,随着琴曲到了高潮部分的时候,画面也应当由淡转浓,溪流倾泻汇入河流,画面陡然一转,河流至江湖、江湖入海流。然则,琴曲起伏海面波澜,琴曲悠长海面壮阔,琴声或轻或浅、海中或静或止,琴曲或急或促、海中或波涛或暗流,随琴声悠扬或止、画面归为初始。这样一来美妙动听的古琴曲《流水》就随着画面娓娓而来、姗姗而去,学生听着琴曲、看着画面,一种如诗如画的感觉油然而生,这时学生就被带入了音乐作品的幻境之中,对《流水》之琴曲的美妙之处感受颇深、体验不凡,并从中感受到时光如流水,一去兮不复返的人生哲理。

总而言之,教师要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充分的把握好职高学生的基本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引导,让学生能够用心对音乐作品进行聆听,并从中获得不俗的情感体验,进而将相关的音乐作品听懂、悟透,最终使自身的音乐欣赏能力得到有效的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论文   声学论文   音乐论文   职高   情感   重心   意境   音乐作品   流水   画面   教师   社会   学生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