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国传统园林叠山“法”与“式”方面的研究

1 引论:意义、概念与方法

对法式问题的关注是传统设计营造研究中的一个理论传统,关系着对设计营造规律与技巧的基本认识,并对现实实践产生指导作用,比如对中国建筑史,就有着营造法式的长期研究。在中国园林的研究中,法、式问题也是重要的命题。晚明成书的《园冶》是中国园林史上唯一的一部造园理论专著,其中有大量对法与式的述及,但并未结合论述其关系。20世纪上半叶,阚铎先生在《园冶识语》中提出掇山有法无式,首次论及造园掇山的法、式间的关系。陈从周先生在1978年发表的《说园》中进一步认为造园有法而无式,将有法无式推及整个造园,这一认识此后被广为接受,被认为是中国古典园林营构法则。与此同时,也有学者提出中国风景园林传统设计理法是一法多式。在当代,随着对中国传统园林研究的深入,在理论上需要对法与式问题有进一步的思考、进行学术上的梳理,从而有利于研究的进一步展开、以及实践中的有效指引。

对于法、式二词的概念,在当代已形成相对稳定的认识,二者分属不同的层面,虽然具体解释会有所差异,但层次关系明确。在建筑学界,王镇华先生针对传统建筑所谓的法与式,指出法指法度规范,式指楷式、谱式、样式。后者即前者之实例(或模型)。在园林学界,曹林娣教授提出, 法是理论,如因地制宜、因借等,式就是景的形象,也即具体式样。亦有论者与西方概念相结合,认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法式,其实包括法和式两个不同含义的字,即法则和模式,分别对应于英文的principle和model,亦是较为清晰的阐释。可以看到,要对造园法与式深入讨论的话,需要进入二者所属的不同层面,在分别加以探究的基础上认识其密切关系。

叠山是中国传统园林设计营造的重要内容,是园林山水主题最直接的呈现,景观效果突出,往往作为全园主景,明清以来,尤其是江南地区的平地造园,稍有财力必叠假山。由于叠山有着较高的景观要求与技术难度,设计营造极为精心,有着从法、式角度认识的可能与需要;近代以来关于造园法与式的认识,首先即从叠山引出,也可说明这一点。从法与式两个层面进一步认识园林叠山设计营造,尤其有其必要性。

从而,本文将从 法与 式两个层面来探讨如何对中国传统园林叠山的设计营造进行研究,主旨并不在于阐述叠山法与式的具体内容,而主要在于理清思路,尤其是分析基本的思考方式、并提出可能的研究途径,也涉及对已有研究的认识以及运用于实践的可能。

2 叠山之法:风格与营造

叠山之 法,是作为设计营造的原则、在方法论层面的内在规律性理解,这需要通过大量的历史分析及案例考察,做出相对抽象的理论总结,从而作为设计营造中需要遵循把握的准则要求。法本身亦有多样性,包括不同层次的 法中之 法,以及根据对象特性的不同而有差异,比如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叠山之法都会有别。这里,着重从美学风格和实践营造这两个维度深入展开对于中国传统园林叠山之法研究的可能性,前者大致为关于演进的历时性认识,后者则为关于类型的共时性认识。

2.1 历史风格差异:动势与画意

从中国园林的历史发展来看,造园叠山发展出了两类基本的风格或美学原则取向:动势叠山与画意叠山,二者间有相当的差异而难以混为一谈。二者的各自特点,在本人的《九狮山与中国园林史上的动势叠山传统》一文中有具体论述。由于以往未被足够关注,现择其相关要点加以叙述,并结合本论题略作增补。

