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民生制度创新研究

经济的快速发展让中国人民尝到了改革开放的甜头,但日益尖锐的民生问题给我国民生建设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健全的民生制度能够给民生事业的发展起到制约和规范的作用,而且改善民生的各项事业都必须要有健全的制度与之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使民生的建设与经济、国家财力同步发展,因此,新形势下民生制度创新问题刻不容缓。

一、当代中国民生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制度

我国教育改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从目前的教育情况来看,我国教育制度仍然存在很大问题。一是公共教育经费投入不够。二是教育不公平。三是素质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相对滞后。尤其当前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教育资源还不能够及时与城镇化进程速度向匹配,造成了城市和农村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象,许多农村地区的教育的发展严重滞后。此外,农村与城市教师的福利待遇也存在很大差距,导致许多人不愿意到农村就业,也无法将最先进的教育方法等带到农村去,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很难接轨,导致城乡教育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只有从根本上进行教育制度的创新改革,才能使我国教育体制呈良性循环向上发展。

(二)医疗保障制度

当前我国看病难、看病贵是人们最为感同身受的问题,一个病人从挂号到就诊再到吃药住院等,需要面临高额的医疗费用。,多数医院的药品都采取垄断的形式,而且除了较高的药物费用,高额的住院费也让人们望而生畏。近几年来,政府为控制医疗费用,也推出了一下惠民政策和措施,例如医药分开制等,但是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效果。此外,我国的医疗资源在配置上也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医疗资源的配置与人们的健康需求严重脱节,而且与疾病模式、医学模式也不相适应。

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由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医疗救助构成,另外,商业医疗保险在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中也起到不小的作用,商业医疗保险发展较早,而且具有玩呗的管理机制和经营手段,相对于其他医疗方式更为成熟。但是由于国家法律法制的不健全以及人们保险意识的缺乏,加之许多商业医疗保险附加险存在的原因,导致目前我国商业医疗保险也存在很大问题。这些问题都急需民生制度的创新来应对和解决。

(三)住房制度

古语云安居才能乐业,住有所居一直以来都是民生领域的重中之重,可见,住房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性。自2003年以来,我国城市房价一路飙升,尤其是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高昂的房价使许多中低收入的家庭面临买不起房、住不起房的困境,而且由于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发展,不仅造成许多城市边缘地区成为鬼城,烂尾楼也随处可见,也导致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如果住房保障长期得不到保障,势必会对城市的稳定带来负面影响。尽管近几年我国房价趋于理性化发展,但住房保障制度的改革仍然是当前我国民生问题的重要任务。

(四)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盾,更是一个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法宝。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虽然已经形成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以、社会福利以及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和最低保障等为基础的基本框架。但是全民覆盖的基本社会保障医疗制度仍然还需要继续发展和完善。目前我国农村和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存才较大的差距,国家只针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及新型农业合作医疗等几项出台了相应的制度,制度体系还是相对碎片化。此外,城镇化进程中所带来的征地问题对人们的生活影响也比较大,没有制度的制约就会滋生一下社会问题,所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二、民生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民生问题始终是人民和政府备重视的问题,近几年来我国民生问题虽然得到了改善,但总是没有办法真正落到实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制度的约束。完善的民生制度可以在民生问题上起到强制和规范作用,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不少政策和制度来解决民生问题,但这些制度大多具有针对性而不全面。因此,创新民生制度建设对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济体制转变的需要

当代中国所面临的民生问题主要是教育、住房、医疗以及社会保障等,这些问题是改革开放过程中社会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更是社会体制衍生出来的制度问题,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必须要对民生制度进行创新。建国初期,我国建立了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社会资源得到国家的有效控制,民生建设方面也体现出更多地国家意志。改革开放不仅使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所有制结构也随之改变,更引起了社会结构关系的分化和调整。社会资源国家管理和分配的格局被打破,不同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社会资源、社会利益以及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收入分配差距也越来越大,而且教育、医疗、住房及社会保障等方面保障也存在很大差距。因此,经济体制转变所带来的一系列民生问题都需要从制度层面着手,只有民生制度的创新才能使民生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二)提高民生质量的需要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民生问题已不单单是温饱问题,人们的精神生活、生存环境等都需要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民生问题不仅内容更为丰富,而且具有了时代特色,因此解决民生问题的任务越来越艰巨。对民生问题,我们不能再从狭义上去理解,仅仅把它看成是衣食住行这些关系到人民基本生计的问题,而应从广义上去考虑,把民生看成包含递进关系的几个层次。衣食住行只是满足人们生活基本,这些问题满足之后就会对未来的发展机会和权力产生新的需求。当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在继续关注基本需求的同时,人民群众对民生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开始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改革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也带来了社会利益的深刻调整,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社会问题,这对民生建设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可以说,制度的滞后和短缺影响了社会的良性运行,使民生问题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元性的特点。因此,只有建立完善的民生制度来规范市场分配行为,才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在解决好民生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

