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裂缝施工技术

摘要: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所处的环境极其复杂,同时施工工序也比较繁琐,所以,水利水电施工中的混凝土极易发生裂缝现象,而一旦混凝土发生裂缝,那么就会影响到工程的整体结构,进而不能有效发挥出水利工程应有的功能。混凝土大结构如果出现裂缝,就会导致其中的钢筋被腐蚀,进而影响到钢筋的寿命以及渗透率等,并且其承受压力也不断降低,从而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目前来说,我国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正在一步步的完善,而人们也越发重视水利工程的施工,所以,进一步研究水利水电中混凝土裂缝施工技术则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水利水电;混凝土裂缝;施工技术

1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种类

1.1沉陷裂缝

由于在地基的建设过程中,未能按照要求选则合适的土质,从而导致沉陷裂缝现象发生。比如,在过于松软的土质上建设地基,因为所处地区的土质分布不够均匀而使回填土不夯实,进而导致沉陷裂缝发生,因为沉陷裂缝在发展过程中会呈30-40 的方向,并且与地面呈垂直形态,所以,它在裂缝宽度方面则受荷载大小所制约,如果裂缝的危险系数比较高,那么对其解决的难度就非常大,而一旦沉陷裂缝发生,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到施工的进度。

1.2温度裂缝

如果混凝土处于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就会有裂缝发生。因为一旦温度过高,那么混凝土内部就会发生水化热现象,如果散发不及时且处于温度低的环境中,那么就会导致其中的水分被冻结,进而增加了混凝土的体积,而其抗拉强度就会减少,裂缝就会逐渐形成。

1.3干缩裂缝

如果混凝土逐渐硬化,那么就会发生干缩裂缝现象,因为当混凝土表面浇筑后没有加以覆盖,那么受到阳光的强烈照射就会非常迅速的蒸发掉表面水分,进而导致混凝土体积不断缩小,使其抗拉强度越来越低,而变形应力在这种情况下也慢慢减小,以至于裂缝出现。因为干缩裂缝的形态各异且大小不同,一旦其裂缝宽度较大,那么就会严重干扰到工程的整个结构。

1.4施工裂缝

因为有一些混凝土材料需要先浇筑,待完成后再运输到水利工程施工场地中应用,由于这部分环节比较多,例如浇筑、养生、拆模、运输等,所以混凝土材料非常容易受到震动以及摩擦等,从而损坏到其结构,这种裂缝我们称其为施工裂缝。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操作不当都会产生施工裂缝,而人工因素的影响较大,施工企业可以通过采用相应的措施来予以解决。

2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的应用

2.1水利施工技术的准备工序应做到位

将施工准备环节做到位,能够有效的避免混凝土裂缝出现,从而使施工质量得到保障。基于此,施工企业一定要在设计施工方案时,全面掌握混凝土的性质,同时还应将混凝土中的结构压力与拉应力关系做到位,防止因为突然变化的结构断面,使得裂缝出现,一定要在混凝土添加一定的膨胀剂,从而对混凝土所特有的收缩特性进行缓和。由于混凝土在施工时非常的繁杂,所以,有关施工人员一定要充分的掌握有关混凝土结构的各种知识,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同时还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积极与施工方案设计人员进行联系,从而促使工程施工更加的顺利。除此之外,针对其中问题的出现一定要及时解决,从而合理的调整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人员还应将技术交底工作做到位,保证施工最终的方案更加的科学、合理,且具有一定的可实施性。

2.2混凝土材料以及配置比要严格控制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准备混凝土施工材料应该充分考虑到水利施工的主要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将相关准备工作做到位。在水泥的选择中,其品种、等级一定要具备一定的强度,切忌运用强度较高的水泥。另外,一定要控制好砂、石、骨料等材料的质量,考虑到具体的实际需求,对相应的外加剂以及掺合料选用,并且,运用混凝土收缩补偿方式时一定要多加注意,根据所需目标来选用相应的膨胀剂,以此保证膨胀效果完美。掺料的选择要不同,因为在配置混凝土时,其与混凝土裂缝息息相关,一旦不能有效合理的进行配置,那么裂缝情况就会发生。基于此,为了保证配置比更加的合理,一定要进行对其进行试验,除此之外,还应科学合理的实际混凝土的坍塌度,及时准确的调整好混凝土的原材料,将其现场养护作业充分做好。

