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的抗争不同的命运——试比较简爱与苔丝之命运

[ 论文 关键词]简爱 苔丝 宗教思想 悲观情绪

[论文摘要]简爱和苔丝均出身贫苦,一生与命运抗争.追求自尊、独立和幸福,但俩人命运却截然不同。本文试从作者创作思想、故事情节及人物性格 发展 等角度做了简要分析和比较。

简爱和苔丝是英国文学史上家喻户晓的女主人公。一位是夏洛蒂布朗特笔下的女家庭教师,在饱尝童年的苦难,经历了艰难跋涉之后终于找到了幸福的爱情归宿;另一位是托马斯哈代塑造的乡间农场挤奶女工,她短暂的一生赤脚走在布满荆棘的路途上,饱受命运的捉弄,最终走上绞架,成了祭坛上的牺牲品。两位主人公均为极富个性的女子,她们寻求自尊,独立、大胆追求幸福,勇敢与命运抗争,然而却有着迥然不同的结局。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一生追求、抗争的两位女性如此天堂和地狱样的不同命运呢?本文试从作者的不同时代背景及思想意识,小说的情节及主人公性格的发展等方面来加以说明。 小说《简爱》的创作思想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以宗教为基础的,因为主人公性格发展(成人以后)的关键几步最终得益于基督的引导。

简爱与罗切斯特在教堂举行婚礼可谓故事的高潮之一。婚礼被阻止,心中装满幸福憧憬的新娘顷刻间被冰冷绝望的洪水淹没。在这极端痛苦的时刻,尽管罗切斯特一再真心执意挽留,简爱还是要“果断、立即、完全地离开他”。她说:“我关心自己……尊重自己。我将遵守上帝的规定及世人认可的法律”。事实证明这一选择是理智的。否则,如果简屈服了自己的感情,留下来以情人的身份与他相处,她的内心是无法安宁的。

简面临的第二次选择是牧师圣。约翰的求婚。约翰不仅使简免于饥饿而死,并且给了她一个家,帮她找到一份职业。简的内心感激自不必说,可是.要做这样一位在她看来“不知道慈悲,也不知同情”的,认为简“不是为爱,而是为劳动而生”,准备把她“做为整个祭品供奉给上帝的”人的妻子.却实在有悖于简的爱情幸福观。她讨厌约翰的这种想法。然而,面对约翰的反复恳求甚至命令,以及他对宗教职责的极度真诚(尽管常常违背基督信仰),简几乎做了让步:“假如我相信嫁给你是上帝的意旨,那我现在就发誓嫁给你,不管以后怎么样。”“指给我路吧,指给我吧!”简把最后的希望放在了上帝身上。就在这决定的一刹那,她听到了“简!简!简!”罗切斯特在远处的呼唤。这是神的召唤,使她毅然决心去寻找罗切斯特。双目失明的罗切斯特不顾性命拯救妻子的举动却更赢得了简的尊重,他也为自己以前的欺骗做了真诚的忏悔。现在,做为一个思想自由经济独立的女性,简与所爱的人结了婚,找到了幸福的归宿。

总之,小说中一系列事件表明,尽管简地位低下,但却努力保持一个“自由的人,独立的意志”,追求和接受以尊重和真爱为基础的爱情,虽然这样做使她遇到重重波折。而且,在每一个关键时候,是简自己的意志以及她心中虔信的上帝的引导使她选择了通往幸福的路。可以说,“天助自助者”在简的身上得到了恰当的体现,简在宗教中得到了启示而做出行动决定了自己的命运和整个小说的结局。 与颇有浪漫主义风格和宗教情感意味的《简爱》不同,在小说《苔丝》中,“哈代表现了操纵人类命运的外界和内在力量……人既受外界事物的控制,又受自我本性的驱使。”在苔丝的生活中,每一个人大的变动以及她的悲惨结局似乎都是秘不可知的命运早已安排和捉弄的结果。

从小说的开头苔丝不得不去攀亲,到被阿历克奸污;从认识并与克莱儿相爱,到新婚之夜被爱人离弃;从被生活所逼与阿历克同居到杀死阿历克而遭被捕,作品无处不在暗示,这发生的一切总是命运的安排。事实上,哈代善于利用外部环境的映衬反映任务的内心。他总能制造一种氛围,让读者早早地预感着又一个悲剧的即将来临。小说中苔丝和克莱儿赶着奶车走在“艾格登荒原那灰色、黝黑、凹凸不平的山坡上”的描述;在接到玛丽安的信前往一个高地农庄的路上那谧静的树林里.“羽毛上有斑斑血迹”,“在痛苦里挣扎折腾”的小鸟的描述;苔丝试穿婚衣时突然想起妈妈关于婚袍的歌谣,以及关于杜伯维尔家族的马车的插叙,等等许多地方,都给作品增添了神秘悲观的基调。

和简一样,苔丝也是一位与命运抗争的女子,每当生活的难题摆在面前,她没有轻易让步。然而,这抗争最终证明时徒劳的。她不愿去城里攀亲,却不得不为因那匹老马被撞死而几乎断了生路的大家庭着想,她极力躲避阿历克的靠近和纠缠,却在无力反抗中被奸污;为了保持内心的纯洁,她离开了阿历克,生下孩子,忍着无比的羞辱艰难地生活,孩子失去了,为了支撑一大家的生存,她背井离乡,干繁重的体力活;在挤奶场,她真心爱上克莱尔,宽厚善良地原谅爱人的过失.却得不到爱人的一丝理解;她多次成功地摆脱了阿力克的纠缠追逼,却终敌不过父亲死后家人面临的艰难,而委身于自己的仇人。她杀死阿力克的举动是自己追求幸福爱情所作的孤注一掷的努力,然而,这努力还是失败了。仇人的死没给自己带来幸福,反而成了自己通往死亡的绞刑架。

通过比较两部作品,我们可以说,布朗特笔下的简爱是具有传统宗教信仰和浪漫主义思想的人物。她相信自己的力量,同时寄希望于上帝,对未来充满信心;而哈代创作的苔丝一生都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她怀疑自己做的每一步选择,最终在迷惑、恐俱中一步步走进死亡。简爱和苔丝的不同命运是作品潜在的不同创作背景和创作思想的结果。也正因为如此,两部同属小说类别、创作时间相距不过四十余年的文学作品,在故事情节及人物性格的 发展 等重要特征上迥然不同。《简爱》中的主人公性格随故事情节不断发展而发展、完善,故事有高潮、起伏,直至美满结局,主人公的思想和行动决定了他们自己的命运和小说的结局;而小说《苔丝》中一直弥漫着的悲观的人文主义情绪,整个故事是一个又一个不幸事件的组合,几乎没有情节和人物性格的上升和发展。主人公虽然能勇敢地面临严酷的现实,最终却摆脱不了内心的迷惘和外界力量的操纵,走向绝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论文   文化论文   西方文化   简爱   哈代   约翰   命运   主人公   内心   上帝   思想   幸福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