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影响

  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影响

  不同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就语言与文化的而言,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文化对语言学习的影响重大,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应注意对文化渊源的了解。人类文化学和语言文化学认为:单纯掌握一种外语的语言并不能与掌握目标语的人进行交际。古希腊神话和基督教思想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影响着西方文明的发展,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也深深的影响着中国文化。中西方文化无论是在地域上还是在根源上,都有极大的不同,了解中西方方文化,广泛涉猎中美文学作品,对语言学习者是十分必要的。

  1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不同表现

  1.1 对待个人与集体、国家利益的异同

  在西方文化中,与“自我”相关的观念可以说是根深蒂固、无所不在。西方人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民主,讲求个人利益高于一切,认为如果连个人利益都保证不了,更不能谈及集体利益,他人利益,在处理各种纠纷与冲突时,他们以维护个人利益为根本,有利个性独立发展;而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他人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私欲,反对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讲究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受到的教育是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以集体利益为主,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 中西方人同源,却有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人与人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形成了文化文明的差异,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能力,注重理性思维,他们更乐于从物质世界着手,考虑事物之间的逻辑性、关联性,探索和追求事物的本源。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最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注重感性,强调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思考,在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灵魂与肉体之间的关系时都有着更深的思考,偏重于感性思维或抽象思维,探索事物喜欢从情感角度来进行,追求事物的发展及变化性。

  1.3 风俗习惯的差异

  中西方人的风俗习惯相差甚远,比如从对颜色的好恶来看,中国人喜欢红色,传统的中国人把红色视为“喜庆” “吉祥” “旺运”等的美好象征,在重大节日时穿上红装,挂上红灯笼等,而白色、黑色被视为不祥的征兆,通常在对已经过世人的葬礼上穿上黑或白色的衣服。恰恰相反西方人喜欢白和黑两种颜色。在他们心中认为白色是纯洁的象征,新娘在婚宴上穿上白色的婚纱,参加晚会时外国女性则穿上黑色的衣服,表正式,典雅,由此可见,中国人喜欢红色,黄色,崇尚热情,西方人喜欢白色,黑色,注重理性。又如在生活中西方人注重个人的生活质量,注重对个人利益、个人隐私的保护;而中国人则更多时候会考虑到家人和朋友的处境,讲求亲情,友情。

  此外,从造字方法上看,中国人以象形字为主;西方人以“尽量使人明白一个字的含义”为宗旨。这种目标上的差异分明表明中国人注重外形上的美感,而西方人注重内在的实用性。从艺术角度上看,中国的水墨画大开大阖,气势如虹,讲求神似和意境;西方油画注重写实,讲究的却是人体比例和光学原理。这种写意和写实的不同表现出东西方人个性发展的不同:情感与理智。从建筑风格来看,西方建筑以直为主,真冲去霄,线条感强,表现出对天空的向往;而东方建筑则以曲线为主,体现出对大地的眷恋,这种直与环的区别表现出西方人追求征服自然,锐意进取的性格,而东西认则是提倡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之道。

  2 文化差异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影响

  文化赋予语言丰富的内涵,文化的传播促进语言的发展,在不同文化相互影响作用下语言中大量新词汇和表达法的出现。接触和了解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特点,有利于对中西方语言的理解,学习,有利于弘扬我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及更多的汲取西方文化精华,从而培养语言学习者的世界意识、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从词汇学习来说,在西方文化中,与自我相关的观念根深蒂固。在学习中我们就不可避免的学到很多与自我相关的词汇如self-confidence(自信),self-image(自我形象),self-cultivation(自我修养),self-admiration(自我赞赏)等。我们受文化的影响,可能认为在西方社会中追求的个体主义(inpidualism),及与self相关的词汇多为贬义词,但在他们看来可能追求个性,独立,自我是很重要的,因此对文化的前提了解就显得更为重要。我们应自觉意识到不规范语言产生的根源,增强使用规范语言的意识。

  西方人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西方人重理性,重逻辑思维;而中国人重悟性,注重辩证思维。因此在学习语法过程中注重运用各种关联手段以求句子的完整,组织严密,层次分明。如英语中前后分句必须主语是一致的,否则为错误的。相反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人注重理解,以辩证思维为主,故在汉语里这种情况则完全不必要。除此如表达语序的不同,英语由小到大,而汉语由大到小等。

  此外西方人直率、热情而东方人内敛、自省,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尝试更多的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及产生的原因,要主动地吸收并融入到新的文化环境中去。

  1、应多涉猎西方文学,从英美小说、影片等外国艺术去了解西方人的思维定式,借以和我们中方文化进行对照,同时把将“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差异自觉应用到实践中去。

  2、生活中可以多利用互联网,尝试与外国朋友发E-mail等形式进行交流,沟通,以便更快捷的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还可以多参与英语晚会,英语角等形式的活动,创造机会加深文化知识的应用。

  3、我们还应注重对日常学习语言过程的积累,对中外文化中不同的处事方式、方法等进行对比学习,如在对待称赞、打招呼,谦虚,称呼、兴趣、爱好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悬殊的差异。当他人的表扬时,西方人热情接受,东西人则体现的更为含蓄,当进行初次交谈时,西方人喜欢那些远离隐私的话题,而我们则更愿意就一些个人的话题进行讨论,以示对他人的关心等。

  面对迥然不同的两种文化,我们无力评判哪一种文化更为优秀。我们知道中国人追求和谐,讲求天人合一,西方崇尚科学,讲求征服、探索,无论哪一种文化都各有所长,两种文化孕育着两种文明,我们学习语言就应了解两种方化的差异,进而了解差异所产生的交际习惯的差异。在学习中扫除障碍,学好并能正确运用这门语言,为跨文化交流打下更好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论文   语言论文   语言学   文化差异   英语   语言   个人利益   西方人   中西   差异   注重   利益   中国人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