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发展背景下汉语言习用研究

新媒体发展背景下汉语言习用研究  一、新媒体背景下汉语言习用面临的机遇

(一)新媒体技术给汉语言习用带来便利。新媒体网络在给人们的生活与学习带来便利与智能化的同时,也使得人们对之越来越依赖。对于汉语言习用而言,网络已经成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体系。在汉语言习用中,学生与教师通过网络平台查找与浏览学习中所需的各种资料,通过光盘、录像、下载等媒介载体进行汉语言的学习,大幅减少查找资料和保存资料的时间。同时,查找到的资料还可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分享与交流,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给学生学习汉语言带来便利,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二)新媒体网络资源丰富了汉语言习用的知识库。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并渗透到教育的方方面面,互联网资源成为当前高校汉语言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教师可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资源,与教学大纲相结合,进行严格、合理的编排,形成汉语言知识库,并利用新媒体将丰富的、多样化的汉语言教学资源展现给学生。例如,在强化汉语言口语知识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向学生提供诸多名家口语集锦,展开相关的练习解读,通过新媒体网络平台将汉语言知识库中的资源融合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

(三)新媒体技术有助于增强汉语言教学的互动性。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交流的形式和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继而给汉语言教学和习用带来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学生与网络的接触非常频繁,因此,教师在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汉语言教学时,可以与学生随时随地进行相关的探讨,从而在教学中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性。

二、新媒体背景下汉语言习用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流行语的出现给汉语言带来的影响。在新媒体发展背景下,网络流行语对汉语言产生感染性的影响。新媒体发展背景下的网络流行语,它所流露的是现时青年人对个性的探索,他们力求在语言方面標新立异。相对于汉语言来说,网络流行语更能表达青年人内心的感受和情绪,也更能引起使用群体的体会与共鸣。网络流行语的大量涌现,一方面,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现代汉语的词汇量,丰富人们在网络交流平台上的沟通与交流;但另一方面,个性十足、花样百出的网络流行语也会对传统汉语言文字产生极大的冲击,导致现代汉语的使用和传播出现不规范的现象。

(二)传统汉语言教学无法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的需要。传统汉语言教学形式是一种精炼的平面式的教学方式,实际上它违背了语言教学的本质,因为语言本就来源于生活,它需要运用到生活中的交流与沟通中,也是对人们生活语言的汇总。汉语言专业的学习本就是人们在历史长河中归纳、综合到生活词汇的历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疏漏新一代学生对学习汉语言的理解、体会和贯通。当前,很多学生都是在新媒体的影响下逐渐长大的,他们在阅读方面的习性、融会和体味深受新媒体的影响。面对这一代学生,如果仍然只维持汉语言理论教学的传统性和理论性,而不与新媒体相融合,将难以更好地促进我国汉语言的发展。

(三)对电子媒介的依赖造成汉语言发展的阻碍。在传统的汉语言教学中,学生的宗旨就是受众采纳的信息也是有大众媒体传递的,这属于单方面的信息传输,受众与传播媒体间无法进行同等的、足够的交流与沟通。当前,人们在新媒体的发展下习惯用电子书写的方式进行交流,甚至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这种对电子媒介的依赖造成汉语言发展的阻碍。此外,目前自媒体盛行的情况下,许多语言表达的把关人仍处于空缺状态。自由地表达是每一个在网络上的人都期望的,但是就目前来看,网络传播的趋势已十分明显化,微博和微信的信息传播表达不一定准确和真实,也不一定完整,受众容易接收到不真实的信息,从而带来负面影响,使人们在思考问题和整理思路时引发不正确的思维。这是不利于汉语言的延续和发展的。

三、新媒体发展背景下促进汉语言习用的策略

(一)正确使用网络流行语促进汉语言教学。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及在一定时间或空间范围内的大量应用,对汉语言的影响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它在丰富汉语言词汇的同时,也对汉语言的规范造成一定的冲击。一方面,网络流行语赋予了部分汉语言词汇新的意义,使汉语言词汇变得更丰富,也更能满足现代化的需求;另一方面,其中一些低俗的词汇也会侵染汉语言的发展。为此,教师也应辩证地对待网络流行语在汉语言习用中的作用,既不能片面粗暴断然地否定网络流行语,也不能不加选择地全盘接受。而应客观地审视网络流行语,应向学生灌输正确地对待网络流行语的态度,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流行语,既充分吸收其精华,用来促进汉语言教学,又防止一些低俗的词汇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实现汉语言教学模式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融合。互联网的产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使人们能够无时无刻地查找各种所需要的材料,所以,互联网与汉语言是相互关联的,互联网平台的便利能够促使汉语言的发展,也就是说,汉语言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是离不开互联网平台的。将汉语言引进互联网平台也是必然的趋向,也是汉语言走向现代化的体现,目前的大多数高校都在使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进行汉语言教学,这也是汉语言走向现代化的体现。因此,应将汉语言教学模式与互联网新媒体时代下的多媒体网络技术相结合,充分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查找各种资料,帮助学生筑牢汉语言基础,激发学生对汉语言的兴趣与喜爱,增强学生对汉语言习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在传统的汉语言教学过程中,通常都是以教师为主干和中心的,同时教师往往是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式,这就使得这一门行使性很强的学科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并不利于汉语言的习用。为此,应正确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逐渐创立一种多元化、多样态的互助式教学,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开展汉语言教学,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汉语言习用,重视开展多元化的合作学习活动,如积极开展辩论、评论等具有话题性的一些活动,为学生汉语言习用营造良好的氛围。

总之,汉语言的发展是持续改观的,新媒体发展背景下,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是汉语言演化历程中不可或缺的过程。究其实际,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恰是大众意图的一种浮现,是大众文化的一种凸显,每一条网络流行语揭示的都是一种社会文化。对于网络流行语,我们应以正确的立场、心态和观点看待,接收精髓、精华,摒弃渣滓、残存,促进汉语言的规范习用和现代化发展。在新媒体发展背景下,教师开展汉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流行语,尊重网络语言的产生,尊重汉语言的发展和转折,正确妥善地习用网络流行语,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媒体网络技术以及汉语言的转化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论文   语言论文   汉语   汉语言   媒体   流行语   词汇   网络技术   正确   传统   教师   学生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