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冷战初期美国对尼泊尔政策

冷战前,美国在南亚没有任何直接的安全利益,连这块大陆都未进入美国战略家的视野,更逞论尼泊尔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治学学者托马斯。P.索恩顿在著作中直言道:制定对南亚的安全政策甚至对那里的安全利益进行评估根本不在美国人的概念图上。至少从艾森豪威尔时期起,美国领导人曾试图把南亚归入东南亚或西南亚,而不是将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来考虑。,①然而,冷战初期,美国却对南亚的尼泊尔给予了超乎寻常的关注,不仅与对方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而且成为第一个向尼泊尔提供援助的国家。那么,这一时期美国对尼外交政策的战略目的是什么?其手段和结果又如何呢?近年来,国内冷战史研究方兴未艾,但关注的区域仍是冷战的核心即欧洲和东亚。本文的选题比较具体而微,在国内学界鲜有人涉及,而在国外学术界,该问题主要见于尼泊尔外交史著作的某些章节或湮没在尼泊尔通史及政治史的泛泛叙述之中,②专题研究颇为罕见。故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和分析。

一、美国对尼外交政策的战略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重新调整了世界各国的力量对比,战争过后,美国因战争变得无与伦比的富有,进而在经济和政治上成为西方的超级大国。一旦发现自己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翘楚,美国就再也不会将自己限制在两大洋之间和西半球了,它的权力和影响随着战争边界的扩大不断向外扩展。①美国国家安全政策的制定者开始把目光投向了西方世界以外的地区,包括南亚的尼泊尔。美国对尼泊尔的关注是由以下三种战略目标所决定的。 首先,美国从全球战略出发,希望在英国殖民撤退后向南亚扩张势力,而处在变革之中的尼泊尔则成了美国实现这一战略的理想入口。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取代英国在全球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已成为美国对外战略的一个重要出发点。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美国地位的日益提高,成为全球新霸主的战略渐渐变成美国努力的方向。战后,日渐衰败的英帝国从南亚撤出则为美国提供了插手该地区事务的良好契机。当然,在国际反殖反霸的趋势之下,美国必须为自己的介入寻找一个合适的借口。这个切入口就是包括尼泊尔在内的多数南亚国家在英国人撤离后都面临的政治危机。 在英国对印度殖民时期,尼泊尔的拉纳政府(1846- 1951)年尸一直与英国殖民当局密切合作。拉纳政府长期为英殖民军提供雇佣兵兵源,而英殖民当局则从政治、经济尤其是军事上支持该独裁政权,成为拉纳家族统治的强大后盾。由于上述缘故,尼泊尔尽管不是英国的殖民地,却与之形成了类似保护国的特殊依赖关系。

在英国强大实力的笼罩之下,尼泊尔国内的各种矛盾都隐而未显。然而,印度独立运动的蓬勃开展让与之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尼泊尔也不再是死水一潭,因为英国殖民撤退已指日可待,拉纳政府将失去靠山。对拉纳专制统治深恶痛绝的尼泊尔知识分子看到了拯救国家的希望。在印度独立运动的鼓舞下,部分旅居印度的尼泊尔知识分子于1947年7月组建了一个新的政党尼泊尔民族大会党,。该党的宗旨是在尼泊尔建立一个国王领导下的民主政府。③其他旅印尼泊尔人还创建各种协会并与之通力合作。与此同时,尼泊尔国内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群众示威游行等活动逐渐兴起。为了更有效地领导民主革命、推翻拉纳政权,1950年3月,尼泊尔民族大会党和尼泊尔民主大会党决定将两党合并,创立了尼泊尔大会党动。此后,尼泊尔大会党便成为反对拉纳运动的领导力量。对急于巩固自身统治地位的拉纳政府来说,英国撤出印度后留下的权力真空由美国来填补将对自己非常有利。其一,拉纳政府需要像美国这样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家为之提供急需的援助;其二,尼泊尔可借助美国的影响来平衡印度新政府的对尼政策。

就美国而言,它急于向南亚地区扩张的深层动机主要源自对抗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战略构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苏联在深深卷入欧洲事务的同时,在亚洲的影响也日渐扩大。

