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议微课在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社会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知识信息成为每个人都关注的话题。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接受简单、快捷、高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而深入的实践推进,由此引来了微时代的到来。继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兴起,微课不仅成为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教育资源,而且也构成了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是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泊来概念被引进到中国后的一种本土化称谓。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微课是一种区别于传统课堂的有特色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不是简单的传统课堂的浓缩,不是传统课堂的删减版,也不是压缩版,更不是课堂教学的片段,而是内容充实丰富的微课例,类似于片段教学。微课的课程时长一般控制在十分钟左右,以教师教授为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从课程内容来分主要有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从课程性质来分主要有说课类、班会课、实践课、活动课类等几大类。

二、微课的特点

微课最大的特点便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具体方面来分析,微课具有以下几大特点:

1.时间短。微课顾名思义就是微型课堂,因此它不同于传统的45分钟课堂,而是以浓缩精华著称。将教学内容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引导学生有效率的学习。

2.内容精。由于课程时长短,要求微课必须集中于教学难点或者教学疑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必须慎重考虑,选择学生平时有疑问、很难掌握的部分进行微课教学。

3.时空限制小。微课是基于网络教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学生可以借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进行学习,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固定课堂学习。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微课教学的魅力,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课外自主学习的可能性,也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情景化。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生学业水平。

5、反馈及时、针对性强。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三、微课在我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得益于学校创建国家中职示范校的建设,制作汽车专业各学科的微课视频,并能在基于工作过程一体化的录播室运用教学。以《充电指示灯常亮的故障检修》为例来阐述如何把微课应用于《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课程实际教学当中的。

(一)微课教学内容的选择

《学习情境三充电指示灯常亮的故障检修》是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课程的重点内容,通过任务情境导入,认知发电机构造能对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由于涉及到对发电机的拆卸与装配,为了让学生能深入了解发电机结构,如果是传统的教学老师在课上演示拆装发电机,这样势必会导致坐在后面和两边的同学看不清楚整个拆装的过程.所以必须要把它做成微课.利用上课前通过QQ、微信或邮箱的形式把微课发给学生,让学生先观看微课进行课前预习,产生一定感性认识.在实际上课的时候,也可把微课通过投影播放给学生看,可以作为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的资讯部分。

(二)学情分析

《充电指示灯常亮的故障检修》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课程中的重要学习情境。

学生为本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中级二年级,学生主要特点不喜欢学习单纯的理论讲解;对实操感兴趣,动手能力强,但观察和做事不认真细致。基于学生这一系列特点下,因为发电机不正确拆装会导致元件的损坏,要求发电机在学生检测装配完后能正常发电,所以本微课着重于发电机拆装的正确顺序和发电机零部件的检测这一特色。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会识读铭牌、识别主要零部件;

2.能叙述三相交流发电机的结构;

能力目标:

1.能规范拆装三相交流发电机并完成发电机零部件的质量检验;

2.通过对项目的评估与总结,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交流协作能力以及自我反思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创设情景、实物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通过自主完成整个发电机的拆卸,排除车辆预设的充电指示灯常亮的故障现象,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体验成功的喜悦;

3、通过项目教学,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形成安全生产意识和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

基于这一系列的教学目标,课前准备阶段,导入新课时播放一个在真实车辆中经常发生的情景一辆09款的丰田凯美瑞轿车,正常行驶的高速公路上,驾驶员突然发现车辆的仪表板中的充电指示灯亮,驾驶员知道车辆存在故障,入厂维修,请你按照车辆维修手册的技术规范,正确地拆装发电机,完成对故障的检修任务。通过微课的实物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拆装的过程中一边拆装,一边讲解为什么要这样拆装,如果不这样拆装会引起什么后果?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另外在拆卸完成后,把零件整齐排好放在桌子上,给学生们介绍各个零部件的作用,从而达到本次课的知识目标.而不是一开始就对着书本讲理论,讲结构,这样是不能引起学生注意力的.

(四)教学方法: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的课改181模式,即一体化课堂90分钟按照1:8:1的比例,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10%,学生自学+合作+探究占到80%,剩余的10%用于课堂的成果测评。

(五)教学重点:三相交流发电机的拆装与检修。

对于突出三相交流发电机的拆装这一重点,在微课中是采取任务引领的教学方法进行突破;对于三相交流发电机的结构及检修难点,在微课中是采用做中学,做中教的方法进行化解。为了加深同学对发电机拆装的重点知识,利用课室具备录播功能,在微课中还专门录了一个学生错误操作示范的视频,让同学们进行一个小游戏大家来找茬,通过对比老师的正确示范和学生的错误示范来突出本节课发电机拆装的重点。

(六)教学难点:充电指示灯常亮的故障检修

在化解难点方面,通过情境任务导入,配合在微课演示出拆装实操步骤,让学生小组讨论,制定工作检修方案,微课的示范教学引导学生完成故障检修。

四、微课在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反思

从《充电指示灯常亮的故障检修》的微课教学实施反馈情况得知,微课教学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选点要小,微课不是传统课堂的面面俱到,而是将一个重点问题讲深讲透,教师在所选题材上下大功夫,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容易出现的问题入手,通过典型例题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生迅速掌握本知识点。

第二,微课虽然时间短,但是传统课堂教学的程序都具备,它的教学目标也是三维目标,也是一个完整的微型课堂,因此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第三,微课的导入要快,要精心设计达到及时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的目的。

第四,微课的价值在于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难点,因此它的针对性更强,在微课教学设计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在整个微课教学中应该是辅助地位,实现由教为中心的知识传递模式到以学为中心的问题探究模式的转变。

第五,微课教学要精心的设计板书和课件,达到简明扼要、脉络清晰的特点,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提纲挈领的把握整堂课的知识要点,达到快速学习的目的。

第六,在制作视频时要注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字体搭配,字号搭配,颜色搭配,错落有致,使用的文字尽量少,要使整个视频简洁清新流畅。

结束语

微课的教学应该是系统化、连贯性的教学,由一节节的微课组合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使得学生通过微课的学习对某一知识点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图,提升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方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的快捷巧妙应用。微课的核心是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不是教师灌输的对象。所以微课不仅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而且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魅力,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论文   工学论文   其他工学论文   拆装   指示灯   发电机   课堂   传统   重点   课程   教师   知识   学生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