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榜样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榜样是指在某个特定社会时期,被大众公认的思想行为先进、道德品质高尚、在某行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者群体,通过培育、选树、传播凝练成一种精神形象而成为社会各阶层学习效仿的楷模。从文化的角度看,榜样是其所在社会群体创造的特定文化的先进典型代表者,体现出社会主流价值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榜样的培育和传播,使人们对社会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行为方式更容易理解和认同,受到感染和激励,形成符合时代需求和社会认可的主流价值观,进而学习和效仿,对公众产生强烈、深刻的教育作用,这就是榜样教育。

一、榜样文化的内涵

1.榜样文化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营造思想素质和高尚行为能力的氛围,构建了一种榜样影响下的社会文化心态,这种社会文化心态就是榜样文化。

每个时代、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榜样文化,并对其时代的社会生活与人们思想行为施加影响。榜样文化作为文化系统的一个组成,在中国历史上不仅有迹可循,而且明显的刻上上儒家传统文化的印记。从历时性、共时性、静态角度来看,榜样文化包含三个层面:第一、在最底层上是中华民族最深厚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从仁义礼智信、孝悌忠恕勇等演变形成的勤劳善良、爱国爱家、和谐有序、诚实守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等优良传统。第二、本民族榜样行为的一种实践心态。它是本民族一般社会文化心理在语言活动、文字活动、传播活动、网络活动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思维模式、时空感受、价值观念等具体表象特征。第三、作为榜样文化形态半物化状态的典型图样,是由若干榜样个体或者先进行为所呈现出来的引起人们模仿学习效仿的具有审美感性的图样和表象。因此,当代榜样文化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并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递变形成新的榜样文化图样,这种新的图样,是传统榜样文化和时代榜样文化经过整合、碰撞、凝练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它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生活方式、道德规范、审美情操的得以延续的集中反映,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基础。

2.榜样文化彰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作为人类生活的一种精神产品,以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而表现在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作为榜样文化的主体,我们所推崇的榜样本身就是先进典型的代表,其蕴含的品格、美德和思想行为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因此,榜样文化不仅能够丰富人的精神,启迪人类智慧,增强人的精神动力,塑造人格,提升修养,而且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还能培养社会成员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榜样文化的这些特征同样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隐形特征所体现的内在价值不仅传承了先进文化的精华,还高度吸纳浓缩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3.榜样文化是凝聚着社会共同价值观的价值文化

当前,在榜样培育、榜样选树以及榜样教育过程中,可以将榜样的性质分为三类,这是构成社会主义榜样文化的核心要素。(1)爱国主义英雄。为了促进祖国统一、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自觉报效祖国,鞠躬尽瘁,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的先进人物和群体。如革命英雄董存瑞、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等。(2)职业楷模。就是为促进国家富强、社会和谐,维护人民利益,立足本职岗位,勤奋工作,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勇于开拓,在本行业为社会做出突出业绩和较大贡献的优秀个人。如人民好公仆焦裕禄、孔繁森、时代先锋邹碧华等。(3)道德榜样。是指那些拥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的优秀分子,他们恪守中华传统美德,忠诚善良、乐于助人,无私奉献、见义勇为。如:张思德、雷锋以及全国道德模范等等。在榜样的培育、选树、传播的过程中,要系统总结这些榜样的内在价值和外在功能,所以榜样文化的内核蕴含着从先进典型的事迹、经验、品德和行为中提炼出来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本质上的同一性,形成一种价值导向下对社会公众产生权威的影响力和自然的约束力,通过内化与外化的统一,使公民逐步认可和接受榜样所折射出的价值观,在全社会构建了一种榜样影响下的社会文化心态。

4.榜样文化是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文化

由于榜样是先进思想、高尚道德和社会价值观的人格化、具体化和现实化,在榜样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这些理念必须借助一定载体和媒介,通过先进人物的具体实践,去传播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形成生动鲜明的先进典型形象,使人们在思想和心理上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冲击,从内心深处对榜样认同、佩服和效仿,形成强大的榜样文化力量同时,我们还需要不断对这些文化力量进行总结、挖掘、整理、传播,形成榜样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因此,榜样文化是具有导向、教育引导和消费等功能的实践文化。