动势叠山是中国园林史上源远流长的假山营造方式,与象形赏石密切相关,重点在于从动势中获得生命感。晚明以前,假山营造的典型方式是累土积石在土山上聚积、树立石峰,赏石和为山是一体的,对石峰动势的欣赏是假山欣赏的基本内容。著名案例如北宋汴梁的皇家园林艮岳假山、元代苏州的狮子林假山、乃至明代太仓王世贞的弇山园假山,都是如此。至晚明后,江南地区主流的假山营造中,叠山和置石从以往的一体转而趋向于分离;欣赏山石动势的叠山虽不再成为主流,但仍有延续,并进入纯石山的营造中,以清中期扬州九狮山为典型代表,此外也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动势叠山(尤其是动物象形类),至今仍能在一些园林遗存中看到。

画意叠山是晚明时在江南出现,以张南垣的张氏之山为代表,追求如画效果,注重自然真山的整体感,同时也有内在生命活力的追求。这种离开峰石欣赏而趋向自然形态转变的叠山新法,是与画意宗旨在园林观念中的确立密切相关的,叠山无论在细节的皴法、还是在整体的形态、乃至游赏的动态体验,都注重画意效果的追求。如张南垣的似真山局部的叠山营造,正是模仿元人画意的效果;计成在《园冶》中自述的整体性假山营造,目的也在于宛若画意。在晚明的特定文化氛围中,以画意为宗旨、以宛自天开的自然真山效果的假山营造观念与方法,成为一时主流,并且从以苏州、松江一带的江南核心区向外辐射影响,对后世影响极大,直至今日。清代沈复《浮生六记》中对狮子林假山批评的观念、苏州环秀山庄假山营造的实践,都与之一脉相承。在当代,如陈从周先生在《续说园》中认为石无定形,山有定法。所谓法者,脉络气势之谓,与画理一也,也正是对这种画意叠山之法的深刻描述。

需要注意的是,在清代以来的许多园林叠山遗存中,这两种叠山之法往往会混合并存。如晚清苏州怡园假山,据称有意模仿了环秀山庄假山,其西部确实较为整体,绝壁、洞壑,有真山之感,为画意叠山的延续;然而在与藕香榭隔池相对的假山东部,又有诸多石峰竖立而欣赏其动势,这又是动势叠山的余绪。

在理解了叠山美学风格追求的两种历史传统之后,可以进一步对二者的具体营造之法进行研究。当代园林理论界主要受晚明以来画意造园的影响,尤其山水画法往往在叠山中借用相通,画意叠山之法多受重视,自刘敦桢先生以来,已有颇多研究成果。动势叠山之法的传统,过去受到忽视而研究不足,可作深入关注与探讨。

2.2 营造类型差异:物态与过程

从具体叠山营造实践的角度而言,可以从各种类型方面探讨其中的设计营造之法。这在当代园林研究中已有大量研究成果,大体可从物态与过程两个方面探讨。物质形态方面是目前学术界对叠山之法研究的主要内容,这主要涉及材料与组合问题,对此有多样类型划分而得到细致认识。

叠山材料对于营造原则的影响是根本性的,不同材料对于假山的风格特点、技术要求的差异极大。如刘敦桢先生的《苏州古典园林》是最早系统研究阐述传统造园中各要素营造方法的专著,对于叠山有专门章节,其中的第一部分就是造山与土石的关系,即叠山材料方面的问题。叠山材料不外乎土、石,其中又分为土山土多石少的山石多土少的山石山四种类别分别加以阐述。这种认识也基本被此后的诸多关于叠山方法的研究加以遵循。此外,对于其中的纯石叠山的石山之法,根据石材品种的不同,亦有营造方法的差异,尤其是太湖石与黄石两类常见的叠山用石,各自有不同的方法特点。

