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表达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信息传播渠道的日益丰富,国际受众对中国相关信息的了解也越来越丰富、快速和便捷。然而在国际传播领域,中国传统文化产品和品牌节目的开发还有着很大的拓展空间,还缺少像好莱坞、迪士尼那样具有强势文化植入性的媒体内容出现。若想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对外宣传的实效性、亲和力和影响力,就要找到某种合适贴切的表达方法和途径。媒体内容的设计既要贴近中国发展实际,又要贴近海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以及他们的收视和思维习惯。ICS(International Channel Shanghai上海外语频道)洋春晚作为一档建立在中国特有的电视综艺晚会节目的模式上,向世界观众传递我国春节文化内核的外宣电视节目,其在跨文化传播领域上的创新意义和尝试都是值得研究的。

ICS自2008年元旦正式开播以来,一直致力于体现出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所应有的开放意识和服务意识。不仅承担了宣传和解释上海经济文化发展以及城市精神的任务,更为上海的国际居民和国际化人群提供了全面的精神文化产品和资讯服务。为更好地体现ICS服务本土国际人士和本土高端人群的定位,频道结合春节这一重要的节日文化契机,精心策划并推出了ICS洋春晚,并逐步将其打造成一个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口碑都不断增强的节目。洋春晚让国际受众融入中国春节喜庆祥和气氛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巧妙地融中国内容于世界舞台。

国际化一一受众的准确定位。洋春晚借助传统春晚的形式,以国际传播的特有属性传递传统文化价值内核,目标受众更具国际化。首先,在中国生活的外籍观众是洋春晚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目标受众,希望通过传统春节的节日契机,让他们了解到更多中国本土的文化内容和文化价值观,从而更好地融入到异国的文化环境中。其次,在海外但却和中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关注中国社会发展的外籍人士也是洋春晚通过海外平台播出的目标受众。最后,那些无论生活在国内还是国外的,具有不同程度国际化背景的中国人,也都是洋春晚的目标受众。

英语语言的传播优势。在提高跨文化的传播能力的几大方式中,首先就包括了对不同文化的修辞敏感性,这一点就需要传播者根据不同文化的语言环境做出一定的调整从而能让对方更大程度地了解传播的内容。根据这一特点,洋春晚也特别注意了节目中语言的使用。为了尊重异国文化,并且更好地在跨文化环境下加强文化传播的有效性,洋春晚以英语作为节目的主要播出语言。

春晚本土的传播载体。在当今各大电视媒体掀起购买海外节目模式的浪潮中,洋春晚选择了坚持本土经典原创,并通过进一步的创新来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有效输出优秀的文化价值观。选择春晚作为原创综艺节目模式,是因为其特有的中国文化色彩和节目形式。中国电视春晚开播已有30多年,是迄今为止仍然保持最高收视率记录的节目。因此,洋春晚作为对传统春晚的再创意、再创造,赋予了传统春晚以新的国际传播方式和传播视野。洋春晚立足本土,放眼世界,是一个以创新中国传统综艺节目模式助推经典文化走向世界的积极尝试。

主题内容的传播核心。拓展心灵与减少偏见的认同灵活性是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当大众在接受外来文化时,如果因为差异性而对自身文化认同感到一定的威胁,便会将自身区域封闭甚至出现防卫姿态。因此,为了减少文化的排斥性,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要尽量采取一些差异性较小的文化内容,例如一些全世界普遍认同、接受度高的文化价值认知。为此,洋春晚将节目围绕人性、情感等减少文化差异和障碍的共性主题来展开。把握了人性即把握了创意,把握了消费者的人性即把握了市场,这条应用于市场营销的规律同样可借鉴于国际传播领域。洋春晚在把握人性的同时又被赋予了多功能性,不仅是一场共享情感的综艺大联欢,更是一场以慈善为主旋律的晚会。2010年《爱上这一晚ICS洋春晚》的播出时间非常巧合,既是中国的农历春节,又是西方的浪漫情人节。节目以爱为主题,唱响爱的旋律。2011年《兔NIGHTICS洋春晚》紧跟达人秀热点,推出洋达人和梦想主题,无论国籍、肤色,只要怀着梦想并为之奋斗和努力就会有收获。2012年《龙好2012ICS洋清口洋春晚》在欢笑声中拉开帷幕,以全世界都追求的欢乐幸福为主题,将国内外清口达人汇聚一堂。2013年《蛇我其谁ICS洋春晚》继续主打欢乐幽默的脱口秀,将没有文化屏障的笑声主题再次传递到世界。节目始终坚持通过认同感来减少异国文化背景的受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排斥性,使得观众的认同更为开放和灵活,最终达到节目的传播主题传承中国经典文化。