(三)十三五规划的要求

十二五规划时期,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一大批科技文化成果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这也为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各方面制度要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各个领域的基础性制度要基本形成。人民民主需要更加健全,基本形成法治政府,人民的产权和人权都要得到切实的保障。在社会保障方面,十三五规划建议更是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是是全民参保,基本实现全民社保的实现,明确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责任,完善社会保险体系。此外,建议还提出全民进行医疗保障改革,破除旧机制,全民是是大病保险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健康服务业中,提升服务质量,建立合理完整的养老保障机制,加大管理力度。

三、中国民生制度创新路径选择

(一)调整民生制度内容、提高民生制度完整性

合理而健全的民生制度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基础,残缺而零碎的制度不仅无法为民生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甚至会成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障碍。我国的民生制度建设长期处于滞后的状态,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民生制度部分缺失和不完整性。我国民生制度至始至终没有形成一个相对健全的体系,长期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态,这很容易导致人们在民生问题上无法可依,民生服务部门也会因为缺少制度的规范而工作懈怠而产生踢皮球问题。因此,只有尽快调整民生制度的内容,建立全面性和覆盖性的民生制度体系,弥补民生制度中的缺口、调整低效率的制度才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路径,只有这样才能控制民生问题的产生和出现,才能提高民生服务水平,才能使民生事业顺应时代潮流,在新时期稳步前进。

(二)加大财政投入、促进民生制度的协调配合

健全的民生制度不仅需要政府强大的财政支持而且需要中央与地方之间、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否则就会出现民生制度无法落到实处以及政策和制度从贯彻到实施过程中产生冲突和扭曲等问题。民生系统复杂而庞大,这就导致我国在民生制度问题上往往独立制定缺少配合。例如我国的教育制度和就业制度,如果二者无法协调配合就容易产生冲突,就会导致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再比如许多看不起病的问题往往就是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保险制度间的空隙而产生的,许多病人往往因为各种限制而无法得到补偿。所以,民生制度不能只由各部门单独制度,需要相互配合、相互衔接,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民生制度才能真正使民生问题得以解决。

(三)注重民生制度时效性和动态性

民生问题自古以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而变化,因此固定民生制度也不可能一直在民生事业中发挥有效作用,而且制度与法律存在滞后性的特点,出现问题才能够解决问题,因此民生制度也应该顺应时代要求,在实践中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完善,才能够发挥其最佳作用。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速度速度之快,使社会产生了许多从未遇到过的问题,导致国家和政府在民生问题上应接不暇。所以,只有注重民生制度的时效性和动态性,与时俱进地调整和改善民生政策和制度,扩大民生制度的覆盖范围,做到未雨绸缪,才能更好地应对民生问题。

(四)互联网+民生领域的制度完善

民生,无非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即使经济发展缓慢,这些领域也是人们生活的刚需。自从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在民生事业中的应用已经不再新鲜,在互联网+风口下,许多民生行业也纷纷投入到互联网的怀抱,迎来新一轮的变革和发展,而且许多行业也获得了人们的认可。比如唯品会、饿了么、美团外卖、搜房网、滴滴出行、宝宝树、三开科技智慧养老平台、微医(挂号网)等等,甚至殡葬行业都出现了一空网,而且被认为发展前景良好,互联网+民生不仅发展势头猛,而且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虚拟世界往往会因为监管不当而产生各种问题,互联网时代下人们好像也再无秘密可言,它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风险。例如个人信息的泄露、网上资金的盗用以及权益保护等问题都需要相应的制度和法律来保障,所以互联网+民生领域制度急需确立和完善,这样不仅保障了人们在互联网中利益不受侵害,而且有利于行业间的相互监督和发展,提高民生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论文   文化论文   当代中国   民生   医疗保险   社会保障   住房   农村   制度   我国   医疗   社会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