2.3混凝土施工温度要合理控制

温控防裂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够很好的避免水利施工中混凝土发生裂缝情况,其技术的运用主要是因为能够对混凝土的骨料成分科学的选取,并且干性掺合料的硬度也非常适当,另外,外加剂、引气剂等的选用也是考虑到水利工程施工的具体要求,从而使得混凝土内部的水泥成分的分布状态十分均匀,为了控制好混凝土的拌合温度,还应在混凝土拌合时添加一定的水,而搅拌机中放入碎石等材料前,要加入冷水进一步处理。混凝土浇筑时一定要检测混凝土的内外温度,使其内外温度保证控制在25 以下,而且还应控制好混凝土拆模的时间,一旦拆模时间不符合要求,就会发生温度变化的大现象,进而使工程裂缝情况的出现不断加大。

2.4强化施工检测

为了进一步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企业一定要不断强化施工监测工作,水利施工事故的出现多半就是因为不能较好的勘测现场。由于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高,并且自觉性也较低,从而使得现场情况比较混乱,有的施工人员未能遵守相关要求进行操作,在施工中偷工减料,干扰了施工正常秩序,而且现场中问题的出现没有及时处理,使得问题不断加重,严重影响到了工程的整个施工质量,所以,施工单位一定要增强勘测施工现场的力度,深入的了解施工安全的重要性,采用较为先进的施工勘测技术,运用更加优秀的勘测理念来实施的勘测混凝土的温度,及时反馈勘测现场的情况并给予解决,进而使裂缝的发生得以规避。

3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方法

3.1填充法

如果裂缝宽度较大,那么可以选择使用填充法,这种方法就是运用树脂砂浆材料进行填充,根据裂缝的表面出现的v形或者u形槽进行填充,因为这种方法比较直接,所以针对那么些单一结构的裂缝效果会更加明显。

3.2注入法

针对那些宽度较小且裂缝较深的,我们可以选择使用注入法,这种方法主要是修补混凝土的内部,它是将修补材料直接注入到裂缝中,注入法的具体使用为:将没有裂缝的地方用表面处理法封住,然后取一根用管放入裂缝处,采用低粘度环氧树脂注入材料,通过电动泵或者手动泵将其注入,以此来进行修补,如果裂缝非常严重,并且危及到了结构的整体,那么可以运用围套加固法等加固方式,而如果想要运用这种加固方式,一定要经过设计以及验算才可。

3.3固套加固法

如果周围情况合适,方可使用固套加固法,这种方法就是将钢筋围套包在结构的外部一方以及外侧一端,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增加其钢筋和截面,使其承载力度不断提升,当构件的裂缝程度比较严重时,如果没有发生碎裂现象,就可以凿掉裂缝部位的钢筋保护层,外包钢丝网一层,在大型设备基础中,通常会选用增设钢板箍带,使环向的抗压强度不断增强。

4结语

总的来说,如果想要降低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几率,使混凝土的质量不断提升,就一定要将施工技术手段不断健全,同时还应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运用最为合适的混凝土混合比,增强施工现场的检测力度以及检测范围,继而使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邓忠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混凝土裂缝处理技术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6).

[2]左婷.浅析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2,

(19).

[3]李刚.简介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混凝土裂缝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8:141.

[4]郑哲龙.浅谈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裂缝施工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5,21:168.

[5]胡蝶.浅谈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J]江西建材.2014

(2

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论文   工学论文   水利工程   裂缝   混凝土   水利水电工程   钢筋   水利   温度   现象   发生   结构   材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