在认识叠山材料类别带来的原则性差别之后,如何将叠山材料组合为整体的山体景象、甚至与其他造园要素组合为更具特色的山林或山水景观,是更为复杂与重要的主体问题,也往往是叠山方法中最被关注的方面。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中叠山中的三个部分,在材料问题之后的总体布置详部手法这两个部分,其实就是关于叠山的外部组合与内部组合问题。对于组合问题,石山营造难度最大,尤其需要对其原则的深入认识。这在《园冶》中掇山部分已经有诸多论述。如作为外部组合,因所处位置及与主体建筑关系的不同,分为园山厅山楼山书房山等等;作为内部组合,主要就是石山各种部位的方法原则,就此更直接有法的论及,如理山石池法理洞法理岩法理涧法等。当代的叠山研究也大致延续了这一思路,并在一些细部组合问题、以及具体技法上有更多探讨。

关于设计营造过程的叠山之法,即从选址(包含位置、尺度等)、设计(包含立意、布局、细部等)、施工营造、乃至落成后的命名题点、游赏利用、维护修缮等先后过程方法角度的认识,其中可以分为多个阶段,仍作层次类型的划分。对于古代园林,由于历史材料的局限,相对而言研究并不多;当代一些匠师根据自身经验的论述,较有价值。这一角度的研究中,营造技术本身常是重点关注对象。早在《园冶》中,就重点提出叠石的等分平衡法。孟兆祯先生主持撰写的《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掇山技术部分,是对假山营造的技术问题最早、最系统而详尽的总结。当代叠石技术正发生巨大的发展变化,这方面的研究也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方面。

对于这些具有类型特点的设计营造原则的总结,一个常见的重要目的还在于在实践中的运用。由于法具有适用于不同情境的要求,不在于具体手法、而是抽象稳定的内在原则特征,以此为取向,建筑学中已较为成熟的类型学方法可以加以借鉴,有利于抽象总结提取各种深层结构特征,将复杂秩序现象呈现为各类易于把握的结构方式。目前,类型学在风景园林理论中的运用也已得到探讨,对于传统园林叠山的研究也完全可以尝试。类型学的方法中,不仅是类别划分,也在于层次关注;不仅是物态类型,也包含方法、过程的类型;不仅是总结归纳,也在于在新情境下的进行适应转化的设计运用。因此,这样的类型学方法可以是探讨叠山之法的重要途径。

3 叠山之式:有无与途径

对叠山之式的讨论,首先要回应以往有法无式的提法,对式的有无问题进行认识;其次,尝试探讨对式进行研究的可能途径。

3.1 关于式之有无

阚铎先生提出掇山有法无式,陈从周先生又有受到广为流传的造园有法而无式,从无式的字面含义,常被理解为式并不存在,那么对式的研究似乎并无意义。针对这种常见误解,式的有无问题首先需要探讨。

从中国传统艺术的角度来看,式的存在是一个普遍现象。如李泽厚先生在《华夏美学》中指出:在任何艺术部类里,华夏美学都强调形式的规律,注重传统的惯例和模本,追求程式化、类型化,着意形式结构的井然有序和反复巩固。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提炼出美的纯粹形式,以直接锤炼和塑造人的情感。诗文中对格律、声调、韵律的讲求,书法、绘画对笔墨(笔之轻重缓急,墨之浓淡干湿等等)的高度重视以及山如何画、水如何画的程式规定,《周礼考工记》对建筑的要求,如双轴对称的井形构图,都表明情感均衡的理性特色极为突出。甚至后世的浪漫风味的园林建筑,也仍然有各种路须曲折、山要高低、水要萦回等等规范。戏剧中的程式化、类型化、模本化,则更为人所熟知。作为传统艺术门类之一、传统美学的重要代表,园林及其中的叠山,也应当遵循这一规律。

进入到具体历史材料,造园及叠山中的式并不罕见。《园冶》中提及大量的式,如兴造论篇中就说聊绘式于后、园说篇中有制式新番、立基篇中有亭安有式,等等;书中更绘有大量的图式,如装折图式栏杆图式门窗图式漏砖墙图式砖铺地图式,占据大量篇幅,显示作者对此的重视。如果说这些还是具有强烈可复制性的建筑类式样,对于灵活性显著的掇山,《园冶》中仍不时提式:如时宜得致,古式何裁,是对以往古式的关注;峰条中有或数块掇成,亦如前式,指的是此前所提上大下小的程式。此外又提及特定的笔架式、炉瓶式,尽管未必是完全赞同,但显然有这类式的存在。可以看到,《园冶》中除了法的论及,还明显关注着有对作为相对成熟营造模式的式。