跨界求同存异的传播形式。当全球化趋势逐渐从文化大熔炉转变为尊重各自的文化特点,加强不同文化沟通交流的理念时,洋春晚也以跨界为主要传播形式,坚持求同存异的核心思想。跨界不仅仅是指中西方制作和演出团队的合作,更多的是挖掘深层次的东西方文化并使之融合。在2013蛇我其谁ICS洋春晚中,以主持阵容为例,除了频道自身的中外主持人之外,节目组还特意选择了在海外定居多年的华裔脱口秀明星黄西和在中国定居数年的美国模仿秀达人Mike隋,两位都以自己草根的方式在另一个完全不属于自身文化体系之下的环境成长,一中一洋,中西既跨界又融合,呈现了特别的吸引中外受众的传播效果。相比传统春晚,洋春晚的中外元素比例相当,抛弃主客观念。在尊重不同文化差异的基础上,通过邀请中外焦点人物和明星作为表演嘉宾,结合当下中西方文化背景中的热门话题,满足国际人士需求,向外传递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

平台多媒体的传播渠道。首先,是通过线上媒体传播。在国内,历年的洋春晚除了在上海外语频道及官方网站播出,还在上海东方宽频和宁夏卫视同步播出。海外播出平台包括美国中文电视、马来西亚WaTV、马来西亚media prima channel 8、新加坡media corp channel 5、ICN国际卫视、鹰龙传媒有限公司、加拿大新时代传媒集团下属城市电视等多家平台。此外,节目还不断拓展各类线下传播渠道。2012和2013年的洋春晚连续两年采用了观众嘉宾爱心买桌的方式,每年都在短时间内迅速售罄。公益合作方上海思麦公益基金会把善款用于资助中西部地区贫困学生、贫困残疾青少年和儿童,资助贫困地区改善教学条件。这些现场买桌的嘉宾以及之后的慈善举措都进一步扩大了洋春晚的影响力。另外还有洋春晚品牌的线下衍生品:2012外籍人士中华才艺秀暨洋春晚演出嘉宾选拔比赛。这既是一个在上海工作生活的外籍人士展示才华和收获梦想的舞台,又是一个成功的线下活动,为节目进行了非常好的宣传和预热,形成了多媒体多渠道整合的节目全产业链。

ICS洋春晚通过综艺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传播传统文化的目的。当然,在创新的过程中,依然有许多发展的空间。例如,还没有有效地利用新媒体这个能充分互动的新渠道。又例如,可以增强老外才艺秀这块线下的预热活动,让更多外籍人士参与到节目中,让他们从原本单纯的接收信息转为全方位地感受文化。另外,节目对于春节文化的挖掘和展现还有待深入和提高。再延伸开来,除了对春节这一最为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外,其他的一些节日文化系列,如端午节、中秋节等,每一个都是具有独特文化积淀和内涵的节日,都值得向世界传播和展示。

ICS洋春晚注重中西方文化的互通性,赋予传统的中国春晚作为综艺外宣节目形式更多的功能和创新,打造了一个国际传播领域的综艺节目品牌。对外弘扬传统经典文化价值观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国际传播领域的节目内容、方式和形式等的诸多新探索和新尝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论文   文化论文   传统文化   国际   受众   上海   中国   本土   中国传统文化   形式   春节   传统   节目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