二、榜样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互关系

1.榜样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

榜样文化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集中反映和实践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社会意识形态的方向和性质,集中体现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行为规范,价值导向,是榜样文化建设必须遵循的价值指向和行动指南;另一方面,榜样文化是若干榜样行为以及围绕传播榜样精神行动而构建,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实践方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现实化、人格化的展现。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需要通过若干榜样的实际行动在社会生活中得到阐释、印证和实践。这种内在联系,使得榜样文化的建设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的重要路径。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榜样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和指导思想,榜样文化可以引领公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榜样文化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软环境

榜样文化是一种先进的思想文化,它对人们具有激励和教育功能。榜样文化内核蕴含着的事迹、品德、精神及经验,是从先进典型中总结提炼的一系列先进理念,是若干先进理念相互补充完善的组合理念。榜样文化的形成过程,是通过先进人物的具体实践,通过培育和遴选,形成先进典型具体形象,产生激励人们的思想信念和精神支柱,通过组织手段或者自然传播,去影响人们接纳认同,模仿和行动,这就形成榜样文化的力量。榜样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通过不断强化和辐射,活跃在社会各个领域形成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对公众持续地发挥教育和影响作用。

根据文化的功能,一定社会的文化能大体反映出一定社会的发展水平,或者说,一定社会的发展水平总是综合一定社会的文化相伴而生。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需要建设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榜样文化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引导人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认知和文化自觉,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榜样文化建设和发展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这不仅要求公民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内涵,而且让社会公众找到核心价值观里的主心骨,为多元时代树立共同理想、统一价值认识指明了方向。榜样的选树类型、榜样的培养方式和传播路径是榜样形成的客观构成要素,是被作为一种特殊的具有共同特征的群体被区分开来,这些榜样群体都具有时代特色和由上层建筑所赋予的本质要求。因此,当代榜样文化是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代社会风气、社会思潮中所感受到的人们各种心理状态、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思维方式和智慧水平的总和。作为反映时代的精神文化,榜样文化的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在榜样的选树、培育以及传播路径中深入挖掘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容,在系统总结榜样的先进事迹中凝练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在引导人们学习榜样、效仿榜样的过程中增强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促进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三、通过榜样文化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榜样文化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的作用是由榜样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逻辑联系和自身特点决定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需要最大可能地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振奋人们精神。榜样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其内在价值蕴含着先进文化的核心,它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也是时代发展孕育的文化产物。从榜样文化的生成过程、内涵和功能结构可以看出,建设当代榜样文化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榜样文化建设,大力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理念,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美好前景,引导人们肩负起民族复兴之梦的责任感;通过榜样文化的建设,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秩序,尊重人民的创造精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公民平等发展权利;加强榜样文化建设,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道德观,将个人理想和追求、价值和品德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结合起来,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的统一。

1.不断提炼榜样文化的理论价值,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榜样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概括,在榜样的选培、传播和对榜样的学习效仿过程中,必须要探讨先进典型内在的精神价值及其对时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力,这种精神价值符合先进文化的发展的需求,从而形成其自身的理论。理论来自于实践,实践也促进理论发展。所以,时代孕育先进典型,先进典型反映时代。我党在历史上各个时期涌现出了许多具有时代特色引领时代发展的先进典型。如战争年代浴血奋战、宁死不屈的英雄楷模董存瑞、刘胡兰等,建国以后和平年代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人民好战士雷锋以及铁人王进喜,他们的思想和行动折射出爱国主义的火花,成为探讨新时期爱国主义理论的活教材。改革开放之后我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在各个行业各条战线的先进人物如雨后春笋,如忠诚党的事业的好干部牛玉儒,导弹司令杨业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以及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范、引领时代的创新创业马云精神等等,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构成榜样文化建设新的理论基础,让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触手可学,行知必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实践发展对理论需要的产物,其内涵是与一定社会实践需要和理论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榜样文化在实践中传递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力量,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2.加强对榜样文化的舆论传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众影响力

任何一种榜样人物,在没有经过传播媒介宣传其先进事迹彰显其精神风貌之前,仅仅是小范围的被认知。当榜样人物通过新闻传媒等方式传播后就变身为新闻符号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力,释放出强大的正能量,引导人们去学习和效仿。符号本身代表着一种文化,新闻传播也是文化,在对榜样人物的榜样行为传播的过程中,必然将榜样的言行、事迹、思想、道德以符号化的方式进行阐释,同时,也可以将一些抽象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借助榜样的载体,成为可感符号而形象化具体化,被公众的视觉或者听觉所感知,从而更加直观的认知和理解先进典型的思想和人格魅力,内化于心,外化而行,形成大众传播媒介下的榜样文化。