此外,王劲韬还指出画谱对清代叠山之式的强烈作用:在形式层面,对叠山起规范作用的就是大量刊行的画谱。山水画谱作为中国山水画创作经验的总结和浓缩,为统一规范叠山提供了最经典、最成熟的布局和节点创作手法。清代叠山中,典型的局部如涧谷、飞梁、蹬道、水口、泉瀑等做法,几乎都能从画谱的诸家皴法、画石起手法、泉瀑十法等章节中找到依据。客观上,画谱将深奥抽象的山水画理论简化为具体的,可操作性很强的图式。极大地方便了普通工匠的学习领会和快速提高。可见,从字面上来认识有法无式、将无式理解为没有式的存在,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对此,我们还需要进入有法无式提出的语境来考察其含义。

从有法无式问题被提出的背景及目的来看,这一说法的主旨在于强调一种法与式的关系,而不是其中一者的有无。如王劲韬认为,中国叠山理论中,有关法与式的争论实质是文人叠山和工匠叠山的争论。大致可以这样理解,在文人看来,造园叠山需要灵活性而有意降低式的作用;而从工匠角度而言,强调式才能有可操作性和基本品质的保证。王劲韬通过分析李渔造园叠山思想的意义指出,在重视法度之外,还要重视细节,有法有式才能保证园林的创意与施工连续一致,否则一切美妙的艺术创作都将只是一纸空文!可以看到,对有法无式的理解,在于关注内在法则的灵活呈现、反对一味因袭固定的程式,而并不意味着否定式的存在;这一说法所包含的对式的偏向负面的认识,也有着具体的时代语境。今日对中国传统造园及叠山的研究,需要超越有法无式的简单字面的理解及其时代背景的限制,而进入对式的更为深入的认识。

更为深入地对叠山之 式进行理解,需要看到,这并非原则规律所直接所能推导所得的结果,而是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匠师逐渐摸索而积淀形成的较为常用的外在营造模式。尽管这在以往常被忽视或轻视、认为即便存在也是僵化的套路而不值一提,但如果不急于做出否定性的价值判断,而是首先从大量案例分析中获得事实判断,本身就是对园林史认识的深化;并且,许多实际操作中被采用的、相对稳定的模式,并非匠人不动脑筋的死板教条,而常与实用性、经济性、效果显著性、技术可操作性等问题相关,在历史中逐渐摸索而形成,本身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弹性。仔细总结历史上的叠山模式,并且探讨其中合理性因素,灵活运用于具体实践,是当代对传统造园进行传承的重要途径。

3.2 探讨式之途径

在认识叠山之式无疑存在的基础上,如何来进行对式进行研究?从大量实例中总结各种类别及层次的模式,固然是基本的要求,但要使此研究产生意义,大致有以下的途径。

首先是对式的理解要与法相联系,认识式中之法,以理解其产生的原因与机制,并认识其中的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深入理解的式所包含的积极价值,而超越以往有法无式所反对的机械刻板之式。比如孟兆祯先生曾总结出叠山有峰虚五老狮子上楼台金鸡叫天门等地方性传统程式,这些叠山之式与九狮山十二生肖等象形叠山的程式一样,以往常被视为负面的教条,但如果明白了其中所蕴含的动势叠山之法,便可理解这些是匠师所总结出的能表达山石生命动势、体现文化内涵的较成熟方式,从而能得到民间的接受而反复采用。又如画意叠山之法中,王劲韬指出山水画谱成为清代可操作性很强的叠山图式,用则例控制质量、成本,用图谱图式控制引导风格、强化制式、借鉴粉本的做法,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保持质量和风格的相对统一。在许多已有的叠山研究中已经被注意到,作为详部的常用手法,其实可视为式的运用,如一池三山、下洞上亭(台)、以及谷涧、飞梁、洞穴、山径等细部营造的模式化处理,除了一些文化上的因素,也往往因其经济与技术上具可操作性强、代价小而效果显著,而有着大量的使用。