二、美国对尼外交政策实施的手段

当美国对南亚局势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时,美国与尼泊尔实现外交关系的正常化就显得非常急迫。难怪当尼泊尔向美方传递建交意愿时,美方迅速做出反应。美尼双边关系的正式建立为美国有效实施南亚战略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广阔的空间。由于经济援助日渐成为战后美国贯彻对发展中国家战略的重要工具之一,所以,针对尼泊尔的经济与社会状况,美国有选择地在特定领域给予对方经济与技术援助。与此同时,考虑到印度与尼泊尔的特殊关系,美国在尼泊尔安全问题上选择了与印度适度合作的政策。

首先,在外交上承认尼泊尔独立,是美国全面实施对尼战略的第一步。尼泊尔在拉纳政府统治时期,奉行半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其贸易和经济政策都不鼓励与中国西藏地区和英国以外的其他国家进行交往。可以说,尼泊尔对两个近邻以外的世界知之甚少,直至20世纪40年代中期,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迭起预示着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注定要瓦解。英殖民统治的终结必然对与之有着牢固联系的拉纳政权产生直接影响,后者在忧心忡忡的同时,便很快把求助的目光转向了美国,因为美国不仅实力强大而且与英国有着特殊的盟友关系。于是,拉纳政府在1945年初便有意同美国交好。为此,拉纳政府曾邀请在新德里的隶属于美国对外经济管理局的技术专家非正式地磋商泥泊尔经济发展和与美国建立直接贸易联系的可能性,⑤。一年后,在美国驻新德里临时代办乔治。R.麦瑞尔访问加德满都之际,尼泊尔当局邀请美国政府派出一个特殊代表团赴加德满都来缔结一个以商业、友好和建交为目的的协定。

美国之所以在对尼政策方面借助于印度,除了认识到尼印两国存在特殊关系外,还因为在对付共产主义势力的潜在挑战方面,美印两国有着颇为相似的立场。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的军事实力被认为居于印度之上。在中国行使对西藏的主权之后,印度很担心中国可能对其邻近国家进行侵略并对印度自身安全构成直接威胁,为此,印度有针对性地在中印边境地区采取了一定的防范措施。而美国政策的目标也是防止共产主义威胁到喜马拉雅山以南。⑤因此,与印度的适度合作就成为冷战初期美国在制定和实施对尼政策时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鉴于尼泊尔形同中印两国之间的一枚楔子这种独特的战略位置,美国迅速与之建交,并在1951年抢先为之提供发展援助,以期影响尼泊尔的发展进程和方向。为了避免长期陷入援助泥潭而难以自拔,与印度进行适度合作就成为此时美国对尼战略的一种必要的补充。

三、美国对尼政策实施的效果

在冷战前提下,美国对尼泊尔的政策不可避免地具有时效性和主观性特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美国当时的对尼战略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首先,从对尼战略的经济影响层面来看,这方面的成效并不显著。 一方面,在四点协定妍始实施的时候,美国政府对此信心十足。农业部长查尔斯。F.布兰南在一份声明中极为乐观地说,在一个相对短的时期内,该计划就能获得百倍的回报。布兰南和他的同事很可能被马歇尔计划在欧洲的成功所迷惑,把美国对不发达地区的援助同样视为一本万利的短期行为,以为付出很少就能产生可观的回报。

总而言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超强实力决定了其战略利益的全球性。当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冷战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潮流时,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能成为双方角逐的战场。美国对尼泊尔的日益关注且成为第一个向尼泊尔提供援助的国家,表明冷战是美尼建交以及美国发展与尼泊尔关系的主要推手。毋庸置疑,美国正是站在全球战略的高度来看待与尼泊尔的双边关系,其目的就是向南亚渗透和扩张其势力范围,并希望尼泊尔向民主制方向发展,甚至与西方集团为伍。

然而,尼泊尔与印中两国的自然亲近,美国对尼政策中强烈的全球战略性以及美国对尼泊尔的国情缺乏了解等诸多因素,致使美国对尼战略的实施很难达到设计者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论文   文化论文   历史学   尼泊尔   美国   冷战   南亚   会党   政策   目的   印度   英国   初期   战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