当前,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中,涌现出一大批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这些榜样的选树和诞生无一不通过现代传播媒介的宣传、推广,通过公众的参与和助推,不断提高其知名度、影响力和感召力,形成代表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舆论,以此来引导人们正确的思想观念,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认为,新闻传媒对榜样进行采集和挖掘、提炼和再现,不仅催生和促进榜样文化发展,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践行,两者相得益彰。尤其互联网时代下现代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改变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大众传播媒介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榜样宣传平台,加强榜样文化中的大真大爱、大善大美以及大义大拼等文化元素的传播,不仅帮助人们认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含义,凝聚全社会的精神力量,而且能够有意识、有目的的向人们传递价值评判和价值选择的倾向性意见,形成较强的榜样文化舆论氛围,营造积极向上、健康的社会舆论环境,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3.运用榜样文化的示范和激励功能,增强公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

所谓激励,就是激发鼓励,从心理学角度看,指激发人的动机行为、调动人的内在潜能朝着既定目标努力奋斗的心理过程。榜样的激励性,体现在榜样是生动具体的,容易进入受教育者的内心,引发受教育者的共鸣。因此,基于受榜样思想和行为感染,引领人们产生与榜样相似的价值共识,内在思想品德发生相应变化,进而产生向榜样学习效仿的愿望并付诸实践,并将这一过程视为一种时尚和追求,这就是榜样文化的激励作用。事实证明,无论是战争年代的英雄模范,还是和平年代的道德模范,,对于激励人们的爱国热情、提高公民道德品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显示出榜样文化的激励效应。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作出的高度凝炼和集中表达,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必不可少的强大的思想武器。作为榜样文化的主体,榜样是时代的先锋,社会的脊梁,群众的楷模,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一种形象、高效的教育活动,榜样教育承载着传递一定社会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文化传统、行为范式的历史责任。大力开展榜样教育活动,运用榜样文化的激励功能,可以从形象激励、精神激励、行为激励等层面增强公民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

榜样文化彰显出爱国敬业、拼搏奉献精神的具体形态,能够使人们受到鼓舞和鞭策,激励人们改变现状、奋发向上,超越自我,塑造更高层次完美的形象。比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载人航天英雄群体、全国道德模范等;榜样文化传播大公无私、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等高尚精神,能够激发人们的斗志,净化人们的心灵,形成艰苦奋斗、开拓向上的推动力。比如井冈山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等;榜样文化立体的展示先进典型的伟大人格、先进行为和优秀事迹,激励人们自觉以榜样行为为参照,主动仿效榜样的行为方式,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做出正确的抉择。例如,最美女教师张丽丽、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创业先锋马云等。由此可见,运用榜样文化的激励功能,大力培育选树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人物,对其先进事迹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的表彰和激励,营造浓厚氛围,形成社会轰动效应,使全体公民不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4.通过榜样文化自觉,建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

文化需要自觉。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也就是对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构建。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文化自觉本质上就是一种价值自觉,是社会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的交汇、碰撞,呈现出的对价值体系的整合和回应。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之一,榜样文化同样需要自觉。榜样文化的自觉,就是通过认识领会榜样文化的内在价值,探寻其外在功能,遵循榜样图式发展的路径,引领人们的思想文化和道德素养,最大限度的形成社会主义思想共识和价值意识。

文化的自觉就是要清醒地认识到文化和文明于人类的意义必不可少。如果人类一旦失去文化的自觉,便会陷入迷茫、杂乱无序、良莠不分,失去自我,甚至重返愚蛮。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西方国家和敌对势力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优势,一刻也没有停止对我国进行西方文化布道和扩张,将他们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渗透到中国,企图颠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毁坏我国数十年的改革开放所取得巨大成果。因此,加强榜样文化的建设,利用道德榜样的力量,帮助公民形成对榜样文化的自觉,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知道,榜样文化既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和内核。对榜样文化的自觉,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培育社会主义道德模范,选树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典型,把对榜样的培育、宣传和表彰融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不断总结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涌现出的先进思想,通过整理形成理念、方法、制度机制和创新管理模式,在全社会引领社会思潮,弘扬共同理想,形成价值示范,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公民的精神信仰和自觉追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调动广大公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极大的热情和信心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建功立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论文   文化论文   社会文化   榜样   核心价值观   先进典型   先进文化   思想   精神   价值   社会   时代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