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古往今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仍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仍具有旺盛生命力,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拥有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然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无论思想共识形成、精神力量汇聚,还是社会风尚引领、文化繁荣发展,都需要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激发全民族创造活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具有独特的文化系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与责任,注重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这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特别是儒家所倡导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牢固积淀在每个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中,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血脉,是海内外华人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统一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形成和完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离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育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学校是继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基础性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责无旁贷。

中国文化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注重道德。古人讲仁义礼智信,讲礼义廉耻,讲恭宽信敏惠,讲忠恕之道。仁就是爱;义就是适宜;礼就是懂礼貌,讲文明;智就是有智慧,能分清是非善恶;信就是讲诚信。我们现在面临很多问题,比如电话诈骗、食品安全问题,老人摔倒没人扶,都与道德失落有关系。

当今社会为什么会出现道德失落的现象?这当然有很多的原因,主要还是缺乏科学适时道德教育,由于历史的原因,社会上重理轻文,忽视了传统的道德教育,尤其是经历过文革的十年浩劫,把我们原来一些好的道德传统批判、破坏掉了,社会缺乏伦理道德。所以,大力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重建中国的伦理道德非常必要。

中国的伦理道德可以增强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传承、创新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是让大家认识和认同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文化在影响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潜移默化的作用。我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精神追求,已经融入国人的血液,成为大众的基本行为准则。当前,随着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也趋于多样,如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就显得尤为紧迫。应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宣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强化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我们国家颁布了很多公民道德规范, 每个人都要有一种对自己、家庭、社会负责任的态度,自觉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总之,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与时代精神教育相结合、与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注重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不同优势,方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为行,从而教育引导每一个公民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论文   文化论文   传统文化   中华   优秀   核心价值观   伦理道德   中国   中华民族   道德   传统   文化   弘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