在结合与 法的关联、认识 式的内在合理性的同时,也要意识到叠山之式的运用也有高下之别,合目的性的灵活是判断的重要标准。如同不同水准的画家对作为式的同一题材、粉本的运用有巨大差异,匠师本身的不同水准会让叠山之式的具体呈现会有高下之别;尽管式的存在本身能够一定程度上起着控制基本质量的作用,但仅简单注重形式本身、而忽略其中法的内在要求,仍然无法获得成功。如对动势叠山中常见的动物象形之式,好的此类叠山作品并非在于其确定的某种(或某些)动物般的形式模仿,而是在于从中获得丰富的联想、从而感受活泼的动势与生意;而如果拘泥于像某种式,就必然是下品。画意叠山中的某些细部之式,也不是在于模仿画谱的构图、形象,而要根据需要营构出如画的韵味以及对其游赏的丰富体验。因而对叠山之式的研究要关注具体的运用,为式而式只是水准低下的体现,高明的叠山能够根据法的需要而灵活选用式(所谓一法多式)、以及对同一式的灵活处理。

如同对叠山之法的总结需要关注对其实践运用,对式的研究也要认识将其运用于实践的丰富可能,对此,建筑学中模式语言或许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在《建筑模式语言》一书中,美国建筑理论家亚历山大提出了模式语言理论,模式语言是和普通语言一样的组合系统,模式相当于词,相当于语法和意义规则的指定模式间联系的模式,组成相当于句子的建筑和场所,利用这些模式加以新的组合可以产生新的设计。这对于传统园林叠山中的模式认识及运用也有启示:如果将叠山的营造视为语言,则可以将各种具体程式视为语汇,从而在语境中加以理解、并可根据语义需要加以灵活组合运用。模式语言理论不是僵化的设计形式的模仿,而是关注具体空间及生活需要的理性而灵活的设计方法,借鉴这一理论的叠山之式研究,也可以在易于理解及操作的同时,获得新的成果。事实上,在风景园林学界,对模式语言理论也已有一些借鉴利用,如王云才教授对传统景观图式语言的一些研究,可以作为可行性的例证。

4 结 语

以内在的学科深入发展与外在的实践迫切需求为共同动力,当代中国传统园林研究中对于探究叠山设计营造规律及技巧的法与式问题值得重视。对于中国传统园林叠山的法与式的研究,除了二者关系的认识,更需要进入二者所在的不同层面,既关注丰富之法,又超越有法无式的简单字面意义而关注式的存在及其意义。对叠山之法,需从历史风格角度认识动势叠山与画意叠山的差别,以及从实践营造角度认识物态与过程中的各种类型,研究中可借鉴类型学的方法。对叠山之式,要认识到有法无式的特定内涵与历史现实中式的明确存在、及其一定的合理意义,并且在与法的关联中、合目的性的灵活运用中加以深入理解,模式语言的方法可以用于总结与实践的关联研究。以此来研究 法与式所对应的相对抽象原则与相对可操作模式,不仅有利于对传统园林假山设计营造的深入认识、及对园林史更加丰满的理解,也可以对实践的思路丰富与水准提高有进一步推动、而对当代传承乃至再创作有积极的意义。以上还只是方法论层面的一些初步探讨,远非深入与全面,期待出现更多的内容成果与方法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论文   工学论文   工程建筑   园林   画谱   图式   画意   组合   假山   中国传统   传统   类型   模式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